“其实若是草原之上行军打仗,李信的风格更适合你!如今我的经验你已经差不多吃透,但是我好稳重,草原之上局势不同中原,再怎么稳重,再怎么老谋深算,做到极致也只能如蒙恬一般。”王翦叹了一口气。
“大军驻扎,逢敌能战而胜之,保边境安稳无忧!可是若想竞功,非得稳步推进,修筑城堡防线……”王翦开口。
赵彻点了点头,之前王翦告诉过赵彻,以大秦现在的兵力配置,想要覆灭北方危机是天方夜谭!
虽然马蹬马鞍出现以后,大秦的骑兵有了质的飞跃,蒙恬也组建了单独成建制的骑兵。
但是对于成建制骑兵,哪怕是王翦研究都不够深入,更何况蒙恬?
出奇之下,匈奴人猝不及防吃了蒙恬几次小亏以后,蒙恬就没了战果,还得继续修筑长城,缓步推进。
草原上的常态就是这样。
打不过你我避着你……
匈奴没必要硬着头皮往大秦身上死磕……
现在北方草原尚未一统,匈奴可以选择的征战的地方多不胜数。
其实到了汉朝也是如此……
从汉朝建国到汉武帝之前,北方和匈奴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
其也有保境安民数十年的将领,但是也仅限于保境安民。
真正奠定胜负手的还是卫青霍去病这两个狠人。
准确来说……是霍去病!
孤军深入……人数稀少,屡立奇功。
霍去病集齐了征战草原的众多要素。
其一!速度够快!不至于让胡人随意撤退逃走。
其二!人数够少!不至于让后勤压力过大而导致无法负担。
其三!战斗力够强!正面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碾压性胜利。
想要图谋草原,三者缺一不可。
而目前的大秦,只能满足第三点……
“但是李信不一样,我有感觉,他的方法是适合草原的!”王翦眼中带着沉思。
“而且,我教你你的,你大多已经吃透,没有吃透的,正好互相验证,李信虽然败过一次,但也就败了一次!天下不败的将领能有几个?”王翦笑眯眯的说道。
赵彻点了点头,刚想要接话,却看见王翦忽然一拍脑袋。
“老夫好像就没输过……”王翦笑眯眯的,看着赵彻。
赵彻张了张嘴……无**可说。
好家伙,原来在这等着装逼呢。
不过王翦说的确实没错,他确实没输过。
虽然赢了李牧的手段多少带着点不那么地道……
但是以王翦的性格,谋定而后动,一生不打无准备之仗,没输过其实是正常的。
王翦和其他将领不同,王翦最牛逼的地方是他不光会考虑战场上的事情,还会考虑国情,考虑民风,考虑渔轮,考虑君臣关系……
如果仅说其军事天赋,王翦说自己比不过李信确实不浮夸。
但是如果把李信和王翦放到对立面。
那么王翦多半还是不会输的……
王翦的手段不仅限于军事的……
李牧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
和王翦有说有笑的回家以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赵彻翻来覆去一会以后,沉沉的进入了梦乡之中。
翌日,在下人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在家里吃完早饭,又和王嫣道别以后,赵彻带着下人朝着李信的府邸进发。
而另一边的始皇帝,在处理完政务以后,寻思着去王家溜达一下看看自家未来的孙媳妇。
因为赵彻年纪大了,王翦死活不愿意再让王嫣跟着赵彻去皇宫,主要也是怕影响赵彻。
今日赵彻还没过来,始皇帝又提前处理完了政事637,自然寻思着跟自家孙子亲近一会,顺便去看看自家未来的孙媳妇。
对于王嫣,始皇帝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小丫头片子已经十二岁了,现在出落的大方好看,作为赵彻的妻子是肯定没有任何问题的。
最让始皇帝满意的还是王嫣这个小丫头片子满心眼里全是赵彻。
当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里那是凡事都以赵彻为先。
王嫣最亲近赵彻当然是始皇帝喜闻乐见的,孙媳妇不喜欢自家孙子还能喜欢谁?
所以爱屋及乌之下,对于王嫣,始皇帝也多有赏赐。
遍说王嫣现在带在头上的发簪,便是始皇帝赏赐的。
当然,赏给赵彻的东西那就更多了。
不过赵彻自己偶尔没事也会顺走一点小玩意……
玉佩送赵彻的不重样的都不止十个了!
值得一提的是,始皇帝最近还打算送赵彻一把好弓。
赵彻现在已经能开三石弓了!
这一点始皇帝也确实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说赵彻随自己了。
始皇帝虽然能开三石弓,但那是在成年的时候,随意手开三石弓,天生力气异于常人。
但是赵彻才九岁,这已经不是随自己,这明显就是返祖了。
考虑到赵彻现在年纪还小,力气肯定会上涨,始皇帝就命令弓箭去打造一个五石强弓!
这样的弓寻常材料已经无法满足,而且制造周期也极为漫长。
始皇帝在两个月前命令工匠开始制造,按照工匠那边的说法,没个三年怕是弄不出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古代的神兵利器是不可能量产的,而且制造速度也是慢的离谱。
三年已经是最快的了,不过始皇帝自己多少有点怀疑……
按照赵彻这个力量的增长速度,三年之后这五石弓够不够用?
他现在才九岁,力气可还在成长期!
不过秦武烈王力能举鼎……说不定自家乖孙以后也可以?
或者干脆返祖到恶来?
始皇帝内心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小期待……
一路走,一路想!
心里还寻思着明日召开朝会,给群臣过目一下赵彻提出的地摊经济,另外给赵彻安排个城管锻炼一下。
结果到了王府,自家孙子人并不在?
“你让他去找李信学习?”
在得到王翦的答复以后,始皇帝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黑了下来!
(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