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儒者三问!闹翻了?(1 /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省心,则是自我反省,只悟己过,心生忏悔,方可不再犯错。

这是作用于灵魂,直击内心的叩问。

当这般质问声响起之时,肖文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很快,便又调整过来,双眼微眯,整个人周身之上似有尸山血海蔓延而来。

在其身后,化作一片修罗战场,能够看见骸骨累累,堆成小山,能够看见鲜血淌过,汇成长河。

从战场中透露出来的,是一股悲凉的气息,是一股漫天侵染的杀伐气息。

肖文的双目中,泛着冷光,当那幽幽目光落在许劭身上的时候,许劭背后的浩然正气好似受到刺激,在顷刻间变得越发浓郁。

“先生觉得,如今这神州大地,可还安定?”

“外有夷族,内有黄巾,自然是不安定。”许劭答道。

“那先生觉得,这平舆县内,可还安定?”

“自然!”

“既是如此,那先生觉得,平舆县内如此安定,是因为先生之威名震慑寰宇,让黄巾反贼不敢来犯!还是将士浴血奋战,用血肉铸就长城,换来县城的片刻安稳?”

“自……自然是……”

一时间,许劭语塞,陷入沉默,双目如电,只是肖文。

他自然知道,如今四海升平,是因为有边防将士镇守,是因为有守军抵抗黄巾。

否则,平舆县早已失守!

可这般话,他却不能说出来。

一旦说了,便是承认自己错了!

自己堂堂大儒,岂能被这般胡诌之言,被这般粗鄙之人说服?

堂堂老师,若是一上来便对学生认错,那他这个老师颜面何存?m.gΟиЪ.ōΓG

“将军!你……你这是要掀起文武之争吗?”

许劭冷眼,直接将文武之争四个字压下来。

文臣武将之争,亘古长存,即便是在游戏中,也是这般。

文看不起武,武看不起文。

朝堂之上已经是争斗不休,乡野之间,更是如此。

“先生,你这是在转移话题。看来,小子的这一问,将你问得哑口无言。”

“先生倒也不必急着否认,反正三问尚且有两问,不妨将后面的两问一同问出来!”

肖文轻笑着说道。

许劭眉头抽搐,整个人脸上的神情在这一刻显得有些难看。

眼皮跳动,一双眸子死死地盯着肖文,身后浩然正气宛若云雾翻滚,地龙卷动一般。

当其一双眸子看向肖文的时候,肖文则是以平静的目光回应。

“第二问!将军既是来找我等兄弟二人学习礼法的,为何不直接来此拜见,反而先去了汝阳县?”

“难道说,在将军眼中,我等兄弟二人不如袁家各大族老?既是如此,将军又何必过来求学?”

“还是说,将军连这点礼法都不懂?”

“第三问!将军既是来求学,当有谦卑之心,节俭之行!”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反观将军,奢靡成风,一来便仗着权势,霸占他人住宅,岂非枉顾黎民?”

“将军做事,为的是个人利益,但百姓辱骂的,却是天子昏聩!”

许劭的话,一重重过一重,当这般言语自其口中传出,落入肖文耳中的时候,肖文面色平静,无有任何波动。

啧!

就这儿?

这就是你的问题?

老许,你不行啊!

压根儿就没有问出点有水平的话!

不能,能够在对本将军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问出这番话,你也算是不错了。

肖文在心中嘀咕一阵,嘴角微微上扬,含笑看向许劭,言道:“先回答先生的第二问。汝南袁氏,当世大家。”

“汝南郡能够免于黄巾之祸,其中袁家出了多少力,本官不说,二位先生心中自是清楚。”

“本将此来,带精骑一千,虽是西凉风俗,但唯恐让袁家族老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便先带兵拜访。”

“至于先生所谓的礼数。”

“本将军若是懂,何必来此学习?”

闻言,许劭双目瞪大,只觉得气血上涌,饶是他的心性修行不错,被这般怼了一阵,依旧是气血崩腾,胸中气愤,难以抑制。

“第三问你又当何解?还是用你的巧言令色为自己洗脱罪名吗?”

“方才那周家贤弟,可是都已经找上门来了!”

一旁,许靖再也忍不住,出声质问。

当这般声音落在肖文耳中的时候,他脸上不禁露出了然之色。

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本大爷倒是那厮是个不懂礼数的愚民,见到本将军连声招呼也不打便走了。

感情,这家伙儿是特地来此打小报告,结果被本尊碰了个正着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