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落,华雄一愣,看向贾诩的目光忽然变得有些古怪。
就像……
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些事情,忽然被人看破,被人说破一般。
这家伙儿,他是怎么知道本将军第一个要打的地方是澄县的?
猜的?
华雄在心中嘟囔一声。
在贾诩没有说话之前,华雄心中确实已经做好了打算,这一次出兵攻打肖文的领地,别的地方都可以后面打,但澄县必须得打下来!
那个地方,居然被肖文那家伙儿发现了铁矿和硫磺矿!
硫磺矿暂且不说,可铁是打造武器的基础!
在这天下即将大乱的时候,多掌握一些铁矿,就能多打造一些武器,在乱世到来时多一些底气!
所以,澄县是在他必打的名单上!
不过,这种事情他没有提前说出来。
想着等有了结果再告诉董卓。
可没想到,他还没有去出兵,就听到了贾诩的这番话。
“为什么?”华雄脸色一沉,压低声音,问道。
他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贾诩没说话,而是转身看向了上位的董卓。
董卓眯着眼睛,满是横肉的脸庞轻微抖动,呼吸在那一刻稍微急促了一点,但随即又恢复平静。
“华雄,按贾先生说的做。这一次,只是试探!”
“为了一个澄县和那位骠骑将军撕破脸,对我们没好处。”
董卓摆了摆手,说道。
他也眼馋澄县的铁矿,只是正如贾诩说的一样。
这一次,能动很多地方,但澄县不能动!
至少,这一次不行!
看来,得找些精通矿藏的人,找一找本公麾下其他地方还没有未曾发现的矿脉了。
董卓心中闪过这些念头,不过这些事情倒也用不着他来操心,只需要把事情安排下去,自然有人会把事情处理妥当的。
至于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华雄在听到董卓的那番话后,选择保留意见,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对着董卓拱手一拜,言道:“末将,遵令。”
“时候不早了,各自下去吧。文和留一下,本公还有些事情想问你。”
董卓招呼众人离去,唯独将贾诩留下。
等到众人离去之后,贾诩上前,拱手作揖,拜道:“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有一事,想询问一下先生的意见,不知先生可愿为本公解惑?”董卓面露笑容,含笑看着贾诩,说道。
“为主公效劳,诩之幸也!”贾诩拱手称是,自是不敢拒绝董卓。
别看自家主公目前这般客气。
可他要是真敢拒绝,所迎来的,必然是董卓的雷霆怒喝,甚至可能喋血当场!
闻言,董卓脸上的笑容越发浓郁。
但这样的笑容也就只是持续了片刻,转而也就变成了苦恼之色。
“先生也知道,这段日子以来,朝局动荡。先帝病逝,新帝登基,洛阳那边暗流涌动,何进和张让两方势力相互争斗,使得京都本就诡谲的局势越发不可捉摸。”
“本公刚收到消息,说是洛阳城下疑是有国运金龙存在,其中暗藏大汉国运之力,先生觉得,本公应该如何处理此事?是否需要亲自去一趟洛阳?”
“毕竟,国运对目前的我来说,很重要。若是能够得到此物,对我们之后的计划,有极大的帮助。”
“只是,此行同样伴随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本公希望听听先生的意见。”
“就像昔年本公请教李先生时一样。我相信先生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董卓看着贾诩,缓缓说道。
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倒是颇有一种向老友询问问题的意味在其中。
无形之中,也给贾诩一种暗示,告诉贾诩,他在自己心中,一如之前的李儒一般重要。
不论董卓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落在贾诩耳中,无疑让贾诩心中极为舒坦,颇有一种很有重视的感觉。
“诩斗胆,恳请主公切莫因小失大。国运虽然重要,但不及江山!”
“主公是有雄心壮志之人,主公目光所及应该是大汉河山,而并非是这区区国运之力!”
“京都的事情,或许有利可图,但其中的危险更大,有可能暴露主公的存在,相较于前往京都,暴露身份,属下觉得主公还是暂且待在西凉,作壁上观微妙。”
“那位中常侍在京都经营多年,不容易对付。也正是因此,何进才会几次三番地向主公请求援助。”
“而且,若是真要争夺大汉国运的话,皇宫内的那位天子,比所有人更有把握!”
贾诩言道,言语间虽然带着几分出言不逊之意,但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还是颇为中肯。
至少,落在董卓耳中的时候,让董卓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先生说的在理,董卓受教。”董卓起身,拱手作揖,看向贾诩的目光中多出几分恭敬之色。
这个贾文和,倒是比自己想象中更为厉害一些。
董卓在心中想道。
……
另一边,西凉与并州交界的群山之中,这是黄巾驻地。
虽然是黑夜,但山寨内却是点满了火把,将整个黑夜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他刚发表了一场朴实无华的演讲。
不,说不上演讲。
对一个粗人来说,顶多算是讲话而已。
他告知这群人黄巾的未来,告知他们自己的打算。
他要遵从太平道主的遗志,去找肖文,归入他的麾下。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山寨的黄巾军都沸腾了。
骠骑将军?
那位在山顶之上杀了道主的凶手?
将军要去投靠他?
不!
或许不是凶手。
方才将军说了,这是道主的遗志!
看来,那一日在山上,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