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来就要下乡插队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这半个月,四合院也就一些鸡毛蒜皮的破事。
没了贾张氏和棒梗,整个大院都风气都好了不少。
小当和槐花比较高兴,每天都能吃饱,~还吃了几顿细粮。
前几天,秦淮茹去菜场割了半斤肉,小当和槐花吃了几顿-。
今天,秦淮茹请了半天假,还借-了一辆自行车。
骑着自行车来到少管所外,秦淮茹就等着棒梗出来。
等了半个多小时,就见到少管所一个管事把棒梗送出来。
再看棒梗,气色还不错。
看样子棒梗在少管所没吃什么苦头。
其实,棒梗在少管所混的还不错,又学了一些歪门邪道。 见了秦淮茹,棒梗面无表情。
虽然秦淮茹一心为棒梗好,然而,棒梗对她却有意见。
平时在家,棒梗也是阴沉孤僻。
“棒梗,来,你先坐上。”秦淮茹说。
飞鸽牌的女式自行车,看上去又旧又破,然而,为了借这辆自行车,秦淮茹也是不容易。
看了一眼自行车,棒梗就不高兴,四合院好几家都有自行车,贾家却还没有。
当棒梗坐上自行车,秦淮茹就骑了起来。
虽然没自行车,但秦淮茹不仅会骑自行车,骑的还不错。
骑着自行车带棒梗回家,秦淮茹的心情不错。
当秦淮茹带着棒梗回到四合院,就见傻柱准备了一桌好菜。
今天棒梗出来,秦淮茹让傻柱帮忙买些菜,而傻柱没让秦淮茹拿钱,他自己掏钱。
既然傻柱愿意拿钱出来,秦淮茹当然不会反对。
坐在院子里的何大清就不太高兴了。
尽管何大清让傻柱离秦淮茹远一点,但傻柱却不听。
要说秦淮茹不容易,傻柱是帮衬,但不容易的多了,也没见傻柱帮衬别家。
说到底,傻柱就是馋秦淮茹的身子。
寡妇门前是非多,就傻柱这样,好人家的女儿也不会嫁给他。
回到家,看着一桌的菜,竟然有四个肉菜,还有三个素菜和一个汤,加起来就是八个菜。
如今这物资紧张的大环境,能整八个菜,太奢侈了。
一个红烧肉,一个四喜丸子,一个鱼香肉丝,一个蒜蓉虾。
三个素菜是白菜帮子,花菜,还有芹菜,再加上个野菜汤。
四个肉菜不用说,油水足足的,就是素菜也有不少油水。
为了这一桌菜,傻柱可是从小忙到现在,他天不亮就去菜场排队。
看到这么多菜,棒梗也是馋了。
“棒梗,这一桌菜可是你傻叔给你弄的。”秦淮茹对棒梗说。
看了一眼傻柱,棒梗说:“谢谢傻叔。”
看在这一桌菜的份上,棒梗才喊了一声傻叔。
虽然嘴上感谢傻柱,但棒梗的心中却不以为然。
“受了半个月苦,要好好补补。”傻柱笑着说。
秦淮茹白了傻柱一眼,这傻了吧唧的会说话吗?
棒梗不搭理傻柱了,他拿着筷子就吃了起来。
“慢点吃,窝头还没蒸好呢!”傻柱说。
除了窝头,还有玉米饼子。
棒梗只一个劲的吃。
“吃慢一点,没人和你抢。”秦淮茹给棒梗倒了一杯白开水。
大口吃肉,棒梗的腮帮子都鼓了起来。
在少管所,每天就是窝头,如今有肉吃,棒梗根本就停不下来。
……
轧钢厂,李卫国也吃过饭了。
食堂的伙食太差,不过,后厨给他开了小灶。
以李卫国在厂里的地位,让食堂后厨给他开开小灶没什么。
吃了饭,李卫国正要消化消化,厂长的秘书却就找他,却是厂里要开会。
当李卫国来到会议室,就看到十几个人,有厂长,有副厂长,还有各部门的科长和副厂长等。
毕竟是上万人的大厂,干部可不少。
李卫国找了个位置坐下。
当该来的都来了,有几十个人了。
不仅李卫国好奇,除了厂长和副厂长之外的其余人也都好奇。
大家都是刚吃好饭,却突然开会,显然不是小事。
“这次开会是关于知青下乡的问题。”厂长开口说。
知青下乡?
李卫国心中一震。
早在五十年代,为了消灭三大差别,上面就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农的再教育,这很有必要。
大量的城市知青去农村,定居并参加劳动,这就是插队落户。
有些知青下乡之后为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也有些知青下乡之后就是添乱。
如今是六十年代了。
下乡的知青好几批了。
厂里上万工人,工人子女中很多知青。
下乡的知青也是有要求的,至少也是初中生。
另外,独生子女的不下乡。
有了工作的也不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