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刚出来就要下乡插队(2 / 2)

李卫国不用担心,他虽然三子一女,但李红兵和李红玉都上小学,不用下乡。

李红光和李红民还不会走路呢!

棒梗是初中生,他有两个妹妹,看来是要下乡了。

原著中,棒梗也是下乡插队的。

如果棒梗有个工作,也就不用下乡。

副厂长也是开口说了。

这次开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厂里宣传一下,让厂里有子女满足下乡要求的积极报名。

宣传科的科长任务最重。

李卫国没什么事,来开会就凑个数。

以李卫国七级工程师的身份,厂长开这个会不叫他不好。

当散会之后,厂里的一些领导就忙了起来。

没多久,厂里的公告栏就贴了知青下乡的事。

厂里的广播也响了起来。

另外,厂里墙壁的标语也开始更换。

短短时间,厂里的上万工人都是知道了。

车间里。

易中海不在意,他家就一个,不用下乡插队。

至于刘海中就皱眉了,他三个儿子,肯定要有一个下乡插队。

刘海中还想当领导呢,必须积极响应。

想了想,刘海中决定让两个儿子下乡插队。

既然有三个儿子,那就让两个儿子下乡插队。

还没到下班,刘海中就给他两个儿子报名了。

“老刘,你这觉悟不错。”、

刘海中成了一个正面,厂里不少领导称赞。

很多人家里几个孩子,却不舍得让一个下乡,刘海中有三个孩子,却直接让两个下乡,这思想,这觉悟,没得说。

0

被领导们一夸,刘海中也是飘飘然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背后说刘海中傻。

下乡容易,要回城里来可就难了。

有些第一批下乡的知青都还在农村呢!

一旦下乡插队,没个几年是回不了城里的。

……

秦淮茹请了半天假,上午没来厂里,下午却是来了厂里。

还没走进车间,秦淮茹也是听说了。

“什么?知青下乡?”秦淮茹呆住了。

这一刻,秦淮茹大脑一片空白,她首先就想到棒梗。

棒梗上初中了,又有两个妹妹,满足下乡的要求。

政策下来,秦淮茹就算舍不得棒梗下乡吃苦,也只能让棒梗下乡。

棒梗今天刚从少管所出来,竟然就要下乡插队,这让秦淮茹心情很不好。

“要是棒梗能有个工作就好了。”秦淮茹心想,但她知道这不切实际。

就算现在让棒梗去给人当学徒,也不行啊!上面政策刚下来,就急着给孩子找工作,摆明了就是不想下乡。

不积极支持政策,这是想干什么?

要是上纲上线,可就不是闹着玩了。

如果早知道,秦淮茹还可以早些为棒梗找工作,但现在已经晚了。

现在,秦淮茹想的是让棒梗在家吃些好的,再多给棒梗准备几件衣服。

因为心事重重,秦淮茹到了车间又是磨洋工。

……

晚上,四合院的人都知道了,街道办还来通知了下。

京城的不少单位都是通知了。

除了京城,还有很多城市也是通知了。

对于知青下乡,李卫国穿越之前有听说过,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结束,一共下乡了一千多万知青。

对于农村的建设,下乡的知青有不小贡献。

当大家都吃过晚饭,就开全院大会。

李卫国是二大爷,当然要参加大会,于莉也来参加。

李红兵和李红玉在家照看两个弟弟。

大会就在前院召开。

一个八仙桌,三个管事大爷坐着。

几十个人聚集在院子里,有坐小板凳的,有站着的。

刘海中坐着小板凳,他黑着脸,以往他是管事大爷,如今却坐小板凳,这让他很是憋屈。 还有两个大妈在嗑瓜子。

“这次开全院大会,是讨论一下知青下乡的事。”李卫国开口说。

“既然是国家的政策,大家伙就要积极响应。”易中海沉声说。

“我家解放会下乡。”阎老西开口说。

阎家三子一女,阎解成工作了,不用下乡,阎解旷也能下乡,但毕竟还小,所以,就阎解放下乡了。

“老阎,你这觉悟不够啊,我可是让两个儿子下乡插队。”刘海中开口说。

被刘海中这么一说,阎老西也有点尴尬。

刘海中却没想到,刘光天和刘光福看向他的眼神不对。

站在人群中的棒梗一脸阴沉。

看了一眼身后的小当和槐花,棒梗觉得两个妹妹碍眼,要是没两个妹妹,棒梗是家中独子,也就不用下乡。

一想到要去农村吃苦,棒梗的心情就不好。

也就是小当和槐花还小,要不然,估计就是小当下乡插队了。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