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冉秋叶落难(1 / 2)

第242章 冉秋叶落难

“秦淮茹,你家棒梗要下乡啊!”阎埠贵笑着说。

众所周知,贾家三个孩子,一个盗圣,两个赔钱货。

虽然秦淮茹的三个孩子都上学,但两个赔钱货还小,也只能委屈一下盗圣了。

“下乡建设新农村,对棒梗也是个历练,他能得到成长。”易中海淡淡说。

“我家棒梗肯定会响应国家政策的。”秦淮茹苦着脸说。

要是有可能,秦淮茹不想棒梗下乡,但没办法。

国家政策下来,别说是秦淮茹了,就是轧钢厂的厂长也要响应。

轧钢厂领导的子女要是满足下乡要求,也要下乡。

要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还有超过刘海中的。

厂里有一个工人七个儿子,让三个儿子下乡。

“我不下乡。”棒梗大叫了起来。

棒梗知道农村是什么样子,以前秦淮茹过年回娘家也带了棒梗。

秦家村算是比较富裕的农村了,比穷山沟好太多,但在棒梗看来却还是太差。

一想到要下乡吃苦,棒梗就不乐意了。

一旦下乡,最少也要几年,搞不好要十几年,甚至更久。

“啪!”

秦淮茹脸一变,狠狠打了棒梗一巴掌。

棒梗的脸都肿了,他捂着脸,仇恨的看着秦淮茹。

秦淮茹也是没办法,国家政策下来,大家都是响应,棒梗却抗拒,这思想觉悟有很大问题。

“你必须下乡,要不然我没你这个儿子。”秦淮茹冷着脸。

“秦姐,你家棒梗觉悟不行啊!”许大茂皮笑肉不笑。

“棒梗这孩子打小就不行。”阎埠贵淡淡说。

一听阎埠贵这么说棒梗,秦淮茹就不乐意了。

“三大爷,我家棒梗怎么就不行了?”秦淮茹气愤的说。

“阎老西,你说话注意一点。”傻柱站出来帮秦淮茹。

“你个傻了吧唧的,有你什么事?一边去。”阎埠贵瞪着傻柱,没好气的说。

“国家号召知青下乡,既是建设新农村,也是让知青接受贫下农再教育,棒梗能说出不下乡,这个思想觉悟就要批评。”李卫国一脸平静的说。

身为四合院的二大爷,以及轧钢厂的七级工程师,李卫国的态度就要正。

当棒梗说出不下乡,街坊们就必须批评他。

“秦淮茹,你儿子这觉悟也太差了,你是怎么教育的?”

“养不教父之过,棒梗的爹没了,你个做母亲的就要教好他。”

“这孩子以前小偷小摸,大家也睁只眼闭只眼,可现在竟然抗拒国家政策。”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

除了秦淮茹和傻柱,大家都在说棒梗。

就是何大清也在骂棒梗。

“搁以前,这孩子只怕就是卖国贼。”聋老太太脸色一沉,手中拐杖就要打棒梗。

就算是傻柱不响应国家政策,老太太也照打不误。

虽然老太太把傻柱当亲孙子,但她也是有原则的。

在大是大非上,老太太立得住。

此时,棒梗也是慌了。

这年代,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四合院出了个棒梗,要是传出去,大家都抬不起头。

“棒梗,跪下,你这孩子,怎么就不懂事。”秦淮茹又打了棒梗几下,但一看就是做样子。

棒梗这时也就乖乖跪了下来。

“秦淮茹,你儿子初中了,还不懂事?要多大才懂事?你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应该知道,像棒梗这么大的孩子在农村可是劳动力。”三大妈说。

“就是,乡下有些孩子比棒梗还小,却就承担家务了。”

“对孩子的教育可不能马虎啊!”

秦淮茹急的哭了。

棒梗跪着,他脸色冷漠,眼中有着倔强,还有仇恨。

当然,棒梗心中也有害怕。

看着秦淮茹梨花带雨,傻柱就心疼了。

当傻柱要站出来为秦淮茹说话,何大清就拉住了他。

“一边看着。”何大清瞪了一眼傻柱。

传出去影响不好,最好还是在大院内部解决。

大家批斗了棒梗,然后就让棒梗扫大院,还让棒梗给老太太倒马桶。

……

每天,秦淮茹都让棒梗吃上细粮和肉。

一转眼就几天。

这几天,棒梗每天都有细粮和肉吃,但他并不高兴。

监狱里的死囚在行刑前都能吃上一顿饱饭,饭菜还不错。

一想到要下乡,棒梗吃大鱼大肉也不开心。

除了让棒梗下乡之前吃些好的,秦淮茹还为棒梗准备了几件衣服,以及一些鞋底。

这一天,棒梗该走了。

只见,棒梗身上戴着大红花,被秦淮茹送到火车站。

一眼看去,不少戴着大红花的知青登上火车。

傻柱提着大包小包跟着。

当棒梗要登上火车时,秦淮茹给了他五十块钱,还有一些飞票。

五十块就不少了。

收好了钱票,棒梗接过大包小包,登上了火车。

这时,秦淮茹又忍不住哭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