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眯着眼睛,中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子发出声响。
作为大资本,学人家辛辛苦苦去拍片,很没意思。
大资本进入市场,应该干的是什么?
当然是先垄断上下游,就算不垄断,也要保证上下游有一整个链条都是自己的。
电影要拍,电影市场要培育,电影院线也不能放过。
他决定从院线方面入手,先抓住话语权。
若是开始大举入场,本来在电视台方面就已经是竞争对手的邵义夫,是肯定会抵制的。
嘉禾方面,估计也会怕自己进来用资本搅局,也会抵制。
但秦安还是决定,就从院线入手。
有了院线,什么都好说!
电影产业的三个基本要素:制造、发行、院线。
其中院线虽然处于电影产业的最下游,但却是电影产业中最最重要的环节。
分量和话语权比制作、发行重了不知多少倍。
院线是重资产运营,门槛十分高,再想搞出规模,投入更是大,不是谁都玩得起的。
但是对拥有和记黄埔集团的秦安来说,这个最大的问题恰恰不是问题。
进入院线市场,除了增加话语权,同样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买下现在的那些电影院和戏院,连地皮一起买,长久来看,绝对稳赚不赔,还能为自己的电影事业作为强助力。
至于电影制作公司,可以让天下影业自己制作。
也可以收购或者入股,多简单的事!
比如现在刚红起来的大鼻子龙,他如今归属的那个电影公司,就是个不错的目标。
未来组成新艺城的七怪,也可以让他们来开电影公司,给自己打工。
有系统可以量产大批优质内容的秦安,恰恰是最不缺内容的。
想到这,秦安又再次翻看了资料,认真地看着香江的院线市场情况0 ...
如今的香江电影院数量,经历过残酷的淘汰后,已经大幅缩减。
从家。
其中有名的院线有五条,电影院数量加起来有55家,剩下25家是独立电影院。
五条院线,实力从大到小分别是:邵氏、嘉禾、双南、丽声和安乐。
邵氏院线属于邵家,在香江一共拥有16家影院,银幕数量香江第一,但是几乎只播放自家邵氏影业产的电影。
而香江邵氏院线是整个邵氏院线的一部分,整个邵氏院线遍布整个东南亚和港澳弯弯。
邵家几十年打拼下来,拥有130多家电影院,加上代理的,发行网络覆盖200多家电影院,妥妥地东南亚院线龙头霸主。
香江第二大的院线则是嘉禾院线,拥有19家电影院,虽然数量比邵氏院线多,但是很多都是小影院,银幕和座位总数比邵氏院线少。
嘉禾院线产权也不是只属于嘉禾电影公司,因为19家电影院中,属于加盟的就有11家,整条嘉禾院线一般只播放嘉禾电影公司产的电影。
第三大的则是双南院线,属于内陆背景的左派院线,由11家电影院组成。
一般只播放内陆及香江左派电影,对影片审核十分严格,商业娱乐电影很难在双南院线上映。
还有一点,在双南院线上映了的电影,无法进入弯弯省市场,会被弯弯当局列入黑名单,甚至波及公司、导演和演员。
第四大的则是丽声院线,只拥有4家电影院,但是因为这4家电影院,除了有龙头的丽声戏院,另外三家也是大中型电影院,所以银幕和座位数量排在第四。
除此之外,资料上还特别标注,丽声院线的拥有者是九龙建业和九龙巴士的掌控者九龙雷氏家族。
而且丽声院线的老板雷决坤,似乎 有意进入电影市场,但是只是一些风声,现在还没什么举动。
第五大院线,则是安乐院线,是一家西片院线。
这家院线专门放映欧美电影,一共有5家电影院。
老板是江至强,同时也是安乐电影公司的老板。
但是安乐电影公司一般不拍片,专走发行网络,所以江至强在欧美电影界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剩下的25家独立电影院,大小不一,有龙头戏院的太平戏院,也有两百多座的小型电影院,地段有好有坏。
看完之后,秦安的目光定格在安乐院线上面。
根据资料来判断,这条院线是最容易被收购的。
老板江至强,秦安前世也是听过名声的,李铵的《卧虎藏龙》还有国师的《英雄》都是他推出去的。
这个人还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亚洲电影的英雄”。
要是把安乐院线收入麾下,院线方面会多出来一个人才,秦安的大资金投入很快就会取得效益。
以安乐院线为根基,再收购一些大中型独立电影院,很快就能与邵氏院线和嘉禾院线分庭抗礼。
不用想了,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