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环形大公路计划,连通西南!(1 / 2)

第153章 环形大公路计划连通西南

苏云挂断梁辉的电话,随后拿起来打给詹铭。“修建好学校的地方,从七月中旬开始招生!”

接通之后,苏云直接吩咐下去,紧接着挂断了电话。

“咚咚!”

刚吩咐完,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

“进来!”

苏云抬起头淡淡的说道。

丁晏拿着一份电报就走了进来。

丁晏来到苏云面前将电报递给了他后汇报道:“苏总,王清发来电报称蚌埠的小机场修建好了。”

苏云接过电报看了一会后说道:“行,我知道了!”

倒是没想到效率还挺快,这么快就修建好。

华银公司除了要在全国修建十大民用空港作为航空运营外,还会在其他的地方修建机场。

比如蚌埠就一个例子,只是修的没那么大罢了。

“你下去吧!”

丁晏闻言点头扭身离去,将目光看向另一旁的高琳。

“去通知华银金陵机场,马上准备飞机,我要立刻飞蚌埠。”

蚌埠的农场是最先建立起来的,只是一直以来他也没时间去过去看看搞的什么样了。

现在机场修建好,倒是能过去看看,从金陵飞蚌埠,一会儿就到了。

高琳闻言脸上有些为难道:“苏总您这么着急,卫队没法跟过去保护您!”

苏云临时起意,而且还是还这么着急,卫队根本没法安排,苏云的安全很难得到保护。

“我临时决定去蚌埠,又呆不了多久,那些人不知道,何况就算知道,也来不及。”

苏云摆摆手说道,他去蚌埠并不呆多长时间,即使是有危险也追不上他,况且他还有保镖。

“好吧,苏总,我立刻就去为您准备!”

高琳闻言有些无奈的回答道,她也没有办法,随后领命立刻就去处理。

一个小时后,苏云就在蚌埠机场降落,而王清早早就站在机场外等候,16他看到苏云之后连忙迎了上来。

“苏总,这边请!”

王清笑着说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车辆什么的他都已经准备好。

苏云点了点头跟在王清后面,很快就上了卡车,王清也跟了上去。

“现在农场建立的如何了?”

苏云看着外面的景色随意道,说实话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农场这边视察,农场都建立这么一段时间,他却一次都没有来过。

王清笑着说道:“农场运行一切正常,养殖场也在这边拉起来了,

只是水稻种下去的时间有点迟,预计要九月初才能开始收割。”

这边的农场运转的一切顺利,基本上没有什么阻碍可言。

苏云闻言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他倒是有些好奇起来,连王清都赞不绝口的农场究竟建的怎么样了。

卡车驶过淮河桥,来到了北部的农场。

淮河、黄河与长江不一样,这个时代长江没有跨江大桥,但淮河与黄河都有跨河大桥。

说个最简单的,津浦铁路线自天津到浦口,这就是例子,若无大桥,铁路如何跨河?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一名名穿着粗布衣裳的人在田野中耕作,一些人正在施肥,一片田园风光景色在这里显露无疑。

在远处田边的道路上,可以看到一些拖拉机冒着黑烟,拉着杂草远去。

走下车,看着这片田野,苏云的眉宇微微皱了一下,不过却是没说什么。

“苏总,这边请!”

这时王清走下车在一旁对苏云道。

一路慢慢走着,虽然下午了,但依旧能看到一些人手里捧着土碗蹲在田埂间吃饭。

“农场员工的吃饭时间是轮班?”

看这一幕,扭头看着王清问道。

“每一名员工,每天都分配了相对应的任务,到底什么时候吃饭,由他们自己决定。

有些人会干完活才吃,有些人吃了才做,其实都一样,看他们个人选择。

为了这一点,食堂那边从早上七点开放到晚上九点。他们若想在这里吃了饭继续干活,一般都会让这些拖拉机、卡车帮忙带饭,这样不用耽搁时间。”

王清向苏云解释道,农场与工厂甚至是公司总部这些都不一样。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农场员工比较自由。

苏云闻言点点头,脑海中却是有一个想法,只是目前并不适合进行。

一行人慢慢走着,走了一段距离后看到田野旁边有几栋房子。

这些房子一楼里面都停放着农用机械,有些门面里面停放着耕地机,一些是收割机,还有一些播种机等。

【可别再质问这个时代有没有这些机械,现代化的播种机,十九世纪开始出现,二十世纪现代化的播种机就开始大量在欧洲运用,后来又引进米国,只是没现在先进罢了。

收割机更别问了,1830年就已经有联合收割机运用到农业当中,1889年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诞生,随后内燃机自走式收割机又发明,风靡全球。】

而且这些机器的成色看着有点像才投入使用不久,苏云看的眉头紧皱。

他是来错地方了吗?

这和他想象中的农场,和他想要的农场有点不太像啊。

他是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不是现在轰轰轰的一群机器在农场晃悠,这就离谱。

“怎么会用机械耕种?你去哪里淘换的?”

苏云看向王清问道,这全都换成机器耕种他计划不就泡汤了?

王清闻言有些愕然,感情苏云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于是他连忙解释道:“这些机器设备都是六安那边的工业园区生产的,

之前杜乾给我发电报说那边的洋人搞了几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工厂,

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机械就拉过来了,我们的人用了一下发现用机械耕作的速度更快。”

机械耕种对土地有要求,非平原不可,像山区,或者是梯田等,就没办法了。

但两淮地区地势平摊,正是可以用机械耕作的地方。

今年才建立农场,时间也比较晚,为了赶在春耕的最后时候把水稻、小麦种下去,机械耕种是最快的。

苏云顿时明白,在这个时代,国内是人力耕作,但在米国和欧洲已经开始机械耕作农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