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长安之行最后一站,就决定是这家了!(2 / 2)

而这段主要也不是拍摄的美食,而是放在了老板的生活上面。

一个在长安生意火爆的面馆老板在下班后的生活,和家人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这也是王导想把孤独美食家和舌尖二区分开开来。

你就是在关注美食的同时,还带上了人的生活。

王导在拍第一季的时候,重点都放在了吃上。

不仅被网友戏称。

“壮哉我大吃货国!”

“这片儿是海外党的地狱!”

“轻松的氛围还有轻缓偶尔带着一点点调侃的语调,会让你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

“美食背后的故事也是人最质朴的品质!!”

...............

在吸收了这些评论的意见的同时。

王导还在思考自己下一部作品应该怎么拍。

只是还没等到第二季的通知。

就收到了换人的消息。

换成了现在孤独美食家这档节目。

既然是孤独美食家。

所以王导准备在新的节目上保留这一点的同时,又加上了人文。

不是为了装逼或者获奖。

而是王导觉得现在的很多纪录片,太过数据化,太过考据党,而且也有炫耀历史的嫌疑。

要是普通人或者做学术的当然没这个问题,但是纪录片是需要一定的人文关怀才叫做纪录片。

他拍摄舌尖一的时候,就是完全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

并没有多讲究数据、历史、考究。

那不是他想拍的。

他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人的身上。

更管他们的生活,人与自然的生活。

把人文的关怀,一种质朴的珍惜态度贯穿其间。

我们的生活就带着浓浓的历史感,何须再 借历史来炫耀?

王导想让让观众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是美食,更是传统的文化。

只有这些才最能让观众感动。

尤其是最近泡菜国又在那里作妖。

在那里不断说我们偷他们的东西。

作为吃货的王导这哪能人?

要知道出现在我们菜单上的东西,也是你说偷就能偷走的?

为了不让任何一道菜从华夏的菜谱上消失!

拍出我们自己的东西,不需要再去膜拜什么寿司之神。米饭之神、泡菜之神。

王导决定加入更多的东西进去,让所有人都看清楚我们的朴实和美好。

看到原本属于华夏人人的美好的一面。

那么朴实无华,干干净净、本本分分;那么充满智慧,尊重自然,热爱生活。

当然王导也并不是觉得其他纪录片拍的不好。

而是不喜欢开始就讲那么多的数据。

要是看数据,观众直接去看书不就好了,何必来看纪录片?

想到这里,王导也是打了招呼。

跟老板说了几句。

让他看着摄像机,等摄像头上面灯变绿色的时候,就开始拍。

老板也是点点头表示明白。

王导见摄影组也准备好,立马喊起来。

“长安最后一场,孟记面馆。”

“开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