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帝王的制衡权术!!!(2 / 2)

显然,几人已经明确猜晓到了自己话中的含义。

“几位爱卿也都不必站着了,一同落座吧!”

朱翊钧淡淡的说了一声,示意近侍太监搬来了几把太师椅。

可看着眼前的太师椅,高拱等人一时间却是犯了难。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代表的正是他们此刻的感觉。

他们压根已经猜晓不到皇帝此刻的心情。

朱翊钧望着纠结万分的几人,摆了摆手道:“朕让你们坐,你们便坐吧!”

“朕也有些事情需要与几位爱卿好好地商议一番。”

高拱等人闻言,这才相继坐在了太师椅上。

可纵是如此,几人也如坐针毡。

“按照往年,科举考试已经着手开始准备了吧?”

高拱率先开口道:“回禀陛下,乡试已经着手开始。”

“预计不出三日的时间,乡试便会结束。”

朱翊钧闻言,微微颔首道:“自古以来,科举考试便是学子入仕的大事。”

“更是朝廷择选治世能臣的途径。”

“在此一事上,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除却翰林院外,内阁也一同负责此事吧!”

“臣遵旨。”

待此话音落下后,高拱却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朱翊钧见此,疑惑的询问道:“怎么?阁老可是对此事有何异议?”

高拱闻言,连连摇头说道:“回禀陛下,臣对此一事自然没有任何异议。”

“臣想的,也只是其他的事情罢了!”

“哦?!”

朱翊钧惊咦一声,饶有兴致的看向高拱道:“何事?阁老不妨说说看。”

高拱恭敬说道:“回禀陛下,臣想的是,近些时日来,大明朝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会不会太急了一些。”

“如此一来,臣担心朝野上下,怕是会不稳……”

说至这般,高拱已经闭上了嘴巴。

至于接下来的话,纵然高拱不去说,但以皇帝的英明才智,也足以联想的到。

果不其然。

当高拱话音落下后,朱翊钧缓缓站起身来,负手而立道:“阁老心中之忧,倒也算正常。”

“只不过阁老却是忽略了一点。”

高拱等人闻言,面色一怔,目光向天子望去。

朱翊钧不怒自威,掷地有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朕是大明朝的皇帝,天子!”

“心中所想、所做皆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和大明朝的国运!”

“若有人敢悖天下之大势,纵然朕不下旨,亦有天下百姓,代朕诛伐!”

当此话音落下之际,高拱等人心中亦豁然明悟,天子先前因何敢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

天下藩王固然林立于各处,可他们也是须得依靠百姓如万星捧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个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万千黎民纵然是在藩王封地之中生活,却也是天子的子民。

“¨〃阁老心中可还有何疑问?”

朱翊钧威严问道。

高拱等人相继起身,拱手说道:“陛下圣言,臣等受教。”

“现今海大人推行一鞭法,正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明朝!”

朱翊钧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但此事亦绝非海爱卿一人可为,须得诸位爱卿同心协力才是!”

“臣等遵旨。”

……

三日后。

金銮宝殿上。

朝臣位列于两侧朝班,静待天子到来。

现今天下,大明推行一鞭法,不少城池之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尤其是在解除海禁之后,沿海之地的百姓们生活也明显富足了许多。

当朱翊钧出现在龙台上时,朝中文武百官齐身拱手拜道:“臣等参见陛下。”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朱翊钧目光环视殿臣,朗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可有本要奏?”

右佥都御史海瑞闻声,随之从朝班中走出,手持象牙板道:“臣有本要奏。”

“准奏。”

海瑞躬身一拜,恭敬说道:“启奏陛下,臣奉旨推行一鞭法,改革商业赋税。”

“现今已初步略显成效,尤其是在近海之地,效果尤为显著。”

“哦?”

朱翊钧神情微动,饶有兴致的询问道:“到底有何变化,爱卿细细说说。”

“遵旨。”

“在臣观察的这段时间里,尤为在两广之地最为显著。”

“自 解除海禁之后,两广之地的百姓们得以出海捕鱼,其生活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尤为在征收商业赋税后,出海通商贸易频繁,为大明积攒了不少的财富。”

“短短十日有余,单是贸易数额便已达到了上千次,贸易份额已有将近五百万两!”

当此话音响起时,朝中文武百官们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一抹惊色。

这,还是他们担心的大海之上会出现海盗的沿海地区么?

纵然是这里真有频繁出没的海盗,可在此情况下,如此恐怖的收益也的确令人咂舌。

这一刻,朝中大臣们渐渐明悟了天子先前之举。

此事,哪是重商抑农,分明是为了让天下悯农得到一次喘息的最好时机。

最为主要的是,大明朝趁此机会也能征缴上来更多的赋税。

当朝臣惊意连连之际,天子大笑声亦出现在朝堂上。

“哈哈哈~”

朱翊钧心情大喜,面带笑容道:“好好!一鞭法乃是利国为民的重大举措。”

“爱卿不愧是朕大明朝的治世能臣啊!”

“若先皇在位,便已着手推行一鞭法,此时的大明怕是早已是仁治中兴!”

得闻天子称赞,若是旁人早已沾沾自喜。

但海瑞的面庞上,却是未曾流露出半分波动,拱手拜道:“陛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

“臣只是一心想为朝廷、为天下百姓略尽绵薄之力规。”

“唯有这般,才无愧于陛下隆恩!”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传朕旨意,封海瑞为左副都御史,黄金千两。”

“望爱卿好好为大明效力,替天下百姓请命!”

“臣,谢陛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