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爱的本源(2 / 2)

魍魉的浪漫 守望的一生 10335 字 2023-03-06

肖航祖母对肖航父亲说:“儿呀!你也老大不小了。再不成婚成何体统?虽然有点不太门当户对,不过你是三男,不用太在意门第。况且你也清楚自己的状况。那姑娘样貌甚好。真要说配不配的话,反倒是你面貌上,比她而言,有点差强人意。况且,她小时吃过苦。每个人都说她勤劳。这姑娘真心不错!你娶她后,为娘也可安心……”

在双方长辈的撮合下,两人便尝试交往。

交往期间。

肖航母亲,觉得肖航父亲温文儒雅,知书达理。不急不躁,很有气度。凡事都顺她意愿。又很会赚钱,对她还从不吝惜。

肖航父亲,觉得肖航母亲容貌美艳,厨艺高超。勤俭持家,家中事物可一手包办,不用他劳神费心。

两人都觉得对方非常棒。于是便结了婚,在一年后怀上了肖航。

怀孕期间,肖航父亲由于社会大环境变化,离开巴蜀,前往遥远的鹭岛发展事业。肖航母亲在巴蜀祖母处养胎,直至产下肖航后,才带着三个月大的肖航,前往鹭岛投奔肖航父亲。一家人也就在鹭岛生活了下来。

事实证明,一个孩子是能改变很多事的。

在鹭岛,没有长辈近亲的帮扶。肖航母亲一人独自照顾肖航的同时,还被繁重的家务所扰,过得苦不堪言。

这时她才发现,肖航父亲一心只顾赚钱养家,从不体贴,从不管家中事务。

这种责任、义务大于家妻的男人,在华国旧时代里比比皆是,肖航母亲最开始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好。然而,她离开了旧时代风俗残余的巴蜀,来到了新时代社会的前沿——鹭岛。

在旧时代风俗残余的巴蜀,肖航母亲是周边朋友羡慕的对象。她觉得自己是掌握家中大权的贤妻良母,是住进大宅,嫁入名门的贵妇;

然而来到鹭岛开阔眼界后。肖航母亲觉得自己是终日劳碌,不得安歇的保姆。

生活的优渥难以弥补心中的难过。为了发泄不满,21岁的肖航母亲,成为了啰啰嗦嗦的怨妇。

肖航母亲的抱怨与唠叨,并未引起肖航父亲重视。毕竟他出生时就有2个哥哥,一个姐姐,在没有足够的关注下成长。

肖航父亲只当肖航母亲刚生完孩子,性情受此影响,暂时剧变,不久便能恢复如初。当下只要不影响他在外的事业,家中便随肖航母亲折腾。

他以为这是关切!以为自己是难得的!不斤斤计较的好男人!

男人与女人,(终其是不同的物种,所以,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徐志摩)

肖航父亲对肖航母亲的放纵,被肖航母亲理解为“无视”、“不关心”。

为了引起肖航父亲的重视,肖航母亲见口头抱怨无效,于是付诸行动。又是请保姆,又是消费奢侈品。希望得到肖航父亲关注。

对于肖航母亲的胡作非为,肖航父亲注意到了,也如肖航母亲所愿,有所反应。不过他的反应,并不是呵护与交流,而是对肖航母亲可支配资金进行限额,并论述大道理。

作为一个21岁渴望美好家庭,幸福婚姻的女性,肖航父亲讲述的人生大道理。肖航母亲统统没听进去。这些名言警句对她而言,还没句“我稀罕你”,这种土话来得有分量。

不过因为一句话,只因其中的一句话,她妥协了——“为了孩子”。

是呀!为了肖航这个不满一岁的孩子!为了体质极难生产的她,用半条命生下的孩子!为了她今生可能唯一的孩子!

有不在意她心情的丈夫,她可以不当贤妻;但是身为新生儿的母亲,她必须做一个良母!

为了肖航,她妥协了。

将所有的爱,倾注于一无所知的肖航身上。

肖航也不负母亲期望,成长为顺从母亲心意,乖巧懂事的纯真孩子。

肖航幼年时,每次肖航母亲难受,默默哭泣。年幼无知的肖航都会上前安慰,逗母亲开心。

这也是肖航后来见不得别人哭,会不由自主安慰陌生人,体贴他人,关心友人,照顾在意之人的本源习惯来源。

(在此郑重声明:这绝不是肖航后来行为花心的借口!

之所以他安慰的他人,普遍都是女孩。单纯是,没有几个男的在他面前哭哭啼啼的缘故罢了!

除了一个男性躯壳,女性灵魂的Silvia(希尔维亚)。

对于她,肖航不仅仅是愧疚,不仅仅是亏欠……他曾想过爱护她,所以肖航在Silvia这件事上,确实花心了。)

肖航对他人的关怀,来源于婴儿期对母亲的共情。

不过肖航母亲的哭泣,都是肖航四五岁前的事,他对此毫无清晰映像可言。

肖航能清晰记得的最远映像是——四岁半时,母亲生日那天。

“看!你儿子比你体贴,比你善解人意多了。我嫁给你,唯一得到的,就是这个听话宝宝。”——是母亲对父亲的炫耀,是母亲对自己的夸赞。

因为这份遥远映像。肖航小时候乐于听从母亲。每次肖航母亲抱怨肖航父亲,天真的肖航,都会无理由地站在母亲这边。

不过肖航母亲的快乐时光,只到肖航八岁。肖航八岁那年,肖航祖父去世,肖航父亲由于事业脱不开身,只得让肖航母亲回乡奔丧。

回乡奔丧后,分割遗产期间,肖航母亲为了给珍视的儿子争家产,闹得家族关系极差。只顾儿子,一意孤行的她,没得到肖航父亲、妯娌、父母、公婆等的支持理解。

待一切尘埃落定,重回鹭岛时。满腔愤怒的肖航母亲,与肖航父亲大吵大闹。这次争吵中,肖航站到了父亲那边。

“你这养不熟的白眼狼!你老娘我养了你多少年,你知道吗!他就带你几个月,你就跟他了。……我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你以为是为了谁呀……你以为你爹这个狗东西,不吵你,不打你就是爱你呀!我打你,骂你,才是真的关心你啊!……你不要读点书,就自以为是!和你老爹一起看不起我!我是你妈耶!你有什么资格!……要不是为了你,你以为我愿意天天在这里受罪……”肖航母亲如此指责肖航的叛变。

贫农出生,没读过一天书,只会说土话,不会写大部分字的肖航母亲。从不讲述事情原委。

只顾发泄情绪的她,无法令8岁的肖航理解她的所作所为。

8岁的肖航,这次之所以不帮母亲,是因为他,觉得父亲讲得有道理;觉得没必要为了钱财这类身外之物,和伯父伯母闹太僵;觉得骂人,吵架是不对的;觉得凡事可以好好讲道理,好好沟通……

不知道事件全貌的肖航;通过五年的校园学习,不再如母亲那般过分情绪化的他;认为亲人高于金钱的他;认为凡事要讲理的他;不喜欢吵架的他;……站到了据理力争的父亲身边,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一心为他着想的母亲的背叛,会加重母亲的暴躁程度。

肖航母亲被过往人生的唯一寄托背叛。心碎之痛该如何表达,她不懂。29岁的她,只得拾起华国妇女,无师自通的“一哭二闹三上吊”。

肖航父亲觉得肖航母亲无理取闹,任她撒泼。

肖航父亲如此应对,那初见这阵仗的肖航呢?

“一哭”,母亲哭了,一声声发泄情绪的责骂,夹杂滴滴辛酸泪。肖航想放弃自以为代表正义的立场,上前安慰。又因母亲接连不断的责骂,迟迟不敢上前。

“二闹”,母亲闹着要离婚,骂着狼心狗肺,要离开家庭。8岁的肖航还不懂“离婚”的含义。不过他不想母亲离开。

他侧头看看父亲,父亲并未出言挽留。反而异常愤怒,眼珠瞪得浑圆。肖航从未见过这样的父亲,这样被触及逆鳞的父亲。年幼无知的他,还不知道颜面对于华国一家之主的男儿意味着什么。

“你走呀!让隔壁听到,像什么话!你还要点脸吗?马上就三十岁的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胡闹!你走呀!我倒要看你能走哪去!你个一年到头,一分钱都不挣的人。一天到晚,家里事不管好!天天只知道闹!在我妈,在我哥那没闹够!还来我这边闹!闹呀!闹呀!尽管闹!我看你要把这好好的一个家,弄成什么样!”

“三砸椅子”,肖航母亲忍气吞声才能生活的悲惨家庭,肖航父亲居然觉得“好好的”!

她实在是气不过,顺手抓起旁边的木椅子,向肖航父亲旁边砸去。肖航眼疾手快,接住了——用右手小臂接下了母亲的愤怒。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接,他只知道他失误了——皮肤擦伤流血,内部组织肿起了青紫色的一大块。

肖航后面的记忆,统统被难以言喻的疼痛充填。

最后的事件总结是:肖航骨裂打了一个多月的石膏。

肖航母亲虽然不再大吵大闹。不过等肖航伤势痊愈后,她不再当家庭主妇,找了一份手工婚纱刺绣的针线活。

美其名曰,不当米虫,补贴家用。实际是,在与肖航父亲怄气,以及被肖航的背叛伤透了心。

自此之后,肖航母亲,在家中做肖航尚未完成的家务时,会喋喋不休,不停地数落肖航与肖航父亲。

肖航母亲就这般走上了旧时代华国文盲妇女的老路。

通过展现自己对家庭的牺牲与付出,用抱怨与邀功来感动自己。

肖航父亲也走上了华国新旧交替,旧社会大家长的老路,维持着一个表面安稳的家庭。

这种需要一定人生阅历才能理解的事。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去想的事。

对华国社会形态所知不多,又看得相当浅显的8岁肖航而言,尚是未知领域。

无知又自以为是的他,甚至以为,全世界的家庭,都和他的家庭一样。

直到他遇到了肖莹莹之后,开始想到组成家庭时,才开始思考家庭的有关内容——才发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庭,各种各样的孩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