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5节(2 / 2)

就更何况那些蔓延千里,需要克服各种复杂地势,浩大的水利工程呢?

韩王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拖垮、累死秦国,

让秦国的步伐变慢,没有余力征讨自己。

起码是这几十年,他在位的时期,秦国应该是没有余力来攻打韩国了。

不得不说韩王安可真是个‘大聪明’呢!

第五十六章 众人:让他修!嬴政:感谢老铁送的郑国渠!

“你学到了吗?”

“额……”

学废了啊都!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骚计策,骚到了骨子里。

这真是正常人能有的脑回路?

能把资敌说得如此清丽脱俗,

该说不会是韩国吗?不亏是韩王吗?

纵使真的能借此安详数十年,

但之后的秦国也会更加强大啊,

除非郑国在其中不断搞破坏,让秦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但是秦国也不傻吧……

但凡发现苗头不对劲,等待韩国的都是滔天之灾啊。

可真是个‘大聪明’呢,秦国缺人才,还主动送人才,然后秦国更加强大,早已把你灭亡是吗?

笑死……

甚至未来当人们看到郑国真的帮秦国变强后,回想此时此刻,就愈发想笑了,

完全憋不住……

‘众人:嬴政:感谢老铁韩国给我刷得郑国渠!’

另一边——

郑国来到了秦国后,

面见秦王,向秦国介绍了他宏伟的水利工程。

他告诉秦国满朝文武与王上,

秦之渭水北岸,尤其是关中地区水少且干旱。

如果修建一条长达300多里的大水渠,

将泾水引入洛水,

这样可以浇灌关中农田数万余顷,使其农作物产量大增。

彼时,整个渭水北岸都会成为一片沃野。

到时整个关中地区就是秦国的另一个粮仓。

虽然秦国知道这种工程耗时耗力、劳民伤财,

但同样也被这宏伟蓝图的前景所吸引,

兴修水利,得到的利润,是所谓的付出远远无法相比的。

此时别说嬴政不当权,

哪怕是嬴政当权,也会拍板决定,投资这个项目吧。

秦国想要变得更加强大,

就绝对不能在这种关键的事情上小家子气。

这是万年大计啊!

足以绵延后世无数的千秋大计!

而这个时候——

吕不韦当政,

作为一个目光毒辣的传奇商人,

最是懂得投资,在投资这方面没有人出其右的存在,

怎么会看不出修建水渠能带来多大的利润?

于是——

郑国便成功地开始主持这场耗时长达十年的水利工程。

而此时已经猜到,

最后那个工程必然是成功了,给秦国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