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也知晓了,武安君只是一个封号,并非白起独有。
即便如此,能配得上这样称号的人,也必定是一代名将。
整个战国历史上都寥寥无几,就那数人……
除了白起与李牧外,
纵横家苏秦也获封过武安君之名。
只是命运十分微妙的……
拥有这个封号的人,似乎都十分不幸,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高危名号说的正是如此……
这般不详的描述,也让人们心中愕然、发寒。
不兴起的名号吗?
对于璃月人来说,对命格这种东西,也是信一些的。
这顿时就让他们想到了之前白起坑杀四十五万赵军的骇人事情。
别说沉浸式体验了,
光是听闻那个数字都毛骨悚然,不敢幻想的。
难道是因为白起获封时,造的杀孽太重,让这个位格变得过于凶煞,才导致没有人承受的起武安君的封号吗?
人们也不知道第一个被称为武安君的是谁,
但这不影响他们去猜想原因。
而也是这般说法,让他们还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意气风发如现在的李牧,來之后也会惨死吗?
可当想到六国未来必定会被灭掉,人们仿佛理解了什么……
“国家都被灭了,这么想来,李牧的下场不好也很正常呢。”有人喃喃道。
他们继续看下去,
‘战争失败后,秦虽被赶了回去,但秦本身的国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秦王嬴政非常不服气。
到了第二年,他继续起兵伐赵。
这次伐赵的过程,虽然开局依然不错,
但却又在遭遇了李牧后,于番吾之地的顽强抵抗,
李牧再度打破了秦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这句话也跟着广为流传,
直至后世,这场战役也被人们称之为番吾之战。
就连秦王嬴政也一度拿其没有办法,只好撤兵……
作为帝王,对于李牧这般强大的军事实力,他是又爱又恨!!
他爱李牧之才,
但却明白李牧一日不除,秦攻伐赵国的道路上,他就会是一颗最难绊倒的大树!
于是——
秦国使用了惯用的伎俩,准备使用离间计,试图离间赵王与李牧的关系。
来瓦解这个看起来牢不可破的防御。
不过——
这是个细工慢活,
在此之前秦国一时间也无法吞下赵国,只能将目标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放弃的道路上。
虽然不能直接灭赵颇为可惜。
但这下又让道路回到了一开始就算计好的那条上面。
那就是消耗赵国,攻打韩国。’
看到这……
人们也猛然反应过来。
同时也不再为秦没能灭赵而失望、可惜了。
没错……
差点都忘了啊。
他们也是知道的,秦一开始是打着先消耗赵的目的,
以防灭掉韩国的时候,赵国支援韩国,这本就是计划顺利实行的一部分,不过是没能看到计划之外的惊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