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1 / 2)

正当他们走到汉王府门前时,头顶上的红布缓缓落下,露出一块大大的匾额,上书“汉王府”三字,异常霸气。

众人看的心驰神摇,一时间忘了动身,直到曹超的声音再度响起。

“诸位随我入内。”

……

虽说是王府,但实际上这里就是曾经的滇王宫,所以一应宫殿自是不缺。

未央宫内,一众文武分立两侧,曹超则端坐在王座上。

“臣等参见大王!”

“众卿免礼”

“谢大王。”

在场文武朝王座行礼,曹超抬手作虚扶状,接着看向朱英说道,

“朱爱卿,开始吧。”

朱英点了点头,神情激动地拿起了诏书。

这是一封册封群臣的诏书,决定了殿内所有人的命运。

迎着那一道道灼热的目光,朱英只觉手里的诏书变得重若千斤。

他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的。

“封赏终于要来了!”

众文武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都在屏气凝神地等待宣读。

“奉汉王之名,今日册封诸位臣工。”

朱英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大殿中不断回荡,同时也在文武百官的心头回荡。

“册封朱英为左相,冯去疾为右相。”

“臣谢大王!”

冯去疾满脸激动地走了出来,急忙谢恩。

而朱英也停止了诵读,连忙朝王座上的曹超谢恩。

丞相可是文官之首,负责辅助大王处理政务,还附有人事的任命权。

两人齐齐被任命为丞相,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不过对于两人的任命,其余文武大臣也没有意见,毕竟之前都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都大多出自这两位之首,曹超之所以能轻松夺取南中,朱、冯二人也是功不可没。

第145章 论地方管理

“册封祝公道为中尉,负责王城的防务。”

朱英继续念道

“谢大王。”

祝公道从人群中走出,面无表情地接受了这个官职。

这里可是整个大汉的核心,如今曹超将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祝公道负责,足以看出对他的信任。

然而众人不知道的是祝公道可是曹超从系统召唤出来的,忠诚度早已拉满,又岂会轻易背叛?

“燕云十八骑、十八骑燕将、苍狼王同为将军。”

“谢大王。”

“曹正淳为奉常兼宗正、刘跑跑为典客、孙十万为治粟内史

“谢大王。”

老族长和刘跑跑、孙十万出列谢恩。

三个村子的到来彻底解决的曹超人手不足的困境。

村民们不但武力值很高,而且有一些还是读过书的,有了这些班底,让曹超施政时显得游刃有余。

所以这是曹超对三位村长的回报。

曹正淳担任的奉常是九卿中地位最高的,掌宗庙祭祀,而宗正则是管理皇族、宗族事物,可谓是地位尊崇。

刘跑跑担任的典客主要负责管理外交和少数民族事物,也是曹超想充分利用此人能说会道的本领。

至于孙十万担任的治粟内史则负责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可谓至关重要。三位村长之中,曹超发现此人的内政能力最好,所以便将这个位置交给了他。

不过孙十万上面还有两位丞相,所以曹超也不怕对方敢乱来。

可以看出,曹超这一套封赏完全就是照抄汉代那套三公九卿制。

对于曹超而言,制度都是死的,人才是活得,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有人去执行,所以他着重的是知人善任。

……

“册封完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