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2 / 2)

好不容易才把诏书念完,朱英合上了册子。

“臣等谢大王封赏!”

一众文武纷纷躬身行礼,声音在末央宫中回荡。

“这是诸位爱卿应得的,日后如果诸位再立功劳,还会有封赏!”

曹超再次画饼。

他前世就是一个企业管理者,深知画大饼的重要性。

懒惰是人类的天性,一个人要是没有了目标,那就很容易会躺平,最终成为一条咸鱼,得过且过,这是曹超所不允许的。

他要做就是不断去激励手下的这帮文臣武将,安排一个又一个任务给他们的同时还要给出去一个又一个的希望,让对方有盼头,如此一来这些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效命。

有足够的上升通道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道理很简单,但在这个先秦时代却没有多少当政者能领悟。

或者有当政者已经领悟了,但碍于诸多既得利益者的掣肘所以无法实行。

这也是曹超的优势所在。

他是草头王,没有家族的牵绊,南中这里又是地广人稀,各大诸侯国大多也是外来户,不存在什么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

所以曹系势力根基浅薄的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什么掣肘,就犹如一张白纸般可以让曹超放手施为。

“对,只要立了功将来还有更多的赏赐!”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在场文武纷纷眼前一亮。

如今只是草创阶段,将来曹超的势力肯定会不断地扩张。

“日后!”

朱英和冯去疾不约而同地低语了一声,重新抬起头来时已经是双目闪烁。

如今两人只是区区南中之地的丞相,这又怎么够?

他们有经天纬地之才,当然希望能管理整个天下!

“成为开国功臣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一刻,众人对于将来很是期待,日后的汉国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另外诸国已经被我剿灭了,我们再议一议该如何管理地方吧。”

封赏群臣后,曹超便果断将众人的心思重新拉回到工作中去。

给了颗甜枣后,当然就需要他们去卖力。

无良资本家曹超对这一套玩得贼六。

习惯性的沉默后,这回轮到朱英先出列。

“启禀大王,臣建议废除诸国,检查人口并重新丈量土地分配给当地百姓。

“至于地方管理上,可以参考齐国,以五家为轨,设轨长;10轨为里,设里有司;4里为连,设连长 ;10连为乡,设乡良人。国中为21乡。轨长、里有司、连长、乡良人是国中的四级官制。在野鄙中以30家为邑,设邑有司;10邑为卒,设卒帅;10卒为乡,设乡帅;3乡为县,设县帅;10县为属,设属大夫和属正长各一人。全国分为五属。”

曹超听罢暗自点头。

朱英果然没让他失望,一下就能理解到了他的意思。

所谓的管理地方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含义就是彻底根除掉诸侯国的地方势力,重新丈量土地和人口,进行土地分配,也就是土改。

讲道理对于一个新的政权来说,一上台就和贵族老爷们作对是很不明智的,随时都可能会翻船。

不过南中却是一个例外。

毕竟之前的诸侯国也是外来户,贵族老爷们也并非什么根深蒂固之辈,而且曹超这厮手里又握有军权,所以只要他不在南中弄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大概也无人敢反对他。

有了足够的实力,曹超当然不会手软,直接搞起了土改。

另一方面,三个村子为他带来了大批人才,这也曹超有足够的底气去玩改革。

地方上哪个家伙不听话的就赶紧滚蛋,老子直接换人!

老子手上有人,就是这么霸气!

不过即便如此,曹超还是对齐国的那套不大满意,于是看向了冯去疾。

“不知右相有什么看法?”

冯去疾被点名后赶紧出列。

“臣赞成朱相的建议,废除诸国,检查人口并重新丈量土地。

“至于地方制度,臣建议实行郡县制。”

“哦?” 曹超听到郡县制后,心里不由一动。

“爱卿细细道来。”

“郡县制,顾名思义就是以郡和县为两层,也就是朝堂的管理只到县为主,县一级的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

“至于往后的镇、里、村,则由当地百姓推举,县管镇、镇管里、里管乡、乡管村,如此类推。

“如此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