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时代,从一开始就战略目标明确的红二方面军,没有象历史上一般想在当地建立根据地,行军作战更加自由主动。而其快速突入贵州的行动更是打乱了常秃子原先的战略布局。指挥能力本就差了薛岳一大截的顾祝同主力大军,在贵州根本就抓不住象泥鳅一般到处乱钻的红二方面军。
不擅山地作战的顾祝同的主力军,兵力聚集时,则行动缓慢追不上红二方面军,兵力分散开来撒网捕,则一不小心就会被咬一口丢掉一两个团。反正整个十二月,贵州的局面也是一片大乱,也是一个常凯申要从别的地方调兵和掏钱填这个窟窿的“赔钱货”.......
今年少了川湘两省的收益,黔地变成烧军费的无底洞,御林军被人全歼,更暴露出常凯申只会打银币战争的虚弱底裤,法币收割全国效果也很差.....而对手方面,几家军阀同时用一个声音说话,更在气场上,形成了“多数派”的氛围......
一时间,常凯申仿佛回到了四一二后,宁汉合流时,他因为背叛革命,被千夫所指,第一次下野时的那段时光......
“畅卿,时政艰难啊!”(畅卿是杨永泰的表字)
圣诞节这一天,苦闷的常秃子根本没心思和夫人过圣诞,叫来心腹杨永泰 ,一个劲地对他吐苦水。
别看他发兵十万,兵临潼关,好象要把张杨二贼往死里逼,但实际上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下,常秃子却真的不敢用激进的手段,其实只是在虚张声势。他真的强行驱兵入潼关,只会将最后的脸皮都掀了,把张杨二人彻底地逼到红军那儿。
可是不做又不行,才四个月的时间,进入西北的朱毛红军就发展到今天这般恐怖的地步,竟在一月内强行拿下宁夏和甘肃两省的省会,控制地盘面积超过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当然,这里虽然面积极大,但实际有效人口在五百至六百万之间——民国时统计数据不是很准)。
前不得,退不得,败不得,就是常秃子现在最尴尬的地方。
“委员长,如今问题的关键,不在北面,而在南面!”
杨永泰指了指房间里的民国地图,敲了敲两广,最后又敲了敲湖南。
“北面南面,必须有所取舍。若是这个时候强行入关剿匪,一旦失败,后果不堪想象。”
“你是说......”
"一切都始于湖南,湖南之乱,则在于两广暗做手脚鼓动不停,而两广地区的陈济棠部,尤其是陈济棠手下的实力派余汉谋....."
后面的话杨永泰没有说出来,常凯申却听懂了。无非就是要他再用银币弹,买通广东的海陆空三军,整垮陈济棠,从而趁机把广东收入麾下。
“娘希匹的!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拿两千万银元!”
被黄克这么反复折腾,少了川、湘两省的税收,法币推行又受阻,现在的常凯申实力比历史同期最少缩水百分十五,要他掏钱,简直头痛无比。(关于收买陈济棠空军的价格,一说是两百万港币,一说是二千万银元,我查早期的民国资料,都是认定是二千万银元,所以还是以这个为主。)
他不是没有想过再用银币弹,他叫嚷着的“两千万银元”,是这个时期,就是他要收买的陈济棠的空军开出来的价,而海军那边,同样也喊出了杀人价。
常凯申嘴上骂骂,但实际上他咬咬牙,还是有办法弄到钱的——无非就是再次出卖一些国家利益,再向英美财团借钱罢了。更何况不久前黄克还给他送来了一只下金蛋的鸡,常凯申觉得困难只是暂时的,熬过这阵子,等链霉素厂建起来,股票发行上市圈钱,那时他的财政就会好很多了。
常凯申嘴里虽骂,脸色却在这时变得好多了,杨永泰看出他接受了建议,又敲敲民国地图上的绥远位置。
“以上几家,他们私下暗通款曲,表面沸沸扬扬,一同发声,实际上皆是心怀鬼胎互相利用之辈。我们明着翻脸,大动干戈,反而会让他们抱团取暖。润物无声,釜底抽薪才是上策!”
作为一名绍兴师爷,杨永泰替常秃子剥茧抽丝,逐一点出问题关键。
“绥远的傅作义部,表面上属阎锡山,实际上他和阎老西矛盾渐深,这个时候,我们再烧他暖灶,也可以分化晋军。”
“至于东北军这边,则是西北破局的关键。”
“此外,东北军的57和61这两个军,委座你运作多时,也该动手了!”
到最后,杨永泰点出了最关键的地方:
“而张少帅此人,耳根子最软,做事更是蛇鼠两端,此人却是西北联盟最大的弱点!”
常秃子眼睛发亮:“你的意思?”
杨永泰阴着脸,沉声道:
“可行楚怀王入秦之计!此人一去,东北军必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届时再分化收买......”
这一卷快结束了。
-------------------- 第114章 黄克,生日快乐(本卷完) --------------------
息壤的读者,点前面的深红色“井”字符号,可看到艾琳娜的造型链接
闪光的艾琳娜
1935年12月24日早上,黄克和艾琳娜乘火车回到了上海。
知道艾琳娜“病体初愈”,延安方面下达的指示是让她好好地休息。黄克本来想抽出时间再回延安一次,顺便把截获的那批军火交回延安,但红军那边发来的指示,却是让黄克保留这批军火,找机会进入浙西南游击区,将一部分军火交给栗裕的游击队,而另一部分军火,则是留给大别山根据地的高进亭游击队,以及正在向四川突进的红二方面军。
这批日本人卖给马家军的军火里,共有辽13步枪2000支,子弹正好200万发。如果是一年前,对于红军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军火数字。但现在的中央红军,在拿到了苏联提供珍贵的可复装子弹的火棉、底火等枪弹发射药后,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复装子弹的能力。而且用“正规”的枪弹火药复装的子弹,威力也比从前用根据地自制的劣质火绵复装的子弹威力要大得多。
返回上海后,黄克先去了自己在上海开设的“五金制造”工厂。这家工厂是九月后,黄克通过董牧师的关系,在上海收购了一家破产的小机械厂后改建起来的,其地点就在租界内。如果不是黄克出手,这家工厂就会倒闭,连地皮带机器都被拍卖给日本人。
目前其明面上的生意,是承接各种机械零件加工单子,如替租界各工厂老板,加工其急需的机械零配件。
但实际上,外来的订单根本就没有多少——原先的老板就是因为接不到订单而被迫卖掉工厂的。
这个雇佣了二十多名工人的小五金工厂,却是黄克未来进口各类机床的重要掩护。黄克返回上海时,前期进口的机床车床之类已经在半个月前到货,本来就等着黄克回来接收,结果却因为艾琳娜身体出状况所以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好在地下党的同志这时已经到位,先一步替他接收了设备。在这过程中,和黄克关系很好的交大,也派出几名老师帮忙接收设备。根据双方的协议,现在交大机电系的学生,毕业前就会到黄克的这家工厂里实习。
在工厂里,黄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图纸,命令他们按图纸加工自己所需的金属配件。现场的二十名工人,一半是上海本地的“失业工人”,少部分是被黄克看中的交大毕业实习生,而管理和带头的人员,却全是延安派来的地下党。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据点,有了这个厂,才方便他在报纸上登陆广告,以招工的名义把各方的优秀工人吸引过来。
未来不但会通过这里走私机器,还会通过这里,把整个上海地区优秀的技术工人全部收罗起来,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打包送到延安去。
现在黄克扔给这些新招工人的图纸,要他们加工的零件,却是“金粪炮”的后膛盖,以及新改进的 “炮管外箍套”。
前者只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圆形金属盖,只是在上面焊接卡扣等配件很费工时。
后者则更简单:把一个约12厘米长,90毫米直径的薄钢管以圆心直径位置为切割线对半剖开,变成两个半爿,然后在剖开的断面上用机器弯出两个宽度在15毫米左右法兰接口边,再打上几个螺孔洞,于是一副防炸膛用的炮管外箍套就做好了。
使用时也很简单,将这两个半爿套装在75毫米金粪炮靠近底座发射药包的填充安装位置,然后拧紧螺栓连接扣死,使其紧贴在炮身上,加强这处区域的强度。套上这层外箍保护后,金粪炮的炸膛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以上这些,是黄克接到了延安发面发来的“金粪炮”实战后出现问题反馈讯息后,自己想出来的改进手段。这种用常规无缝钢管制造的抛射器,由于材料强度不够,填充发射药的部位在发射数十发炮弹后,很容易强度下降发生炸膛反应,改进手段就是在外面再加一层炮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