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5945 字 2023-03-09

二月的东京,夜晚寒冷无比,但是两人却象旗杆一般笔直地站在宾馆门旁的路边,就等着黄克和艾琳娜“路过”。

见黄克望过来,那位五十岁的中年男朝二人伸出右手稍稍一拦,然后做了日式鞠躬礼,而后以很流畅的中国话道:

“黄先生吗,在下北一辉!”

黄克瞄了对方手中的书一眼,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那是他“去年所著”的《菊与刀》,今年年初时通过日本友人的关系,自费在日本出版。

其实黄克出的这本书,共有好多个版本,根据出版国家不同,相关的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个版本,是为了坑日本军方,防止日本政府404的日文正式版,作者笔名:东洋寿行。主要内容谈日本的只占一半,讲美国威胁的却不少,大概相当于某点删节版之类的。不过该书目前还在政审中,能不能出就只有天知道,不过他无所谓,这书虽然也预言了一些历史,但本质上是给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者“南下”送弹药,让他们明白美日之间大战避无可避,必须主动才有胜机!

第二个“非法出版”的,却是他和鲁迅等日本通以及“日本友人”讨论的原始无删版,该书是在中国自己印刷的,由于某人想赶在226之前就送到日本去,赶工赶得太急,印刷的质量一般,大概就比手抄本稍好一点的水平。当时油印了三千册,其中一册被黄克委托“日本友人”送到日本转交给北一辉。

该书不上市,只是交给日本友人互相私下转赠偷传之用。 书名,也不叫菊与刀,而是叫《黑暗的命运》,这是特别针对这批皇道派中二们挖的坑。

第三个版本,是在美国发行的,也就是老杜邦看过的那本。在最后一篇里,说的却是美国天命论,此外用言语暗示,美国应当为世界承担责任,成为悍卫自由民主的“世界灯塔”。

第四个版本,是交给斯大林的,这一分算是私货最少,老老实实地分析日本和美国,大量地进行“历史剧透”暗示。

最后一个版本,则会在国内发行,这是为了抗战需要做的。

一书五吃,就是黄克正在干的事。五个版本,除去日本官方发行投稿版外,余下的主要区别,都是最后一篇关于美国的论述。

同样的历史,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角度去解读,让美利坚在书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美国的形像 :世界大战的真正的策划者大阴谋家(给老杜邦,斯大林看的版本),

在这两个版本里,现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他的几个前任全是一群老奸,他们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要把美利坚建设成为民主的灯塔,自由的旗帜,虽然骨子里坏透了,但是美国人看了都会象老杜邦一样,惊讶地大叫:你怎么把我们的废物总统说成了上帝,然后得意地呵呵大笑。

就算罗斯福看了,大概也会在心里嘀咕一句:此子是在明贬实褒,大声称赞我吧,而后一边骂一边心里微喜,心道:这是忠装反的友军啊!

而黄克托人给北一辉和“日本友人”观阅的“非法出版物”版,美国的形象直接由幕后最大的阴谋家,升级为恐怖的灭世大魔王了。

在书中最后部分,黄克清晰地描述了日本最终的黑暗命运:日本战败后,财阀财团沦为美帝的走狗,一起压迫日本民众,日本人头上的两座大山(财阀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外,又新增了一座更加难以掀以翻的超级大山 美帝国主义。

黄克最后透露出来的意味却是:中日只有互相提携,在未来才有出路。

--------

夜已深沉。

日式的塌塌米式房间里,四人围着一张方桌对坐着,上一次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内山书店,而这一回变为了日本东京的贵宾宾馆的会客间。

北一辉很惊讶地看着,金发碧眼的艾琳娜,以熟练无比的日式茶道动作,替三人烧水沏茶。

“日式茶道,我晚上看人表演过了,试着学了一下,北一辉先生,你觉得如何?”

艾琳娜冲他一笑,沏好茶分好之后,亲密地贴坐在黄克身边,她流利的“东京腔”日语,更是让北一辉感到意外。

圣诞之后,黄克和艾琳娜“学外语”时,还真的有去学了,最先学的就是日语。从“牙买蝶”开始。到目前为止,其实也能勉强地进行一些不太复杂的日语交流,如果不是他太忙要做的事太多,分心不少,否则进度会更快一些。

北一辉是个中国通,在中国待了多年,中国话非常地流利,所以双方一开始就直接用中国话进行交流。

“黄先生,您的年青让我感到吃惊。”

“北一辉先生,您写出《国体论与纯正社会主义》时,比现在的我还要小呢!”

黄克自主兼客套地说了句假话。(注:北一辉写出这篇成名之作时,年龄只有23岁,而黄克对外宣称的年龄,自称有25岁!)

“那是年少青涩,冲动之下,思想不成熟的东西,让人见笑了。”

“年青冲动,看世界比较简单,所以敢做敢冲,无法无天。反而是年龄渐长,看的东西多了,想的东西多了,背负的东西多了,有羁绊的,无法放下的东西多了,这时却已无法象少年时一般,毫无顾忌地勇往直前了。”

见面之初,黄克和北一辉都在说着虚假的客套话。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北一辉早已不是三十年前指着天皇的鼻子大肆攻击天皇主权说的“反政府社会主义”者。

就好象十八岁的小黄克和二十八岁的大黄克互相看不顺眼经常互竖中指。

三十年前的北一辉,看到现在的北一辉,大概也会学小黄克对大黄克做过的事,冲他竖中指,甚至打死未来的自己都有可能......

北一辉是什么样的人?

他年青中二时,政治观点冲动激进,对天皇制度极度不满,此时的他是标准的小布尔乔亚激进社会主义者。

然后在后来的三十年时光里,经历无数风风雨雨敲打过后,例如参加同盟会,参予辛亥革命,看着好友战友宋教仁遇刺,和自己昔日革命战友因为政见不同分道扬镳,看着中国革命潮起潮落不见起色,又看到日本国内国势看似不断上涨,内部矛盾却不断激化,底层民众苦不堪言,国家似安实危,有如坐火药桶,又觉察到日本现在再这么玩下去很可能会玩完......

看得多,想得多,寻觅得多,想做些什么,改变什么,磋砣了三十年,却又一事无成,总是原地踏步......

不仅如此,他虽然初衷不变,但是想得太多他,终究没有勇气象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一般,跨出最后一步,反而倒退妥协了。

最痛苦的人,不是睡着的人,而是醒了的,却不知该怎么正确解决问题的人!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在二.二六事变前,他在行动上,最终回归了日本式的“豪赌国运”传统——当然,他输了,赔上了自己的命。

而在思想上,他此时的政治主张,却和后世无数民国文里,那些表面走“红色路线”,骨子里却是“修正主义家天下”小说里的男主角差不多,最后倒退变成另一个版本的希特勒+修养公+李润石,各取其一的“缝合怪”。

对于中下层,主张联合工农,打破阶级固化,看起来革命无比,要搞部分社会主义——好似很先进,这是李润石的政治主张。

但是,在对待日本的旧上层,他应当是对现实的日本感到绝望,觉得无法用暴力反抗摧毁旧上层后,却选择了妥协,幻想通过改良之路来解决国内的矛盾。妄想通过从上到下的改良,“尊皇讨奸”,联合“被奸臣蒙蔽控制的天皇”压制被他视为“国蛆”的日本四大财阀势力,甚至还搞出了“剥削有功”,促进生产力进步之类的想两面讨好的理论。

让天皇满意,让财阀满意,让底层也满意,这一套大家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呢?小胡子同学好象也是这么玩的......

——于是,他生前主张这些东西,在他死后反而被把他枪毙的日本军方、财阀利用,发扬光大,进一步地歪曲魔改后,变成了“北一辉被我们杀死了,但北一辉的理论却成了思想主流”的讽刺局面。

而对外方面,那北一辉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穿越民国打天下,参予世界大战点娘网文里的男主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