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主席道:“靠山山倒,靠水水干,所以自立更生比什么都重要。”
“说得没错,所以这次我过来,就是准备自立更生解决飞机质量问题!”
黄克立刻在第一时间打蛇随棍上,提到了他和艾琳娜打算去常凯申家偷飞机的计划。
“我和艾琳娜都不会指挥打仗,我们最擅长的其实还是特种作战。常秃子的那些飞机,汽油,一把火烧了炸了太浪费了,只要我们能出手......”
起初主席还在犹豫,但很快,前出吕梁的红军前锋部队,就在太原附近,遭遇了张家口起飞的炮党飞机的侦察和扫射攻击。虽然损失轻微,却已说明问题。
离石到张家口,飞行直线距离约五百公里。暂时还在炮党空军的攻击半径之外,但是太原却在其飞行半径内。而且随着战局发展,常凯申一定也会把野战机场前移。
而到了四月初,潘汉年传来情报,常凯申命令他的车队往保定方向运输大量的航空物资,原因是那里时前线机场已经建成,以后大量的飞机都会转场到那里(注:这个时期刮民党的空军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双翼机,对飞机跑道质量要求极低,随便一段平整后的乡间土路就可起降)
而这个时间点,卫立煌军已北渡黄河,他的部队先抵达临汾,并没有象李润石主席预计的那般,直接北进太原,反而是向东北方向行军,行军时走的沁源县、沁县、榆杜县这段路线,计划是在榆杜地区和西进的中央军会和。
之所以这么清楚,那是因为卫立煌部沿途的补给,也是被招安的潘汉年车队负责的。
因为被红军“围城打援” 打怕了,加上此次入山西围剿中央红军,常秃子用的基本都是自己心腹部队,在这方面更是小心,整个三月底,四月初,他不断地派出大量的飞机在晋中一带进行空中侦察,防止红军在行军路线上设伏。
所幸山西多山,山脉纵横,隐蔽容易,但是也对红军伏击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另一个原因,却是常凯申认为红军最有可能伏击中央军的地方,是在太原北面的忻县地区。这些日子飞机重点侦察的地点就是那里。
而这段时间,包围太原的红军,也故意在原平、定襄、五台一带频繁活动,做出主力集中在太原北面的假象。
相对而言,晋东南的上党长治这一带,空中侦察力度就小了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卫立煌不比其他废物刮民党将军,此人也算是良将,解放战争时其率军进入东北后,就连林虎三都吃过他很多苦头。其麾下两员虎将,无论是宋希濂还是冷欣,其实都是能打硬仗的猛将。
卫立煌部入晋的“位置”很好,他是渡过黄河,由晋南方向入晋,然后向东北方向晋中行军,其间要穿过上党地区西北部。这条行军路线相对安全,不容易遇红军伏击。
按常凯申的设想,只要卫立煌所部两个师成功地和西进的四个军中的任何一个军会师,其所部就安全了,然后山西战役就大局已定——毕竟这是五个主力中央军,红军啃不动的。
相比之下,北部的汤恩伯部只有一个军和两支杂牌友军,兵力相对较弱,其南下时反而要异常小心,最有可能遭遇红军半途袭击。
但是无论是常凯申还是卫立煌,万万没有想到的,从一开始,李润石制定的战役目标,第一个要歼灭的,就是看似处于最安全位置的卫立煌部。
-------------------- 第149章 臭粪将军.蝗虫将军.杀妻 --------------------
四大名将:臭粪将军.蝗虫将军.杀妻将军.长腿将军
1936年三月的最后十余天,常凯申见到红军大进举攻山西之后,他也不是真的在打“静坐”战争。
位于汉中盆地的薛岳部的第五军,就接到常凯申的指示:出汉中,趁红军主力尽在山西,走诸葛亮一出祁山之路,奇袭天水。
接到这则电报后,薛岳当场就开始骂娘。
从阳平关西出,攻武都,过祁山,至天水,超过八百里的山路,一路上没有任何的补给点,而且沿途尽是红军的山中游击队,奇袭?这是哪门子的奇袭啊?随便哪里设个伏兵都可以断他补给,这是要他千里送人头吧?
不久前出川的二、六军团,现已编为第二军和第六军,一支驻扎在兰州、临夏地区,另一支就在天水修整。对方正以逸待劳地等着薛岳过来送死呢。
以他第五军一天十四公里的行军速度,走八百里山路去奇袭......
(注:解放战争时,薛岳部队号称国军中最能走的,平均一天行军速度为十四公里。美国顾问要求他加快速度,但被薛岳拒绝,理由是补给跟不上。这个十四公里,就是指异地战场的行军速度。瑞金围剿时,虽然当时的中央军也有过两三天行军两百里,但那时瑞金根据地纵深不大,军队带上干粮不顾一切地玩星期攻势可以这样。但是在秦岭 山区这么大纵深的地方玩这一套,那简直就是在自杀了。)--
对于秃子的乱命,薛岳的做法和当初张学良的作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派大军西出阳平关,然后就在关外几十里地内打转磨蹭浪费时间再退回来。
他倒是不怕常凯申指责,因为他早就找好了理由。
1936年一、二,随着天气渐冷,南下的红军游击队大都缩回北方渡冬,同时更换新装备。三月后,拿到了新武器的骚扰游击队再次南下。
这一回,他们的武器更有针对性了:加装了瞄具的莫辛那甘狙击步枪,更大口径更加凶残的反坦克狙击枪,以及可以弹射粪便弹的大炮(黄)弩。
秦岭山路难行,本来这些新式武器,是来不及运到前线的。但是为了配合三月后的攻势,为了保证前线的秦岭游击队能及时拿到最新的武器,当时红军借助苏联的运输机,直接往秦岭中的都市武都空运了一批专业的“游击装备”。
汉中靠近阳平关、褒斜道那两处关口附近的村、镇还有防匪保垒,就在他大军出动的那几天,开始频繁地遭受北方下来的游击队的频频袭击。
漫长的秦岭山区,到处都是适合小股部队的渗透点。
自从进攻形堡垒压迫推进战术破产后,薛岳玩起了内线防御“囚笼”战术。
他组织起当地的民团和地主势力,汉中周边山谷地带边缘,每个村落都大建堡垒碉堡,实施“乡村自治联防”战术,以压迫游戏击队的活动渗透空间。
这种把戏,冈村宁次玩过,瑞金五反时光头也玩过。乡村水平的土木工事堡垒,用来欺负缺少攻坚能力的游击队很有用.......
不过冈村宁次这么做时,是进攻式推进,而他薛岳版的,却是“以守为守”的。
然而平射迫击炮和12.7毫米可以穿墙杀人的反坦克枪的出现,轻松地打破了他的美梦。
三月二十二日这天深夜,汉中地界共有三个村落据点,同时遭遇“山区”冒出的游击队的“重点围攻”。精心修建的那些联防堡垒,在平射迫击炮的瞄准打击下,基本就是一炮飞一个的下场。
袭击的游击队规模也不大,进攻每个据点不过二百来号人,攻入据点后,打土豪杀劣绅,外加拐走一票一的年青人参军投红,事后还在附近设下伏击圈,把赶来支援的白军保安队再打一波,捞够了后再撤回山中。
这算是三月底规模最大的三次游击队袭击作战事件。三战之后汉中国军损失数百民团,丢枪丢粮无数,而大批周边年青人投红,则壮大了游击队的实力。
而更让薛岳恶心的,却是那该死的,持续不断地冷枪冷炮战术,恶心至极的“臭弹”,又全冒出来了。
从前红军只是使用老式步枪打冷枪,枪法不准,威力小。
而这一回他们用上的,却是加装了2.2倍狙击镜的“专业货”,更不要说那种挨一枪就会碎尸的12.7反坦克枪了。
一时间,汉中各地警报频起,薛岳也趁机把部队调了回来。
但调回来也没有用,守在汉中的部队,此时也频频叫苦。
“军座,汉中这鬼地方不能待啊!秦岭山区里的那些共匪,从前只是炮臭,现在却是枪毒了!他们现在用的大枪,打在身上,整个人就是直接碎掉啊!而且那些子弹,连砖墙和沙袋都能打穿,现在前线的弟兄们,连躲在沙袋后站岗放哨都不安全了,大家都怕死了。”
薛岳事后见过被挖出来的碎尸子弹头:12.7毫米的弹头,一看就知道是进口货。
比起这种毒辣的碎尸子弹,从前“臭名昭著”的“金粪弹”又来了,而且还他妈的“改进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