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哲接口,大声地喝问众人道:“我们需要一个家,一个根,一个能睡的热窝!我们还需要一块地,能产粮的地!此外我们还需要一座工厂,能生产武器,帮我们打回东北的工厂!这些东西,你们说常凯申能给我们吗?那点银元,那点法币废纸,够吗?”
“不够!”
包括吴克仁在内,所有的东北军将领,都一起大吼着。他们中虽然也有不少人,是真的接收了常凯申的收买想变心。但是大气氛如此,所有人的思维,都被先发言的张学思和王以哲带着,顺着他们的节奏一起说话。而且被挟裹着做了这种“糖衣吃下去炮弹顶回去”的事,下次常凯申想再收买他们,可就要考虑再三了。
张学思开口道:“一个月前,有人对我哥说,我爹张大帅,有侠气,有匪气!如果是他遇到我们现在这样的困境,手中有枪有炮,却是丧家之人,无根之萍,该怎么做?”
张学思睁大眼睛,他虽然少年稚嫩,但是今天的演讲稿,却是关起门来,练习了很多天的,来之前,更受高人指点过。
“抢他的!”
一众军官中,早就安排军官中的内部人员,在这时吼 了一声。
“抢他的!”“抢他的!”
有人带头,有人附和,很快会议室里这个声音响成一片。
无论是黄克还是伍豪,都提醒过二人,东北军的问题很大,即使是王以哲和张学思追求进步,但是这群匪气十足的老粗们,和他们谈马列谈共产主义,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听,要说服他们,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话。
今天张学思要说的话,其实就是伍豪和黄克一句一句地教给他的。伍豪甚至要求张学思反复地模拟训练了很多次。
“张学良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张学思培养好了,却是最好的苗子。”
这是黄克的看法,也得到了伍豪的认同。
“对,就是抢他的,抢阎老西的!”
张学思挥着拳头,图穷匕首现般地,揭开了最后的底牌。
其实入晋之后,六十七军内部,对于入晋要后干什么,大家私里早就暗中讨论了很久。
没有人愿意去当别人的炮灰的。过去的这段时间,王以哲的心腹,就在军官中暗中串联,各种暗示,直到今天,趁着张学良宣布东北入晋,摆开架势要和常凯申翻脸时,方才揭开底牌。
“常凯申那个青皮,开着印钞机,印了一堆废纸,就想收买我们替他卖命当炮灰?有这么好的事吗?他以为给了那点现大洋,就可以抵消过去几年里,他们对我们东北军的各种羞辱了吗?”
“不行!”
“法币那些纸就想收买我们,呸!”
下面一片叫骂声。
张学思带动众人的情绪道:“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东北军已经和红军结成秘密联盟,此次入晋,是一起瓜分山西来的!常凯申那个青皮,想要我们为他火中取栗,替他先死,有这么容易吗?”
“没有!”“想得美!”
“就在昨天,前天,他的新编第一军,精锐第十四军,全都完蛋了,他的部队,现在在山西只余下十万人,而我们东北军有二十万人,红军二十万人。现在是四十万对十万!大家说,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张学思故意把常凯申的部队往少里说)
“干掉常凯申,和红军一起分了山西!”
“不光是山西,河北也要占了!这本来就是我们的!”
当然,这群人能听懂的匪气的话说完了,还要及时地把他们的情绪拉回正途。
“占了山西,夺了河北,我们还要在这里造枪造炮,征兵练兵,然后打回东北去!”
“对,对!打回东北去!”
“打回东北去!”
一群事先安排好的“托”带动下,会议室里所有的东北军将领一起吼了起来。
过去的几年里,常凯申对东北军不道义的事情,做得实太多了!
别的不说,九一八前,其实整个河北,也是属于东北军的地盘。败家子张学良丢光了关外的一切后,名声大损被迫下台辞职,而后河北就被常凯申利用中央的名义空手夺去,反手送给二十九军宋哲元当人情。而东北军则变成依附在河北地盘上就食的“客军”,彻底失去了最后的立锥之地变成了“外人”。
当时,背负不抵抗骂名的东北军上下,在全国人心中,全部“不是人”,没有任何大义,名声全是最大负数的他们,过得再惨也无人同情,只有无尽的嘲讽。
这种苦,这种怨,这种恨,这股意难平,几年来早就积累了无数。日子都过得这么惨了,可是常凯申还在把他们当猴耍,各种玩弄,东北军上下怎么看不出来?
积了这么多年的怨恨,大家都需要一个发泄口。
四月十七日这一天,随着张学良公开反对常凯申,打着逼常抗日的旗号入山西,终于爆发开来。
而类似的一幕,在五十七军的军营里,也在同步发生着。
-------------
十八日这一天,一夜没睡的常秃子,在身边无数幕聊顾问的催促下,终于下达了全军撤出山西的指示。
而与此同时,扮猪吃虎的余天云部,此时仍然在飞机的掩护下疯狂地以六千人追击着二十五师的三万人。全中国,甚至连常凯申都认为红军主力正在全力南下追歼二十五师。
为了保住这支国军中的“千里驹”,常凯申没有怪罪关麟征丢掉所有的火炮,反而电令河南的地方部队多在黄河上架设浮桥以作为接应。先跑之后,二十五师这只国军中最能跑的部队,红军确实很难追上(本来也就没想追上),但是在跑到黄河南岸的过程中,一路上也是不断地出现掉队和逃兵,加上天上飞机轰炸,也是“越跑越瘦”。
误以红军主力都被二十五师吸引走的常凯申,哪里想到太岳太行山中红军主力不但没有南下,大批部队反而集结起来正在全力北上。
而这个时间点,接到他撤离指令的汤恩伯、朱培德、罗卓英三部,开始向东北方向撤退。
他们虽然还不知道57、67军出事了,但是张学良过黄河,就已经让大家明白,所有的东北军,现在全靠不住了。山西这儿,根本就是李润石勾结张杨二贼,给常凯申挖的超级大坑啊!
此时再不逃,老本都会赔进去的!
撤退是体现出一支军队综合素质最艰难的考验。
很不幸的是,到灭亡为止,常凯申的部队都没有学会如何有序而稳健的撤退。
十八日这天,常凯申下达撤退指令时,首先跑的就是他亲儿子部队,位于最北位置的汤恩伯部。
汤恩伯所属位置,其后方几十公里外,就是太原到石家庄的铁路线。常凯申一道撤退指令下达,汤恩伯部全军立刻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