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8166 字 2023-03-09

之所以搞得这么复杂,却是张学良都明白的,自己部下的德性。红军这些专业人员来作,至少还有下限,而匪气十足的东北军来做,那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也幸好“铐饷”的地方,仅止于保定和石家两地.......

而在张学良做出最终决定的那一晚,当时他在石家庄新府邸里举办了个小小家宴,招待黄克和艾琳娜这两位贵客时,黄克没有隐瞒的,把当初他和现任的日本靖和天皇,以及西园寺公望的对答,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

当时,无论是张学良,还是他们晚宴上的一干东北军将领,全听得目瞪口呆。黄克通共,这时在东北军高层中间其实也已不是啥秘密了。但是没想到他居然能走到“这么远”的地方,还进了秩父宫,和还是雍仁亲王这位未来的天皇“谈笑风声”,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却又没有感觉意外。

当时,黄克以“二二六兵变”的亲历者,把一切都讲述了一遍。

“汉卿,我也不瞒你,差不多是明年这个时候,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就要开始了,届时河北必定狼烟处处,而且会是第一时间沦陷的省份,你脚下这块被你当成新家的立锥之地,很快就会失去!”

“此次大战,将是决定中日两国未来数百年里国运的惨烈厮杀,现在红军那边,已经开始按照全面战争总动员的标准,开始备战了。”

“这场战争将是惨烈而漫长的,以千万为计量单位的中国人,会死于这场战争中......”

说出这话时,黄克叭嗒一声,再次捏碎手中的酒杯。现在的他,体质还在缓缓增强中,已经快有0.7个燕双鹰的个人战力,但是黄克却深知,自己还是太弱小。

“百家哭不如一家哭,从现在起,每一分的资源,都要用到抗战的准备上!这才是我鼓动你对这里的士绅动手的原因,因为他们手中的一切,很快就会被日本人夺走。与其便宜了日本人,不如先便宜我们。”

-------------------- 第154章 从巩县到天津 --------------------

发生在3月底到5月初的山西战役,红军最意外,同时也是最大的收获,却不在山西,也不在未发一弹就拿下的张家口这处连通数省的战略要地,而是河南巩义(又称巩县)。

在做山西攻略的战略预案时,李润石主席和一干红军将领,对于此次山西战役,最大的战略预想,也就是在这里歼灭常凯申三个主力军,然后和东北军、西北军瓜分山西,最好最大的结果,也就是顺势拿下保定、石家庄两地。

然后就差不多了......

至于河南这边,和山西仅有一河之隔的河南巩县兵工厂,是民国四大兵工厂之一。这里的兵工厂能够制造七九步枪、中正式步枪俄式机关枪、冲锋枪、迫击炮等20多种枪械弹药。尤其到九一八事变东北陷落之后,四大兵工厂之一的东北兵工厂大量爱国职工来到巩县兵工厂,进一步加强了巩县兵工厂的实力。巩县兵工厂也由此一跃成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兵工厂之一。

最值得一提的是,巩县兵工厂还有许多名牌产品,如著名的中正式步枪和巩式木柄手榴弹。

但是对于巩县,李润石主席最初根本没有想到,能够在这场战役结束后获得这里。

无他,战前常凯申在黄河以南的兵力实在太强了。

卫立煌的十四军,关麟征的二十五师,常凯申主力部队中,最能打的两支军队都驻扎在这一带。除此之外,沿着黄河一线,这里还有六个补充旅的预备队,外加数个保安团(冬季时大量的保安团被招安为补充旅,所以数量下降)。

他千算万算,却没想到的是,常凯申一顿微操瞎指挥后,当时渡河北进的卫立煌和关麟征两大主力,在出发前把整个河南的战略预备队,全部带进山西了,导致河南这儿一片空虚。

卫立煌带走两个旅,这两补充旅被扔在晋南运城一带忙着“圈地”,幸运地逃过武乡之战。

但是随着张学良东北军东渡黄河,杨虎城西北军出潼关。这两个旅当时被堵在黄河北岸,就被十几万东北军围住,然后没有打就直接被缴了械——这些补充旅本来就是由地方民团临时转变而来的,训练很差,战斗意志不足,而且当时张杨突然发兵,常秃子大败,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东北军围在黄河以北,而西北军堵住黄河南端,然后就老实地投降了。

至于关麟征带走的四个旅,更是悲屈。关麟征的二十五师北上晋南时,加上这四个旅,凑足了三万主力。这也是常凯申要求的——上党天下之脊,常凯申也知道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让关麟征带足兵入山西,做法也没错!

但他错就错在不该太贪,分不清占领地盘和消灭红军哪个更重要。硬要卫立煌和关麟征两军从相隔上百公里的两个渡口渡河,以便能最快速度地占领“真空”状态晋南。这种神操作,也就埋下了后来徐帅率领红军主力,抢先一步突入上党西北面的太岳山区,利用时间差先行一步围歼卫立煌的祸根。

卫立煌部被包围时,常凯申急电周围诸军全力援救,妄想行“中心开花,八面包围”的反包围之术。

但他前面坐壁上观,等了二十天才入晋的投机想法,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这二十天的时间,足够红军靠着思想教育、土改、诉苦三大神器,转化了不少被俘晋绥军的士兵为己用。

编入徐帅主力部队的当地晋绥军士兵的数量虽然不多,不足以影响战局,却让红军得到了“知当地水文”的主场优势。加上内线作战,各个击破,不到两天就全歼卫立煌部主力,外加轻松吃掉白送的新一军。瞬间改变了双方在山西战场的兵力对比。

若不是关麟征的机敏,当时他险些就被徐帅在太岳山中抓住,成为卫立煌第二。

在这个时期,随着东北军和西北军公开转变立场,一个入晋,一个入豫,整个山西战场,全体的常凯申入晋部队将领的“心态”,就在这一刻完全崩坏。

“上当了,掉陷阱了!”

从常凯申到关麟征,此时都失了平常心,斗志清零。

进入上党地区的关麟征部三万人,当时被六千红军追着,只是挨了几波飞机轰炸,就误以为自己才是被围歼的目标,疯狂地南逃,一路上不断有士兵掉队,越跑越少——如果他那时能保持冷静,没有慌乱,只要停下脚步大胆反击,其实是可以轻松地全歼余天云天的半个军的。

可惜他没有看出这一点,常秃子就更不要说了。好微操的常秃子一个劲地在电报里催他快逃,他也只顾逃了。

他根本就不知道,当关麟征部撒腿南逃的时候,李润石主席已经注意到了巩县处的民国四大兵工厂之一,这里防御空虚的大漏洞——常凯申把精锐和预备部队全调入山西,整个河南北部是一片空虚。

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漏洞,就这样暴露在红军面前。

十七日这天,当余天云和关麟征双方上党地区赛跑的时候,位于平遥李润石主席就已经开始调动身边的部队南下。

当时由于大部分的兵力,都已经派到前线参予围歼榆社方向中央军的战役,李润石身边能调动的部队仅有一个警卫师和最近在当地新征的新兵和部分晋绥军“解放兵”。

全部加起来不过六千人的部队。

而在当时,他一口气就派出了五千五百人。由于兵力抽调得太厉害,有两天的时间,他身边的警卫力量,减少到只有一个营的危险程度——这也是黄克和艾琳娜,为何拖到十九日大反击前夜才赶到榆社地区的原因。

当时为了保证中央的安全,两人带着二十一世纪的那辆M2A3坦克驻守在中央指挥部里,直到其他地方的红军填补空缺后方才离开——要不是两人都在抗命,当时李润石主席还要求二人跟着红军警卫师南下。

南下的警卫师,核心兵力只有两千多人,余下的三千人还是从其他地方七拼八凑得的。南下时需要穿过临汾地带——但是这个时期的晋绥军早就被西线入晋的东北军吓坏了。他们把南下的红军当成是要和东北军联手夹击的主力部队,数万守军全部龟缩在防线后,象看客一般的任由警卫师冲过临汾地界,一路南下。

途中,警卫师南下时遇上了卫立煌留在运城的一支补充旅——对手当时正要顺着黄河南逃,却被警卫师从后追上,稍稍一击就纷纷投降,一战就俘虏了上千人,余者四溃。

急于南下的34师的官兵们,根本没空理会这些人,缴了他们的枪弹后直接放了,然后借着他们已经搭好的浮桥渡过黄河。

而在同一时间,余天云部,假意地在上党地区把二十五师追得快到黄河边时,却突然西进,斜插,然后强渡黄河,直取巩县。

四月二十六日,当二十五师两万多人仓惶南渡,在郑州喘息不止时,余天云部的三千多红军先头部队,也在同一时间渡过黄河,直取巩县。

此时,郑州国民党军残部加上从黄河退回的25师,全军兵力依旧有三万人。而占领巩县的红军,最初兵力也不过三千人,即使在巩县失守的第三天,总兵力也不过五千人。

而出关的杨虎城西北军部队,最初也只派出了三万多人。即使视其为红军友军,在其先头部队赶到洛阳一带和巩县红军互为猗角,也是巩县失守三天之后的事。

如果在那三天里,常凯申脑子清醒,命令关麟征部向西一个全力突击,有极大的可能夺回巩县。

可惜这个时间,常凯申已经被山西境内战局急转之下惊晕了头,尤其是在听说东北军入晋、西北军出潼关后,生怕河南也被对方一波拿下。

而同一时间,李润石主席给最初只有三千多兵力的余天云部下达的指令却是:以攻为守,佯装成是主力。

“弱则示敌以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