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没关系,明天你的厂子被“爱国学生”烧了别怪我们哦!
然后,大家家就老老实实地不买日货了。毕竟只要价格差不多,中国资本家也是懂得该选择哪样的。
土肥原贤二的报告里,就是今年前面的五个月,日本向中国走私物资,遭遇了销售渠道大量萎缩,中国进货商不肯进货,以至于大量地堆积在仓库里的尴尬事。
最后土肥原贤二向雍仁报告道:“这个走私团队的带头人叫林长河,他的另一重身份,正是那位黄克的表哥!”
“又是黄克?”
雍仁皱起了眉。
他心里明白,现在这些军部的人围着他,拼命的游说,就是想要他批准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日本商品近日在中国滞销,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和后世“反战”的日本人相同,雍仁本质上,是反“战败”的。如果能从中国抢到东西,当然是很开心的——就象历史上关东军独走,军部的人看到独走成功了,连开战前“最理智最反对的”西原寺公望,最后也默许和积极擦屁股了。
土肥原贤二说完之后,刚升任第一部(作战部)部长的石原莞尔站了出来,拿出了自己的提案,摆在了雍仁的面前。
雍仁接过看完后,放下奏折,问道:“绥远?百灵庙?还有包头?你们居然打算在这里开战?”
一旁的助手立刻在这时将中国北方的地图挂上,石原莞尔指地图上包头的位置道:“过去的三个月里,共产党整个战役的重心,都是放在山西,但是其拿下山西后,后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目标,都是为了打通和蒙古地区苏联势力的陆上交通线。”
“在和傅作义进行土地交换后,这条交通线就已经打通了!包头,就是他们在绥远的命门节点.......”
石原莞尔指着包头,开始游说天皇。
百灵庙位于包头北方约一百六十公里的位置。其虽然属于绥远,但实际控制人却是德王。
绥远紧挨察哈尔省,1933年长城战役之后,日军越过长城,向华北渗透,并于该年春占领察哈尔部分地区。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人在张家口于1933年5月26日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于6月开始向察哈尔和热河的日军发动进攻,在7月中旬将日军全数逐出察哈尔,此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收复失地。同时在南京国民政府以实现军令统一为由,派军进逼张家口之下,同盟军被迫解散。
在后来的几年里,日本人虽然没有明面上进入察哈尔,但私底下的小动作却一直不断,察哈尔更是被渗透得最厉害的省份。
察哈尔本身,地广人稀,占领费用甚至超过收益。(此时全省人口不足二百万人,占领了也没有什么可掠夺的)
控制这里的,是当时的蒙古势力,即德王势力。而和察哈尔紧挨着的百灵庙,虽然位处绥远,同样也是隶属于德王势力,甚至可以说是日本通过德王朝绥远渗透的前进桥头堡。
按石莞尔的说法,计划组织一批关东军精锐,以秘密身份进入百灵庙,然后配合德王部队,由这里发兵向整个绥东,即红军的控制区包头进攻。
按石原对中国北方势力的分析,现在黄河以北的中国,主要分为八大势力,其中青马势力正在被多方围攻,覆灭近在眼前,姑且不计。而余下的势力,表面上高喊着抗日联合,退出南京国民政府的口号,实际上本质上都是做着“割据为王”的想法。
“他们现在,就象当初的常凯申打赢了中原大战一般,完全是因为害怕共产党的兵锋,方才虚假地被捏合在一起。”
“只要把这个联盟中,最强的那个势力重创,他们立刻就会象被抽掉了脊梁骨的人一般,整个垮塌下来!”
“我的计划,军事上我们只针对共产党的部队,不要对其他的势力动手,分化他们。”
“而政治和外交上,我们最近这段时间,要对正四面受敌的常凯申政府表现出自己的善意,甚至可以和他秘密谈判,签定华北地区共同防共、反共的协议。”
“李润石的共产党红军,现在正处于气势最盛的时候,只要我们皇军全力一击,把他们在绥远的军事力量清除消灭,不但可以不战拿下察哈尔,更可以得到大半个绥远,从而完成对整个华北西北面的包围。”
在石原莞尔的计划里,百灵庙就是日军部队的出发点——这里要提一下,这个时期察哈尔名义上还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日本人在这儿没有驻军。但这里的环境特点是地广人稀,几十公里都看不到一个人。因为边境线太长而驻扎成本太高,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边境线和守军的概念。整个察哈尔加上绥远的百灵庙,除了德王的蒙古势力外,只有少量的中央军在几个比较大的人口聚集区有少许部队。日本人想往百灵庙偷偷地运兵渗透,其实相当容易的。
石原莞尔提出的这个方案,会在1937年上半年执行,目前不会马上发动。统制派的昭和参谋们,比起皇道派的中二们靠谱得多的地方是,在做战争预案时,多少还懂得讲点“军事规则”,不会胡乱地莽。
作为坚定的蚕食派石原莞尔,非常懂得一口一口吃的道理,同时也非常明白,现在的日本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现在就仓促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只会掉入泥潭。
尤其是直接南下,进攻平津这个中国最敏感地点之一,很可能就引发各方的联锁反应,甚至同仇敌忾。
相比之下,目前红军和其北方势力间“诡异”的关系,侵华日军只打绥远,只打红军,其他势力的反应,观望是最有可能的结果——在石原莞尔看来,傅作义的“新晋系”和红军是死敌,关东军只打红军一路,只攻包头,傅作义只会见死不救。
-----------
“日本人不会让我们安静地渡过1936年的下半年的!”
“小黄给我们的资料里,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发生了百灵庙战役!其实这就是当时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奏。那次战役,其实就是日军的一次试探,幸好当时的傅作义反应迅速,一次性就把百灵庙的德王和少量日军打垮,方才让他们老实了半年。”
“如果那次百灵庙战役,被日本人先动手,打成九一八那样局面,很可能,不,是肯定!整个绥远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第二个东北,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日军侵华战争的全面暴发!”
六月后,红军和傅作义完成了“换地”交接后,位于太原的李润石主席,立刻就意识到了占领绥远,包头后,红军将要面临的外部危机。
在把林虎三招回太原开会时,他在军事会议上再三地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人现在还没有动员完毕,暂时无力发动全面战争,但是以他们冒险本性,绥远,这处我军孤悬在外,战略位置最糟糕的地方,一定会成为他们侵华战争爆发前的试探点!”
-------
-------------------- 第158章投机者 --------------------
山西战役结束后,红军总部的战役总结会议上......
“我们红军拿下了三分之二个山西,三分之二个绥远,同时兵逼河北,看似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实际上,这一切的繁花锦簇,全部都是虚假的。”
“在日本人的眼里,我们红军已经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同时也是第一优先,必须消灭的敌对军事势力。”
“我们的弱点,有三处!”
“第一,山西是新得之地!晋北地区的晋绥军,只是被我们打怕打服,但内心实则对我军敌意绵绵!并不能视为友军看待!东边的二十九路军,宋哲元的态度,同样也是惧怕居多,其退出南京国民政府的举措,更大的原因是被我军拿下张家口后的战略逼迫导致!我们这个所谓的北方联盟,其实自身非常地脆弱,甚至只是虚有其表,随时都会分崩离析!至于南边的常凯申反动势力,大家切莫被其目前宣布下野的假像迷惑了双眼!其只要其稍稍恢复实力,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我军发动攻击!”
“第二,也是最大最危险的地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现在已经盯上我们了!未来的半年时间里,绥远这儿一定会战火密布。绥远的包头,是我们在北方最重要的支撑点。从现在起,这里立刻要进入全面备战状态。同时阴山和大青山两处的山间根据地的建设要加快!”
说着,李润石拍了一下桌子,郑重地对林虎三道:“包头此地,易攻难守,你不要过度迷恋大城市,要做好守不住时随时撤出的准备。大青山和阴山根据地,才是我们北方和日军长期对抗,打消持久战的根本!此外,我们红军还有一个问题,从前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游击战逐渐地进化为运动战,大量地消灭敌人后,再夺取城市。”
“现是现在形势也变化了。我们在北方夺取了大量的,极为重要的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运动战,城市保卫战,山区游击战,平原游击战,彼此间的相互矛盾,这一堆我们从未遇过的矛盾,是目前每一位红军指战员都要考虑的新问题!如何保护重要的大城市,如何又不要让城市变成我们红军身上的负担,变成束缚我们行动的坛坛罐罐!在面对优势敌人进攻,难以守住城市时,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城市的人口密度远比农村大 ,大敌当前,无法抵挡时,如何完成群众的疏散工作。这全是从我到你们都要重新考虑的新问题。”
“不要问我答案,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目前也在思考,也摸索。你们都是在第一线指挥红军作战的指战员,你们也要和我一起去想,纸上谈兵要不得。”
顿了顿,待台下所有的同志都听完他的话后,李润石才继续下一阶段的讲话:
“而我们的第三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