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很有意思的样子......”
三天后,在天津的美租界里,皮埃尔.杜邦,见到了红军的代表,伍豪同志。
这是一次秘密的会面,黄克作为翻译,跟进了全程。
分别的时候,老杜邦对未来的新中国,投下了第一笔“无需偿还”的投资。
整整五万多条莫辛那甘步枪!
没错,是莫辛那甘而不是春田。
一战的时候,沙俄因为产能不足,向美国订购生产了大约七十五万条莫辛那甘步枪。十月革命开始时,还有二十五万条没来得及交货,而后新成立的苏联拒绝付钱买下这些步枪。
当时导致生产这批步枪的美国公司差点破产,事后美国政府以大约每杆30美元的价格全部买下。而后这批步枪,一部分在苏联建国战争中“援助”白俄力量用掉,一部用于资助墨西哥的反政府势力,一部分则被卖到民间。最后还有五万多条莫辛那甘留存下来,曾经短暂地给国民警卫队装备了几天,然后就又收回封存起来,一放就是快二十年,差不多都快被人遗忘了。
这批枪虽然放了二十年,但实际上美国人保管得很好。甚至被后世的网友评价:质量最好的莫辛那甘。(其实最好的是芬兰这个异端生产的,从子弹到枪都最好。)
事后,皮埃尔告诉黄克道:
“本来这批枪械,是美国军方的人,想要找我卖给你的!”
二战爆发前,美国陆军也是一群穷逼,被迫各种倒卖“剩余物资”赚小钱钱。最近的西班牙内战,让他们一度开心得很。结果弗郎哥却是个穷鬼,而且人家有德意撑腰,看不上“低劣”的美国货......
黄克笑道: “他们最初是想卖给佛郎哥的,可是对方有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支援,不是太想要。”
“呀,MR.黄,你的消息很灵通啊!”
皮埃尔也不否认,点头承认。
“一杆枪十五美元,这是他们的开价,不过这笔钱我替你出了!另外,当年生产那些莫辛那甘时,还有些专用的机器,生产完后就不能用了,我也出钱买下来,一起送给你,就算是我进行的一次小小的投资吧!”
皮埃尔说得好象很大方,其实五万杆莫辛二手枪,也不过是花了他七十五万美元,算上扔了十几年的旧机器,最多不会超过九十万美元,对于杜邦财团来说,不过是拔根毛的小钱罢了。不仅如此,他还赚到了卖家的人情,其实这事上他根本是不亏的。
黄克也明白,所以故作不满道:
“你的投资太少了,杜邦先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是很贵的。”
皮埃尔笑道:“我也要提防血本无归的风险啊!因为你选择的这个项目经理人,他们的对手太强大了,可不是只有常凯申一个的。”
他话里有话的暗示着。他看过黄克的书,当然知道黄克对中日美形势的看法。
黄克最后小小地讨了一次价。
“我知道美国陆军手上,最近有一款失败的,被当成垃圾要处理的多余装备,就当是这次交易的添头,帮我们向他们要一下,最好是免费的。”
黄克说出了那东西后,老杜邦稍愣了一下。
“这种事我倒是不知道,回头帮你问问。”
最后,黄克告诉杜邦:“我大概会在明年二月左右,抛掉所有的股票!您愿意接盘吗?”
“不再等他们多涨涨吗?”
“已经赚得太多了!不贪心才能活很久!而且全世界也没有比您更有信用,更讲道德的买家了!”
“哈哈哈.....”
皮埃尔满意地大笑着。
“我不需要钱,但我需机器,军火,还有你们公司的产品!当然,你得打个折优惠。另外需要杜邦先生帮些小忙,替和我联系渠道,再找些便宜的剩余军火.......”
“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太平,军火会越来越贵的!”
“太贵的话,我只好找斯大林买了。”
“他不也是另一个投资人吗?”
“嗯,他的存在,可以让你的开价不会太高!”
聪明人和聪明人之间,不需要绕圈子,只讲利益的人和只讲利益的人之间,同样也不需要 绕太多的圈子。
分手的时候,两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双方皆很满意。
老杜邦正要离开时,黄克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又拉住了他。
“杜邦先生,您还想要更多的黄金药业的股票吗?”
“哦?你还有?”
“有,百分十的股权,想要吗?”
百分十这个数字,让皮埃尔.杜邦一愣,然后他笑了起来。
又过了两天,在黄克引见下,老杜邦见到了常凯申。
此时的常凯申,正在为袋里没钱买军火,而愁得吃不好睡不香。然后,他的命中贵人黄元兴,微笑地替他拉来了大金主。
“委员长,要借呗不?”
老杜邦离开中国时,黄克和艾琳娜特地去送了他一程,上机前,他笑着对黄克道:
“Mr黄,你是我见过的最纯粹的资本主义者!”
又过了几天,黄克在动身出国前,最后一次去太原和主席见面时,他开心地对主席道:“主席,很快我们就可以用上大量的美式装备啦!”
而同一时间,常凯申对着他的夫人道:
“黄元兴,果然是我命中的大贵人,在我最需要钱的时候,给我弄到了这么大一笔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