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3章采购 --------------------
1936年8月,如果哪个不长眼的家伙,跑到常凯申面前举报黄克通匪,下场只有一个。
他会被常凯申提起衣领,不停地狠抽耳光,然后一边抽一边骂。
“娘希匹的,有给我送几千万美元共匪吗?”
“娘希匹的,有破家为国,掏钱要为我重建空军的共匪吗?”
“娘希匹的,有掏钱为我建了一支精锐保安旅,还要为我再添加一个坦克团的共匪吗?”
“娘希匹的,雨农何在,把这个施离间计的共匪给我拖下去崩了。”
实际上,就连手上握着无数黄克通匪通共证据的戴笠,或者陈家兄弟,现在他们也看不懂黄克究竟是站在哪一边了。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三次复出后的常凯申,一复出就连丢河南、贵州两省,更收到了英国人抓住他的命根子,故意把广州的海关税银交给陈济棠,天津的税银暂扣的重创,瞬间就落入财政破产的边缘!
还没有到1948年,常凯申在财政上就差不多要破产了——历史上这个时期,100法币在发行的第一年能买两头牛。现在嘛,100法币只勉强够买一只鸡了,而且卖家还不一定想卖。
不仅如此,在他要重整军备的时候,各国的黑心的资本家,还在联手哄抬物价,大大提高他对外采购军火的成本。在这个时期,反而只有日本人拉了他一把:日本密使表示,他们愿意以“平价”的价格,出售常凯申一批东北军的枪炮。
别看常凯申在内部军事会议上牛逼哄哄,各种优势在我,但实际上他心里也是非常虚的。但在这个时候,如果他这个当委员长的自己都丧失信心,硬不起来,下面这些孙子就更是扶不起来——在这一点上,这反而是汪精卫或李宗仁之流不如他的地方了。
山西之战,常凯申损失的不光是十几万的中央军精锐。还丢掉了手中近一半的坦克部队!空军也丢了一半——这个时期常凯申手中的空军能用的大概也就七十来架飞机。但是要说明一点,那七十多架里,教练机什么的占了一半,老旧过时的占了一部分,前些年南昌大火时,一把火烧了十几架(邓文仪事件)。真正精锐的能飞好飞机,其实全在石门机场,结果也全资了敌,现在常凯申,手里几乎没有象样的飞机。
现在全中国的第一空军是陈济棠的空军,第二位是李润石的空军,至于他常凯申的,空军都快成“空”军了。
所谓危难之时见真情!
常凯申从庐山归来,路过链霉素药厂时,意外地发现这里有一支精锐部队。一打听原来是药厂自己组建的护厂队,所有的兵员大部分是药厂建设好后,那些苦力工中挑选出来的强壮者,其次才是从各地另招的新兵,数量共有千人之多。
至于教官,则是德国教官,装备精良,是完完全全地按照“原版精锐德械师”的标准装备的。其保安团长,是从陆军大学借来的,黄埔优等生,名叫郭汝瑰。
在这位团长和德国教官的带领下,这群只训练了不过五个月的保安团士兵,个个精气神并不比正规中央军精锐差多少——主要还是因为这位郭团长从不喝兵血,而且保安团的伙食、军饷是黄金药业支付的,地下党管食堂,没人可以苛扣。
当时常凯申看了他们的操练后,对这群人很满意,他正在考虑该怎么把这只部队象宋子文的税警团般收为己用时,黄克“闻讯”地赶过来,主动表示说,知道国家艰辛,等这支保安团训练好后就交给国家收编,编为中央军。
损失惨重的常凯申一听这话,当时顿时大喜,事后给黄克发了一枚勋章。
当时黄克告诉常凯申,这只保安团他计划会按真正的德械精锐团的标准配制。不但机枪火炮按这个标准,就连坦克和卡车都要配全,做成第一支摩托化团。
至于军费嘛——自然是羊毛出在股民身上,全部都是从黄金药业的股民身上拔毛,支出方面就是按“保安费”报帐。当然,这事黄克是不会对常凯申说的,而是说这是自己掏的钱。
当时两人聊着聊着,又谈起了空军。
山西之战常凯申是吃够了没有空军的苦,最近这几个月,正在福建欺负他的陈济棠,也是仗着飞机优势,炸得他在福建的部队叫苦连天,泉州莆田也丢了,现在已退到福州。
更可恶的是,陈济棠这混蛋最近盯上了江西的钨矿,正在朝那儿伸狗爪子。好在江西山路难行,而陈济棠前期铺得太开,一时兵力分散。而常凯申把修整后的十三军调过去,勉强才顶住。
常凯申手中,是有一笔航空基金——不过一直都在银行吃息。可是后来这笔钱,大半都被他拿去向日本人买军火挪用了。余下的部分,也只剩下一百多万美元了。
其实一百多万美元也不少了——一架霍克II战斗机,此时价格是12500美元,霍克3,14000~15000之间。
当然,这只是单纯的裸机价格,加上零配件,机枪,价格要加个百分三十左右。
“只有一百多万,陈济棠那逆贼,听说有七十多架飞机,确实不够。这样吧,我再捐一百万,委员长你也出一百万,合并起来两百万美元,然后我带人去国外转一圈,圈买最好的飞机回来!”
常凯申等着就是这话,一听顿时大喜。同时也对自己家中的二蛆恨意绵绵:瞧瞧人家黄元兴,又是买坦克又是捐飞机,你们赚了钱只顾塞自己腰包!
而在离开中国前,黄克主动地把自己和艾琳娜的GO145教练机捐出去了。之所以这么大方,是因为随着技术提升,他和艾琳娜都嫌GO145太慢了,现在二人开的飞机,正是从常凯申那儿零元购得到的霍克II。
这可是常凯申去年底才买的新飞机,至于零配件嘛,山西战役时大部分都在石门机场被缴获,余下存在杭州的零配件,因为飞机都没了,那些零件也被下面的人偷偷倒卖掉了,买家是谁,大家都明白的。
八月上旬,接待完杜邦财团这群贵客后,在黄克牵头下,常凯申以手中的黄金药业股票的股权为抵压,从杜邦财团这儿获得了价值两千万美元的军火贷款——南京政府的股票名义上的价值是一千万美元,但目前证券市场全看好他,实际的估值是原始价的十倍起步。
杜邦不是直接打给常凯申钱,而是直接供应常凯申军火——由于时间紧急,军火不是直接由国内调运,而是就近从菲律宾,也就是从麦克阿瑟那边调来的库存。主要是以火炮和机枪为主。
美国人本来是想借机向常凯申推销他们的飞机——即霍克3战斗机。但是却被黄克反对掉了。
“陈济棠现在用的也是同款飞机,而且霍克3是连美国陆航都不待见的垃圾!我在国外待了那么多年,美国人虽然发明了飞机,但他们的飞机全是垃圾,连日本人都不如。”
当时宋子文也在边上,见黄克搅了这笔大单,心里虽然不爽,却也知道此时真的不能再乱啃树了,而且也不敢得罪黄克这个金主,忙问该选哪国飞机。
“英国!大英帝国,百年积累的老牌帝国,他们的飞机才是最好的!”
“其次是我们德国朋友,不过他们的飞机,好是好,却太贵!而且是新飞机,买来只是当他们的试验品,更不划算。”
孔祥熙问:“意大利人飞机怎么样?”
历史上国民党政府进了不少意大利飞机(因为意大利人会贿赂),他们买了不少最后发现基本都是垃圾,甚至还摔死了两名珍贵的飞行员。
“垃圾!开他们的飞机还要用他们的专用油!而且质量极差!”(指CR32)
事后,常凯申找来高志航一问,答案居然和黄克说的一致——实际上高志航对意大利人的飞机没有任何好感。然后就决定让黄克带头,领着一群航空部的人出国去看飞机——毕竟黄克是答应掏出一百万美元给他购机的大金主,在这事上极有话语权。
而高志航就作为空军的代表,跟在了黄克身边。
因为时间紧迫,黄克和高志航,是直接坐着常凯申的总裁专机起飞,直飞欧洲。由于飞机上的乘客有三位都是飞行员,飞行员充足,大家轮流开飞机抢时间,在路上只消耗了三天的时间就飞抵第一个欧洲目的地,波兰。
黄克和高志航早就是老熟人,高志航和他们接触几次,知道这对男女不但飞行技术进步奇快,胆子更是大得惊人。
在路上的时候,三人闲着无聊就开始讨论飞机,包括种类,空军战术等等。
高志航一交谈就发现,黄克是作过功课的,对各国新型飞机之熟悉,甚至远远超过了他。而从交谈中更感觉到,对方就要买什么飞机,其实是心里早就有数。因为在飞机上,黄克直接交给了一他一张各国能买到的最好飞机的性能数据,甚至还有相关的飞行包线图——这些当然是大黄克帮他弄到的。
“没错,来之前我就心里有数了!整个欧洲,现在只有三款半的飞机,值得我们去买,剩下的连多看一眼都是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