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4885 字 2023-03-09

-------------------- 第178章平津城里的《昭和维新之歌》 --------------------

北平六国饭店

无数中外记者云集一堂,数天前,红军和日军在百灵庙的大战,故然是震动世界的大新闻。但现在这些外国记者,更关心的,却是正在发生的,湖北地区的大战。

具体的事情,一句话就可以总结:李润石又在打常凯申了!

一位来自申报记者问道:“伍先生,贵党一贯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为何在中日全面战争即将爆发前的敏感时期,还在对外,不对,是对内用兵,在湖北地区挑起战事?”

伍豪答道:“这位记者,你刚才的问话,先是用了对外,然后才改成对内,是这样的吗?”

“是的。”

“对外,我们红军,一直都是在对外用兵!”

伍豪严肃地回答道。

“南京国民政府,其实应当是南京国民伪政府!这个政权从正式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背叛、欺诈、屠杀还有出卖国家主权的基础上,这是一个由外国侵略者扶持买办卖国政府,他并不是真正的属于中国人民的政权!”

“这个政权的建立者常凯申,在四一二时,通过背叛人民,背叛革命,背叛孙总理,先后屠杀了近百万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以及大量的进步青年,手上染满了无数革命志士的鲜血,这是一个靠国外买办势力的扶持而建立的卖国政权。”

“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在常凯申真正下台,接受人民正义的审判之前,红军绝对不会和这个手上染满上千万革命志士和抗日烈士鲜血的汉奸卖国贼组成的伪政权谈判。”

常凯申在湖北、重庆方向,一如既往地一败涂地。为了得到时间喘口气,他从五月的大败后,就一直在努力地发动民间爱国力量,不停地想把自己打扮成“抗日”志士的模样。但是知道他老底的李润石主席,从一开始在对宣传上,就把他定性为“日本人扶持的,破坏抗战的间谍特务”,更在宣传上,公开称其为“民国石晋塘”。

现在红军官方的对外宣传,都是把常凯申描述为日本人安插在南京国民政府里的高级间谍,是秦桧、吴三桂之流的人物,“潜伏在中国的抗战破坏份子”就是红军给常凯申打的标签。

对外的态度“常凯申不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红军就会一直痛打南京伪政府不止”,差不多就是这层意思。

尽管这个时间,各地的“民间人士”都对红军发出停战的呼吁,但声音却不大,反对的声音同样巨大。

毕竟常凯申身上的黑历史太多了。

九一八不抵抗的黑锅,从前是张学良一个人背了。但是是现在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跳来,说这就是常委员长的意思,硬是把锅甩了一半出去。

而九一八后,常凯申在抗日问题上的一系列“神操作”,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当平津各地的报纸,把他讲过的话,下达各种“禁令”,比如著名的“严禁非法抗战的政策”,一条条的列出来,登在报上,大家看到这些“合订本”的时候,那些想支持常凯申的声音,一下子就蔫了。

于是,十月份之后,中国情况就是:

李润石象往常一般,又双叒叕在殴打常凯申。

常凯申一边挨打,一边大叫:别打了,大家建立抗日联合统一战线不好吗?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要抗战!

李润石继续挥拳,边打边骂:“呸!你个汉奸石田介雄不要装了,我知道你是日本人的卧底,是来破坏抗战的!在中国,红军谁都可以联合,就是你常凯申不行!我现在是在攘外先要除奸!打的就是你这个狗汉奸常凯申!”

为了求和,常凯申特地从苏州反省院那儿,放了不少被他关押民主人士,又找了诸如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等有名的国民党左派人士和社会名流前去太原求情。

红军的回应是直接拿出了4.12清党时期,被常凯申杀害的国民党左派的名单,一张嘴就把话说死:在常凯申在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之前,不会和他谈判。

中国国内的反日情绪这时时已高昂到极点,做为漩涡里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日本在这个时期则是在宣传上同样表现出“强硬”的态度。

军事威胁自然是不必说了,最近这段时间热河日军就一直在频频调动。

明明七千日军是在绥远百灵庙中国的土地上被歼灭,日本人假装不知,却向南京政府抗议说中国反日情绪高涨,大日本皇军将不排除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云云......反正就是怎么不要脸怎么说的那种。

而红军方面,这时已经公开地说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已迫在眉睫,现在还在打常凯申,是因为常凯申就是日本人在中国精心扶持卧底内奸,必须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前,最大可能地砍断他的手脚。

百灵庙战役后,整个平津地区,民间的气氛已经非常地紧张。早在八月初时,由范旭东带头,大量的资本家工厂开始向南迁移。范旭东是最积极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家产全部迁移, 目的地是陕西。、

范旭东是平冿地区社会名流,资本大佬,他一带头,影响力极大,当时天津地区就有两家和他关系甚佳的企业也跟着一迁移。

十月之后,南迁的工厂更多了。

象范旭东一般,敢把工厂迁到红军地盘上的,仅有三家。大部的迁移者,都是把厂子迁到湖北湖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而厂子的搬迁, 平津地区从十月开始,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萧条起来。

而百灵庙战役爆发后,北平、天津的的十几所高校,也开始宣布要西迁,迁移的地址,就是西安。

只要不是自己在骗自己,有钱人,敏感的人,都已经意识到,未来河北这儿会有大战。十一月后,走在平津街头,明显都可以感觉,街上的行人稀疏了不少,学生少了很多。茶馆里,民众在聊天时,侃大山时的话题,全是“日本人什么时候打过来”。

恐慌的气氛,早就充满了北平地区。

宋哲元名义上仍然是平津地区的最高负责人。能力平庸的他,根本无力对抗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

红军驻北平办事处,目前是全中国的焦点。每次发言人讲话,都是记者云集。明明平津是他的地盘,但是红军在这儿的活动力度之大,却象是在自家一般。

目前红军在北平地区,长驻有一连的武装力量。但是宋哲元却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街上跑的那些大卡车,天马公司的“保安队”,其实全是没穿军装的红军士兵。

不仅如此,曾经消声匿迹的工人纠察队,在那份协议被签下后,也在平津地区复活了。共产党在平津地区的活动,已经由从前的遮遮掩 掩 ,转为公开进行。

黄包车行,码头苦力,工厂工人,这些城市里工人数量最多的群体,到处都可见共产党人员在活动。

宋哲元也好,他的部下也罢,不是没有人有想法,想干点什么,但是实际上,大家也只能是脑子里有点想法,仅此而已

这支连七千日军都能在两天一口气吃掉的军事势力,宋哲元和他的部下根本就没有对抗的勇气。

“你们就当统治这儿的,从南京政府换成了太原政府好了!而且现在这样的局面,对你是最有利的。英国人在长江北的关税体系,如今已经崩了。整个北中国的海关税银,三分之一都在养你的29军。老宋,你们河北的财政情况,现在不是非常地好吗?”

这是十月份时,宋哲元最后一次看到黄克时,他对宋哲元说的话。

其实整个河北地区,受到战争危机的影响,已经开始现呈现出“百业萧条”的局面。大量的工厂南迁,平津地区明年的税收情况,可想而知。

但诡异的是,宋哲元却因为建了那座塘沽码头,大搞走私,以“北中国之税收”养自个一家之地,河北政府的财权情况,反而比从前同期要好不少——当然,这种好只是暂时的和畸形的。这种好其实是以损害全中国的利益为代价付得到的“好”。

乘着车在路上行驶,看到越来越萧条的北平街头, 几十列卡车车队正从紫禁城里驶出,无数的闪光灯正对着车队拍个不停,宋哲元突然生出“一切宛如烟花一梦”的感觉。

车上装载的,都是紫禁城里的文物。他们已经被打包封箱,正在被运出紫禁城,装上上火车,目的地正是西安。红军在西安那儿修了一座大型防空洞,所有的文物都会被暂时在那儿被封存保护,由红军专人看护。

百灵庙战役后,已把手伸进宋哲元地盘的红军,严然以中央政府自居。在红军的要求下,宋哲元同意将紫禁城内的文物撤出。他们专还专门组织了一个“保护国宝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有部分是常凯申派到北平来的“社会名流”,余下的共产党自己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