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8622 字 2023-03-09

斯大林按黄克的意见,明确地告诉科什金:克斯汀悬挂系统明显落后了,尽可能以扭杆悬挂为主。但他可以让人试着造一辆克里斯汀悬挂的T34作为备份,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扭杆悬挂上。

至于科京这边,却是要他设计重型坦克,就是使用100毫米反坦克炮的IS2重型坦克——同样的,斯大林也是要求他使用新式的扭杆悬挂设计。

历史上苏联要在1938年五月,经历西班牙内战后,才意识T26坦克过时,图哈切夫斯机的轻坦克思路是邪道,然后才由科什金提出了革命性的A32坦克方案(即使T34的前身)。而现在,由于穿越者的干涉,T34坦克的设计提前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开始开发。更重要的是,科什金还直接拿到了未来成熟设计的T 34和T54坦克的设计简图当参考。

——看着斯大林拿过来的,苏联未来的坦克T34和T55坦克的设计简图,还有一大串的数据,这两位坦克设计大师的当时心里的想法却是:这些东西,该不会是国外偷来的现成坦克的数据吧......这明明显是成品的设计简图,斯大林同志你是要我们抄袭吗?

尽管心里有大堆的疑问,但两个设计局的人拿着设计简图回去,第一时间就组织人马以其为基础开始“抄袭”未来自己的设计。

“3年,我给你们三年的时间完善设计。最迟到1940年1月的时候,我必须看到完全成熟的成品,同时这两款坦克就可以在那时开始量产。”

这两款坦克,前者是三十吨级的中型坦克,后者则是40吨级的重型坦克。而在科什金和科京接到指令时,苏联火炮设计局,这时已经开始同时开发50倍的57毫米ZIS-2,42倍径的76.2毫米ZIS-3、85毫米S-53、100毫米DT10,这四款反坦克炮。

历史上的ZIS-2,外号57神针,倍径高达73倍!虽然穿甲威力比T34-85型坦克85炮还要大,但该炮炮管制造工艺极复杂,成本高昂,身管寿命极短(50发后威力\命中大降),知道“走德国人的钓鱼杆邪路死路一条”黄克的提醒下,苏联最后开发的,却是用50倍径的折衷方案。、

——关于这门被“改弱”了的反坦克炮,黄克给出的改进建议,却是仿制战后苏联开发的SD-57型57毫米自走反坦克炮的设计。该炮由57毫米火炮和摩托车发动机组合而成。(息壤读者点#可见)

(这款自动反坦克炮的设计极精简,把操作人员和备弹都算上全重才1.3吨,能够以35公里/小时速度进行战场短距机动。因此,在战场上就可以见到下面这种场景,类似手扶拖拉机式的摩托炮到处溜达,该炮绰号"长桶摩托炮“都很形象)息壤读者点#可见详细资料

关于76毫米炮,二战前苏联犯的一个愚蠢的错误是,为了适应大量库存的旧式炮弹,新式火炮的炮弹发射药严重不足,后来生产的炮弹也是使用旧式设计,“好炮用烂炮弹”的问题极严重。(这个问题英国也遇上过,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乒乓炮为了适应一战的炮弹把炮管改短了)

而在这事上,经黄克的提醒后,斯大林是直接下令重新设计配套的炮弹。至于旧式炮弹生产线则全部停产和准备转产。那款为了适应老式炮弹而开发的L11反坦克炮直接胎死腹中。

而苏联一直停滞的迫击炮开发和装备,则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的,去年的时候苏联就已经开始60毫米\82毫米两款迫击炮开发装备和试用,而在知道了未来后,120毫米\160毫米的迫击炮开发也极快的速度开始。(注:原历史是50毫米,不过因为穿越者原因变成了60毫米)

除此之外,黄克和艾琳娜带来的后世著名的枪械,现在也摆在全苏联设计局里,进行逆向测绘和小批量仿制试用。不过这些武器目前大都是作为参考,即使后世的一代名枪AK47,苏联设计局的人在检验了枪械构造后,也只是下令小批量试产试用,并未马上大量量产——工艺,技术,人员素质都未达到时,走得太快并不是好事。

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AK47的制造工艺还是太复杂了,制造一杆AK47突击步枪的工时几乎和轻机枪相当,而且其使用的短弹筒7.62 子弹,对苏联军工体系来说更是需要作战略性的大调整。

而被列入考虑,正准备大规模生产的,却是艾琳娜带来的装备中,唯一一挺的PKM机枪。目前苏联军械部门正在对其进行逆向测绘和仿制。另一款正在开发和仿制的,却是RPG火箭筒。真正被决定大量投产的,还是经历二战实战检验的那几款名枪,比如PPS43,在样枪被造出来后,还在测试过程中,斯大林就下令军工部门做好量产准备。

至于二人带来的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武器,那辆M2A3步兵坦克,现在被停放在某个秘密试验室里,由于其过于先进,远远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苏联的设计师们,哪里见过这么先进的坦克,拆解时在赞叹之余,暂时也只能吸收一些先进的理念而无法直接仿制。

不过只在二战末期才出现的“步兵战车”,因为M2A3的出现,提前在苏联开始开发设计了。而这款步兵战车,却是小黄克M113这款经典装甲运兵的设计简图,交给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作为参考。

在知道了未来后,整个苏联的军工,在1937年起,就开始秘密地动员。

-------

-------------------- 第194章向全世界剧透历史的斯大林 --------------------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商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此后加入该协定的还有匈牙利、西班牙、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丹麦以及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傀儡政权和中国的伪满、汪伪政权。

而这个时空历史照旧,早就对中国野心勃勃的日本,希特勒抛来一个媚眼,雍仁天皇就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

在日德签署这个协定的同时,共产国际同样在1936年11月,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

会议的核心内容有三点。

第一点自然是现在正打得火热的西班牙内战。即使没有黄克提供情报,斯大林也知道西班牙共和军这边情况大大的不妙——别的不说,左派这边分裂成好几个势力,动不动就自相残杀。共和军的人,落入弗朗哥手中还可能有一线生机,落入同为左派的“友军”手中,只要不是自己一派的,那是连一线生机都没有。

异端比异教徒更该死的特点,在西班牙内战中显得特别突出。

“西班牙共和派没救了!”

就算没有黄克提醒,斯大林也知道共和派完全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们这样的折腾法,只会是白白地浪费“进步的力量”。

现在斯大林想要的,就是尽早地止损和“废物”利用。

废物利用的手段,加是加大对共和军的人力支持——将更多的苏联红军的军官和士兵派到西班牙去轮战,刷取战斗经验。

另一个手段,就是要设法将全世界“共产国际”的注意力,由西班牙转向中国来。

在共产国际会议上,斯大林就中国的革命情况进行了特别的讲话。他告诉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中国会是全世界第二个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大国。目前中国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但最大的危机,就是明年将会发生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危机”。

在这次的共产国际会议上,斯大林毫不隐瞒地公开宣布:一旦日本全面入侵中国,苏联将不遗余力地对中国的革命同志提供全面的支持,同时也号召全世界的共产国际战士在明年对中国进行全力支援。

斯大林讲完话后,伍豪上台,用英语向全世界的共产国际代表发表了关于中国革命情况的介绍演讲——这也是他和黄克一起来苏联的任务之一。

关于斯大林在共产国际会议上讲话的内容,苏联方面故意没有保密,第二天很快就被登在了各国报纸的头版上,日本方面看到这篇讲话后,高层顿时头大如斗。

而在共产国际会议上,斯大林则谈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德国问题。

有了黄克的“剧透历史”相助,斯大林这回也毫不客气地当了次“预言”的巫师。、

他在告诉全世界的共产党代表,因为英法的绥靖政策,德国的再次“崛起”已不可阻挡。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很快就会向欧洲邻国伸出魔爪。

当时,斯大林预言道:“两年之内,希特勒一定会利用他本人就是奥地人的身份,谋求“德奥合并”,并获得成功!而作为阻碍德国吞并奥地利眼中钉的陶尔斐斯总理,很有可能遭遇纳粹卑鄙的暗杀!”

“而在吞并了奥地利后,希特勒一定不会歇手!他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手段,则先会是从苏台德地区地区动手,在这过程中,他会拉上波兰人和匈牙利人一起瓜分——至于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卑鄙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这过程他们不但不会阻止,还会成为帮凶帮助德国人!”

“英法两国他们这时的想法,是祸水东引,以出卖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甚至是他们的盟友波兰为代价,引诱德国进攻苏联!”

此话出口,在座的被他提到的英、法、德、奥、匈、波六国共产党代表当场哗然了起来。

而过了一把“剧透历史瘾”的斯大林,这时还不肯歇手,他扔出了第三枚“炸弹”。

在剧透的过程中,斯大林还恶意地拿出了过去十几年里,美国对德国的“投资”数据,然后告诉在场的共产国际代表。

“各位,如果你们以为德国会在未来发动世界大战,只是希特勒纳粹的野心,德国容克军国主义者的疯狂导致的,那么你们就把一个真正凶手和大阴谋家给漏掉!”

然后,斯大林把美国和罗斯福提前挂了出来。

当时的会议现场,斯大林让人挂起了一块写满了过去数年和未来两年美国对德国巨额投资贷款的数据资料。不光是这些,还有美国对德国进行的军事技术输出资料——这些当然也是黄克提供给他的。

“各位,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我们计算过,按上面的这些数据,到1939年年底为止,德国的外债总额,将突破四百亿美元!而且这四百亿美元的外债,大部分都将在这个时间点到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