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嗅出了危险的因子,见两人谈得太开心了,急忙过来宣示主权,右手臂一伸,将黄克左手挽住。而这个小动作,也让对面的费雯看在眼里。
“哈哈,你的女朋友吃醋了……苏菲娅,我们到那边谈去!”
闻着淡淡的酸气,费雯觉得今天自己 还是赚到了,哈哈一笑,把聊天的目标转移到旁人身上,离开的时候,她故意醋里加酸地对着黄克狂抛各种意味深长的媚眼。
臭小鬼,就你这小样还想和老娘斗?你太还嫩了点,你的女朋友现在都酸气冲天了,晚上有你的好果子吃的!
————————————————————————————————————————————————-
PS:今天先把大黄克篇更了。晚上更小黄克篇,这里九千一百字,今天目标是一万二以上。
新的一月了, 大家有月票继续投吧。
-------------------- 第215章开战在即 --------------------
三月二十六日,当两艘从黑海出发的苏联军火船在天津唐沽港靠岸,一夜之间卸下一百辆坦克,消息传到日本,引发军部上下一片哗然。军部的人叫嚣着要封锁日本海,封锁勃海湾,不许再让一艘军火船在北中国靠岸。
那时日本政府已经秘密约见英国大使,暗中讨论封锁北中国海运的相关问题。只是阴险的英国人表示,这种事你们尽管去作,我们大英帝国不会发表意见。
谁知道日方正要下达封锁指令,一道晴天霹雳打下来,苏联红军和中国红军同步行动,一南一北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苏联人甚至还嚣张的把演习现场画面拍成电影胶带,特地送了一份送给日本人“观摩”。
外交上,苏联以极其强硬的态度警告日本人,敢在海上围堵苏联货船,破坏公海自由航行条约,就是对苏联直接宣战的敌意行为,后果自负。
那时候天皇雍仁犹豫了,而海军更不愿意替陆军背这个“主动挑事宣战露西亚”的锅——原因很简单,当时斯大林态度强硬,旗帜鲜明摆明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中共的立场后,日本高层稍有脑子的人都明白,现在在这个时期强打中国,无论是蚕食还是鲸吞,都会咬碎满嘴牙。
可是已经启动、蓄势的军国主义战车在这个时候哪里还可能停下来?
陆军有很多马鹿疯子,可以在陆上独走偷开第一枪,但是要想封锁中苏海运,得问海军大爷的意见。
海军中聪明人很多,围堵苏联货船,这是需要天皇下令的,没人愿意做这种明显是独走引发日俄战争,事后背锅的事。
四月之后,从海参威出发的苏联货船,公开地穿过日本海时,周围的日本军舰看到了,只能恨得牙痒痒,却没有一位舰长愿意做这事。虽然陆军的人很希望海军出主动出手堵船,但是高贵的海军大爷怎么可能替你们这群马粪干脏活背锅?
于是,一艘又一艘的苏联货船继续进入中国海岸线,不光在天津塘沽港靠岸,也在新解放的苏北各个港口靠岸,卸下无数的军用物资。
四月二日这天,当南边的粤桂联军大步向南京进军的时候,从海参威港过来的两艘货轮,在塘沽靠岸时,其中一艘卸下的物件都是同一种装备:钢盔,整整二十万顶刚刚制好的,新设计的钢盔。
苏联有自己的钢盔,不过全是一战时的产物,法国设计的旧货,即ssh-36——该型钢盔有一个大问题:太象德国的M35了。历史上苏联要到1940年后才设计出了后世著名的SSH40。
不过这个时空,因为黄克直接向斯大林丧心病狂地剧透历史的缘故,苏联人在去年年底,就制造出一款新式钢盔,并以极快的速度列装量产,并投入部队试用。其中二十万顶,就在四月初被送到了中国来。
四月十二日,当常凯申在南北一片的欢呼声黯然滚出南京时,整个平津地区,无论是二十九军还是新入驻换防的红军第三军的官兵,前线作战人员,头上都多了一顶极具德国范的钢盔。
没错,是德国范,不过不是著名的M35三德子钢盔,而是二战末期德国发明,有史上最强的钢盔之美喻的,M45钢盔——希特勒认为这个钢盔实在是太丑了,和他们的M35相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堪入目,这对于整个德军的形象都是巨大的影响。为了让希特勒同意使用这种钢盔,有人还专门拿M35和这款新钢盔进行了对比:
他们把这种新钢盔偷偷拿到一些院校部队去参加实战并测试,结果认为新的钢盔可以极大减少前线德军的伤亡,但是希特勒同样不允许这种丑到爆的钢盔出现在军队,并且毫不客气地下令直接取消这种钢盔的研究。(息壤读者点#看图)
德国人的这款新式钢盔“胎死腹中”,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战争结束后,苏联和美国分治德国,而东德也需要重整军备,而钢盔需要和以前的纳粹德国区分开来,这个时候有人想起了希特勒曾经否决的这款钢盔,非常适合。
而苏联人得知后当然也非常支持,因为也正好可以借用这款钢盔,自己也不用浪费精力和财力去给东德研发新的钢盔了,东德就将这款被否决的钢盔重新拿了出来,并将其命名为M56型钢盔。
没节操的黄克向斯大林剧透历史时,专门列了出一堆二战各国设计经典装备的名字,其中也包括了钢盔。
斯大林知道苏德战争将在四年后爆发时,已经下令全国进行秘密动员,钢盔这么重要的事自然不可能放过。他除了让黄克拿出后世苏联红军著名的SSH40设计外,也特别索要了M56的设计——毕竟黄克所说的“史上最强的钢盔”的赞喻太诱人了。
两款产品造好后,斯大林命令进行实弹射击测试。
M56虽丑,可是防弹\跳弹设计极佳,对手枪弹完全免疫,各种疯狂跳弹,击穿几乎没有。其对步枪弹的防御效果和跳弹机率,同样也是丧心病狂的结果。几番测试下来,相对SSH40完全是一边倒地碾压......
在实用主义为主的斯大要面前,“丑”这个理由根本不能对他有任何干扰。一声令下,M56直接就在第一时间大规模量产,短时间就造出了五十万顶,其中二十万顶被送到中国来,光是平津地区就接收了整整十五万顶,余下的则通过南边的其他港口进入红军手中,粟裕那儿也在四月中旬时接到了三万顶。
“八嘎,支那军现在连头盔都换上了!阁下,不能再拖延了!赶快进攻吧!”
此情此景,全让平津地区的诸多鬼子们看在眼里,惊在心中。牟田口廉也带着手下,几乎天天堵在第一师团长田代皖一郎中将门前。但是田代皖一郎心里严重不看好此战前景,说什么也不肯自己背锅,就是想等大本营发令。而这个时间,另一支日军,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其实已经调动到山海关外。随时可以入平津支援——之所以没有动作,却是因为来自北边苏联的严厉警告,以及大本营蛇鼠两端地犹豫限制。
从常凯申三月十三日全军覆没到四月初,这段时间实在太短了。而苏联在远东的压力太大,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日本本土不断地朝东北调兵,短时间内也只补充了五个师团。但新增的四个师团全被吸引在北面,只有第五师团得以南下。至于其他的增援,再快也要到四月底才能到位。
“牟田口,管好你的部下,不要坏了大本营的大计!”
田代皖一郎恶狠狠地训斥着牟田口廉也大佐,“鬼畜牟田口”心里在想什么,他这个司令官是一清二楚。
田代皖一郎好歹是正规陆大科班出身,过去的一个月里,平津城外红军兵力变化,武器升级换装情况,他是看得一清二楚。
情报人员传来的诸多消息中,最让田代皖一郎感觉恐怖的消息,却是红军手中的坦克,居然集体升级换发动机了!日本间谍的情报工作确实做得很好,从T26试车时汽油机和柴油不同的声响,就判断出情况有变。
但是正是因为情报做得好,田代皖一郎才害怕啊!
十几天前,红军在平津武装示威时,是40辆T26,60辆T27,20辆装甲车,十辆履带式自走炮。但现在.......
现在最新的情报是:80辆T26,80辆T27,24辆辆履带式自走炮!以及已经安徽调回,总数字最少在三十万以上的红军主力。
至于飞机数字......反正田代皖一郎明白,只要中苏边境一开战,自己头上短时间里是不会得到太多的空中支援的。
田代皖一郎能做的,就是一个劲地向大本营告急要求增兵,同时严厉限制手下这帮孙子严防他们独走坑死他。
好不容易仗着官大数级压死人,逼得这些皇道派中二们退下。田代皖一郎一边发电要求第五师团别管那么多马上过山海关南下(帮他分担压力),一边疯狂地向大本营告急。可是大本营那边实在“太聪明”了,蛇鼠两端啥反应都没。
田代皖一郎恨恨地骂着:
“你们这帮国贼,不就是想等着我们这边独走,然后顺水推舟,万一战败,也方便你们未来甩锅吗?”
脑子太清醒,有时就是这么头痛啊!
田代皖一郎能做的,只能是命令各部做好战备状态,随便应付突发事件。
田代皖一郎想拖时间等援兵到达,大本营想拖时间等美国同意,好不容易美国方面表现出象日俄战争时般“善意地中立支持”态度,同意日本在美发行战争筹款债券时......
平津地区的火药味,已经浓得连来点火星都会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