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日本横滨港口的一间酒馆里,刚刚辞职的冈村宁次陪着老朋友 小畑敏四郎一边喝闷酒,一边愤愤不平地道。
小畑敏四郎嘲讽地道:“这是一份有点脑子的人瞧了,都知道是在胡说八道的方案!”
十五天的时间,日军连把兵力运到淞沪地区的时间都不够。实际 这个计划,从李润石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代替”陈济棠坚守南京的那一刻起,就失败了。(注:历史上即使是常凯申这样的废物,南京保卫战也打了十二天。)
“大本营的人,看到李润石南下支援陈济棠了,急了,怕了,然后就逼着作战参谋部的出方案。当李润石做出把几十万红军扔到南京和我们打消耗战时,我们就输了!所以不管做出什么预案,其实都是注定失败的。所以我就故意做了这么一个一看就不可能实现的“外行”预案......我希望的是他们选中第二个预案,放弃进攻南京。”
冈村宁次恨恨地砸着桌子道:
“我的第一个方案其实已经很蠢了,可是我没有想到有人比我故意使坏,弄出来的最蠢的预案还要蠢!”
冈村宁次拒绝雍仁提出的“两个方案结合”起来的设想,在御前失态的大吵了一架后,和雍仁大吵他是故意的——石原莞尔的下场他看到了,冈村宁次不想未来大败后自己背锅,索性借机表明态度脱身。如果是裕仁天皇时期,冈村宁次没有这个胆子这样做,但是雍仁的威望差他的死鬼老哥甚远。
辞职后,心情郁闷的冈村宁次找到老友喝酒诉苦,却得知对方来了横滨——小畑敏四郎来横滨,是过来接受刚刚从德国运来的第二批,两万条步枪的。历史上日军要到第二年才开始大批量从德意进口枪械(计十五万条),但这个位面,却在第三个月就紧急向德、意订购枪械,其窘迫可想而知。(历史上日军光是在淞沪就缴枪二十万条,其中光是金陵制造所就缴获九万支步枪,基本皆是受损待维修的)
“因为你的那个混蛋方案,国内那五个训练时间不够的师的团,一个月内就会被送到中国去了,他们装备的都是德国步枪。过去我们对红军还有素质优势,等南京战役打完,最后这点优势也会没了。”
小畑敏四郎也脸色阴沉地陪着冈村宁次喝酒,两个老鬼子是精明的人,但是越精明,却越是绝望。两人都清楚,无论是第一方案还是第二方案,都救不了日本。
冈村宁次惨笑道: “败得快一点,会输得少一点。”
“看得出来,你还抱着一点期望呢......”
小畑敏四郎扭头,通过窗户看向港口方向,其酒馆所在位置由于地势较高,可以看到横滨港里停泊的数条货船。
小畑敏四郎道:
“今天早上,横滨这儿刚刚发生了米骚动。被抢劫的,是刚收成,正要运出海外出口的稻米。”
“刚收成就发生米骚动?”
“抢米的都是城里人,连续战败,不停加税,过不下去了。”
小畑敏四郎道,负责预备役的他看得比冈村宁次还要清楚。
“在支那抢不到东西,所以只好内卷抢自己的国民了!”
冈村宁次道:“内卷?黄克书里用的词,比喻很恰当。”
然后他叹息道:“我得到消息,淞沪开战后 ,前线的部队一路杀烧抢掠,军纪极坏,这样的做法,只会引发支那人更强烈的反抗。”
小畑敏四郎哼道: “你梦已经醒了,管那么多干嘛?保住自己,小心别在未来帝国战败后成为替罪羊被送上绞架。你的第二份计划够让你被绞死的。”
冈村宁次拿起桌上的酒杯双干了一杯,然后哼道:“只要蝗军别发了疯去惹美国人,中共苏共都攻不进日本,想审判我杀我的头没这么容易。”
小畑敏四郎白了他一眼,冷冷地道:“欧洲最近很乱,德意志向奥地利伸手了。现在整个欧洲都在谈论德奥合并的事。”
已有三分酒意的冈村宁次,一听之下,酒气顿时去了大半。
“你是说,欧洲快要开战了?”
小畑敏四郎道:“奥地利总理还在抵抗,拼命反对德奥合并,但是希特勒对奥地利的渗透太深了,而且他还曾是奥地利人。”
冈村宁次哼道:“欧洲离我们太远了,要发生战争冲突,大概还要再拖几个月。”
“暂时是不会的。法国内部一团糟,英国人则连我们在淞沪开战都不敢阻止只能默许,绥靖,绥靖,这会是未来几年里的主流!”
两人这时都想起了黄克和斯大林先后做出的战争预言。冈村宁次心有不甘地道:
“要是欧战能早两年打起来就好了......”
小畑敏四郎却在这时想到,如果日本能在这时倒向美国,替他们干脏活,能不能从美国人那儿赚到一些狗狼。
-------------------- 第251章全面抗战 --------------------
“终于可以离开冀东这个烂泥潭了!”
九月十二日,接到东京大本营发来的“转进关外”指令后,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放松般地吁出了一口气。
他是五月底接替在香河河畔被击毙的稻叶四郎的职务,成为正式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在这之前,日本方面为了掩盖“连续两任司令官”死于非命的大丑闻,拒不承任稻叶四郎司令官的身份。多田骏从五月底上任的那一天起,接手到的冀东就是一团烧红的炭火。
苏联红军囤兵数十万于黑龙江边境,隔一两个月就发动一次的轮战攻势,逼得日本将超过六成的部队集中在北满,而残存的部队根本无力发动主动攻击,击败已经在河北做好战争准备的李润石红军,只能收缩自保。两线作战,顾头难顾尾的痛苦,令日军从开战的那一天起,就处于战略上极度被动的状态。
如果时间可以倒转,东京大本营的那帮人一定希望能回到去年的侵华总动员前,老老实实地放弃侵华幻想。现在包括多田骏在内,稍有理智的日本人都知道对中国的侵略作战已经失败了。
从五月起,已在燕山建立根据地的红军,不断从山区进入平原,袭击冀东地区薄弱的节点。在斯大林的全力支持下,共产党的游击队并不缺少火炮。超过两万人的燕山游击队,以团、营为单位分散行动。他们在冀东攻点拔寨,到处袭击日军防守薄弱点。从五月底到九月初,平均每天都要发生的上百起“袭击皇军”事件。
才过了五个月的时间,多田骏就对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治安烂战不报希望了,半年下来,日军在无穷无尽的治安烂仗中零零碎碎损失了加起来近一师团的人马。
“因为前面的赌局输惨了,所以才更要加大力度狂赌吗?”
拿着东京大本营发来的作战电报,知道下一阶段的任务目标后,多田骏惨笑着。
五月底来唐山收拾残局时,多田骏接到的任务之一,就是审查前华北驻囤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失职”问题。多田骏其实很清楚,香月清司前期按兵不动是正确的,只是大败之后,坂垣征四郎和稻叶四郎都死了,死人扛了大罪名,香月清司这个活人,则背了余下的锅。
多田骏和香月清司谈过话,知道他按兵不动却是老同学冈村宁次的建议。
“冈村宁次是个聪明人,他在这个时候辞职,是在避难吗?会做出这样的战略预案,军部里不长脑的马鹿是越越多了。”
冈村宁次拒绝把“两个计划合而为一”作预案,但“靖和军部里”,却从来不缺居心叵测的野心家,他不做自然有人去做。
九月十二日接到大本营撤出山海关的指示,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冀东地区的日军向铁路逐步集中,而后沿着铁路撤到关外。撤离前,这群鬼子在控制区里到处杀烧掠抢,毫无人性可言,留给北上收复失地的红军的是一片焦土。
多田骏虽然也明白这么做最后的结果就日军将来再来到冀东时,这里的平民必然和日军不死不休,但是他也没有可选择的余地了——国内现在穷得响叮当,所有的物资都被优先供应北满驻军,他的华北方面军在冀东待了半年,从春天到秋收,整整半年部队居然没有换装。粮食什么的,都只能是就地征发,横征暴敛之下,就是引得当地的平民更加坚决地支持红军。
到九月二十日,最后一支日军撤出山海关外,冀东被跟上的红军占领解放。而多田骏撤出关外的五个师团,并没有全部北上支援北满“抗苏”前线的日军,其中四个师团,随着大本营一声令下,在秦皇岛港直接上船,南下,二十一日,从秦皇岛出发的第一批日军,在山东青岛登陆,
这个时期,日军在青岛也有租界驻军。淮南战役后,韩复渠表面加入红军主导的北方抗日联盟,但实则心里对红军是又惧又怕,一直抗拒红军进入山东,然后日本人杀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