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164 字 2023-03-09

这个T34坦克营的通讯频道里传来导演部的声音:九号车,击毁!

开战就被干掉营长指挥车,余下的T34车组象受了刺激纷纷停下,掉转火炮,正要反击,谁知对手一击得手,就象狡猾的狼一般缩了回去,仅余下一点炮塔露在外面。以至于反击的炮弹全部落空,无一中的。

不仅如此,山包上隐蔽的反坦克炮阵地也在这个时候开火,又有数量T34纷纷中弹,然后被导演部判罚失去行动力或被击毁。

余下的近三十辆T34在这时停下来,调转炮口向暴露出来的反坦克炮阵地开火,对方正在对射时,先前被他们越过的白桦林里潜伏了许久的四头T50冲了出来,从背后向这群毫无防备的T34开火。

“7号车,击毁!”

“11号车,击毁!”

“13号车,击毁!”

短短的两分钟里,整个T34车队的耳塞里,听到的皆是导演部通过专用通讯频道宣布其被击毁的通告,五分钟后,这支进攻的T34坦克营全军覆没。

战斗结束。

一辆又一辆的T34的舱盖被打开,一个又一个郁闷的坦克车长探出头来,寻找着把他们干掉的“卑鄙小人”。

他们这时才发现,原来只顾进攻的他们,车队里已混进了四辆T50,从后面被挨个爆了菊,

愤怒的毛子坦克兵们朝干掉他们的对手用力地挥着拳头。

“达瓦里希.吴,你居然躲在树林里,冰天雪地,这么硬的土,你是怎么把坦克埋进去的。”

“导演部给我们准备了专用的冰雪挖掘机。”

“你们是怎么确认九号车就是指挥车的,我们每辆车都特地挂了指挥天线。”

“从你们出发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监听了你们的全部通讯,并且破译了你们全部的通讯密码......”

“T50的炮塔怎么可能转得这么快?”

“这是特制的,使用电转动炮塔!炮塔转动一圈只要十一秒,追猎性能非常出色”

“为什么你们低速行进时开火还能打得这么准?”

“这也是特制的,我们安装了垂直稳定器,可以在缓慢行进中开炮......”

“不可能,装了这么多东西,T50还能塞多少炮弹?”

“二十五发,不过根据导演部的设定,我们的弹药是无限的!”

这是十月份,发生中的远东的一次红蓝军装甲兵对抗军事演习。

在过去的一年里,苏联的国土上,类似的对抗性军事演习已经进行了不知多少次了。无论是最安全的远东军区还是欧洲军区或中亚军区,无数刚出校门的苏联装甲兵们,以及刚升任指挥官的坦克营长,团长,都要以类似的方式,被一群经历过远东战争洗礼的老兵们扮演的假想敌各种虐菜。

过去的一年里,负责虐菜的总指挥,包括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以及卢金。他们指挥苏联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开着被开了挂,作了弊的未来战车,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甚至是制信息权的外挂下,在各种军事对抗演习中,一波接一波地各种虐杀“普通毛子”友军。

一年下来,结仇无数,“活抓朱可夫,轰杀罗科索夫,干掉卢金”,早就是各个军区里苏联红军上下喊出的口号。

今天的这种战场对抗不过是小菜,明年年初的时候,还会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投入兵力超过五十万的大规模无导演部对抗军演。

由于总是自己人战自己人,为了增加变数,苏联方面还把东北的中共友军请来参加对抗。在南京打下赫赫威名的中国第一装甲师第一旅第一团的部队,就是在这个时期加入了朱可夫指挥的蓝军,然后在赤塔军演现场把多支菜鸟部队狠狠地虐杀了一番。

战役结束后,失败的一方被集中起来,开始挨个总结他们在演习中犯下的各种错误。即使提前了两年进行了总动员,但是扩军太快的苏联红军,从高级军官到中低层军官和普通士兵,综合素质仍然无法让人放心满意——其实正在打波兰战役的德国装甲兵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他们接下来会经历连续的实战,加上综合文化素质本就比苏联装甲兵要高出一大截,成长度惊人。为了对付这个未来最危险的对手,苏联方面也只能不断地用各种红蓝对抗军演,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十月二十五日这天,远东的这次军演还在进行时,被对手叫嚷着的“活捉朱可夫”的朱可夫本人,其实并不在远东,他现在正率领精锐主力部队集结于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做好随时突入波兰境内的准备。此时的远东军区,其实全是大片的新兵菜鸟部队,缺少精兵,所以才向中共要来一群装甲老兵扮演蓝军假想敌。

过去短短十二天里,以吴明捷团长为首的中国装甲团,配合苏联的蓝军部队,在赤塔的演习场,已“摧毁”了超过三百辆T34坦克,歼灭苏军超过万人,自身损失极为轻微,直打得那些刚出校门的菜鸟新兵们大呼:这就是从南京地狱里杀出来老兵的真正实力吗?

这种老兵无耻开挂的虐菜行为,在十月底时就因为莫斯科和武汉的两道指令被停止,否则再这样打下去的话,参加的苏联装甲兵们就会大喊:“活抓许光达,干掉吴明捷了。”(许光达是第一装甲师的师长,而吴明捷是参演部队的坦克团团长。)

此时,这支进入苏联境内参演的中共装甲部队,他们被命令立刻乘火车前往莫斯科,代表中共参加即将开始十月革命庆祝会。同时他们将在苏联接收第一批新造出来的T34-C型坦克。

十月二十五日时,波兰战役还在进行中,有如历史上一般,尽管已经有中苏联军革命性地集中使用坦克,组建坦克师坦克军取得重大胜利珠玉在前,但是波兰人在坦克使用方面一如历史上一般保守——就算他们不保守也没有用,大波波这个时期象样的坦克本就没有多少辆。而装甲兵战术不是打鸡血说集中使用就可以马上掌握的。没有专门的针对性训练,长时间地磨合训练,专人进行深入和长期的理论研究,哪里可能一夜之间就学会?

和历史上相比,古德里安通过吸收中苏两家在远东战场获胜的实战经验,还吸收到了和日本交流时,日军传送过来的“失败的经验”,他对大规模的装甲兵指挥运动的思想更加成熟。也因为这样,波兰人虽然在开战时有所防备,并没有象历史上一般被德国人偷袭了一波,但在实战中,还是被对手降维打击的战术运用,一波击垮。

战争打到二十五日时,波兰首都华沙已经被德军团团包围,一半的领土已完全沦陷。三分之二的军队被对手歼灭或正在被歼灭。此时的波兰仅有著名的“布列斯特”以东,苏波战争中从苏联手割得的领土暂时还在手中,这片领土上残存的十余万主力部队,这个时候也被波兰总理要求西进救援华沙。

历史上,波兰战役时,苏联军队是在战役爆发后第十二天,从东面对波兰发起进攻,占领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德军和苏军在开战后25天在布格河会师。

这个位面,德国在波兰的进展更快,但苏联红军却在战争爆发后的第十五天,都依旧按兵不动。尽管这个时候,苏军中一堆的元帅将军,都不急不可耐地想要发兵波兰,一雪当年前华沙战役惨败的耻辱,但斯大林却老神在在地一点都不急。

知道历史的他,还想再等等,等再多得到一点“道义”再出兵。

波兰战役打了十五天,英法两国,一如历史上一般被迫向德国宣战,然后两家匆忙集结几十万大军,在西线装模作样地向德国边境进攻了几天,遇上齐格菲防线阻碍后,就在第一时间停止脚步,然后开始了历史上著名 “静坐战争”。

别看丘吉尔在慕尼黑危机时是个坚定的对德强硬派,但到了关键时候,要大英国放血血拼时,他的应对其实和张伯伦差不多:在法国人也不想拼命想“静坐”的时候,大英帝国更不可能急着送死。

然后,就继续静坐,继续坐看波兰的灭亡吧。

过去的十五天里,斯大林不断地向西欧喊话,向波兰喊话,表示苏联红军随时可以进入波兰支援波兰,只需英法波三国“吱个声”。

然而在这个要命的时候,英法两家集体集装没听到,而波兰人,这个欧洲的擦脚布,到这时还在做着“既要抗德,更要防苏”的梦。

不过大波波对苏联防范没有错。大战开启后,德国的对外海运被切断,英法两国更仗着资本的优势,对德国发起了“石油”战争,拿出高价,努力地购买罗马尼亚以及利比亚出产的石油——利比亚采出石油后,墨索里尼不顾一切地开发利比亚,建设相关的港口和输入设施。而明白石油重要性的德国,也早早地派出大量的工程兵和技术人员相助。这个时期已经可以从利比亚每月获得数万吨石油了。

被称为欧洲娼妓的意大利面条,这个时期比罗马尼亚人还无节操,英法两国高价买油,墨索里尼就把产出的石油七成都卖给了英法,只留给了德国几千吨。反而是苏联,在过去的十五天里,又偷偷地通过油轮,向德国输送了五万吨石油。(注:说明一下,从波兰战役到苏德战争约两年的时间里,历史上德国从苏联获得的石油,仅有92万吨。在石油问题上,其实斯大林是很清醒的。希特勒想从苏联获得石油,每一吨都会让他付出心痛的代价)

而苏联在这个时间点,故意一口气向德国输送了这么多石油,其实是在向希特勒进行示好的暗示 。这个时期,里宾特洛甫已身在莫斯科,正和斯大林交谈,讨论的内容还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对于不守规矩,信用完全破产的希特勒总理来说,条约只是一张纸,签不签毫无意义。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实力。”

在和里宾特洛甫的对话里,斯大林明确地告诉对方:苏联红军一定会在七天内出兵波兰,一定会要求收回寇松线以西的失地。至于到时候德国让不让出,会不会和苏联开战,就看希特勒自己的想法了——但和约,他一定不会签的,因为这东西本身的约束力连草纸都不如。

斯大林把话说明白了,然后希特勒也听明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