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日,苏联红军正式进入波兰,大举收复华沙战役后被割让的失地。这个时间点,德国军队已拿下华沙,并在布列斯特一带包围了从东线退回的最后一支波兰援军约十万人,苏联红军在这个时间点大举西进,让德国人大吃一惊。而这个时候波军在东线几乎没有什么部队,苏联红军的西进只发生了几次规模不大的战斗,大部分时候都是武装行军。
由于双方已暗中勾通完毕,希特勒最害怕的冲突并没有发生。
十一月五日,布列斯特包围圈里的波兰军队放下武器,向苏德两家分别投降,波兰灭亡。
两天后,斯大林在莫斯科举行盛大庆祝活动,一方面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二十二周年,另一方面则庆祝“收复失地”。
第328章各国反应
1939年的纪念十月革命的红场阅兵,苏联人把场面搞得特别宏大。
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半开始军事动员的苏联,到世界大战爆发时,至少在陆军武器装备方面,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著名的加强版的T34坦克,到1939年十一时,已经开始量产。早期型是使用500马力汽油发动机的B型,而十一月时,随着V2柴油机完成生产准备,明年起就会有大批使用柴油动力,长身管76毫米反坦克炮的C型服役。比起历史上一直到1942年才解决了身上设计上各种缺陷毛病的同名产品,今天的T34坦克,因为有黄克可以从21世纪抄袭答案,其本质上更接近缩水版的T54,C型就已经在设计上相当成熟,所有的毛病基本都已解决,已是一款可以放心大规模量产的成熟产品了。
而更先进,威力更大的T34-85型,其实也已完成了开发,并小批量的生产了六十辆进行测试,按计划明年下半年也将开始量产。
相对于这个时期,德国人那边主力是捷克的38t,更先进的3号坦克用的还是37敲门环,4号坦克是短管75炮,科什金博士表示,三德子家的坦克设计师,都是吃鸡饲料的。
不过红场阅兵那天,为了保密,出场的T34坦克都被临时换上了老式的短管的L10轻榴弹炮,“打扮”得象德国的4号坦克一般。现场明星还是在远东打出名气的T50坦克。
T34出场时,现场的主持人,更故意将其称之为“步兵支援坦克”——在德国人听来,也就是和现役的四号坦克早期型类似的功能。
至于另一款被斯大林十分重视的,四十吨级,使用100毫米坦克炮的斯大林式坦克,这个时期也已经开发完毕正在测试,不过为保密需要并没有出现在红场。考虑到这个时期三德子家全是一堆的破烂,斯大林都感觉这款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坦克有种火力严重过剩的感觉。
欧洲已经大打出手,但整个红场阅兵议式时,苏联高层们心里一点都不紧张。提前四年就开始动员,练兵,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式装备令苏联全体上下对战争信心十足。此次阅兵,中共也派出了一支千余人的部队进入莫斯科,领头人是刘伯承。而在最后时刻列阵出场,以这样的方式向观景台上的德国代表暗示:现在中苏一体,小胡子,你看着办吧。
比较有意思的是,此次红场阅兵,代表希特勒前来观景的,正是从前德国驻中国的著名军事顾问法肯豪森。
当那辆著名的217号T26坦克带头,身后跟着二十辆插着五星红旗的T34坦克轰隆隆地驶过红场时,法肯豪森对身边的助手道:
“中国人出现在这里,斯大林是在告诉我们,他们和中国人已经结成鲜血同盟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劝服元首,绝对不能和苏联开战。”
法肯豪森将军是这个时代的德国人中,对中共士兵的战斗力最了解的人。。
当天,红场的天空,提前一年多诞生的雅克1战斗机飞过红场,数量共有十六架!受制于苏联发动机开发速度较慢,雅克1战斗机要到1940年六月后才会开始大规模量产装备部队。现在天上飞的雅克战斗机,使用的都是从法国和美国进口的发动机。(注:历史上雅克1战斗机要到苏德战争爆发时,才刚刚装备苏联空军)
空军飞机性能受限于发动机开发,暂时比不上德国人,这是苏联方面除了人员素质外,和德国差距最大的地方。
当苏联人在红场向德国人秀肌肉的时候,秩父宫中,从雍仁到近卫老贼,则正在为欧洲开战而欢呼着。
这一天,日本人实在等了太久了。自从去年日本在中国彻底战败后,接下来的这一年简直就是日本国民的噩梦:经济崩溃,巨额外债,出口大减,工厂大量倒闭,民间持续不断的米骚动——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扩大出口筹集军费,日本政府甚至在这一年里颁布法令,禁止平民食用优质稻米。
而过去的两年里,日本在传统出口商品方面也遭遇重创:丝稠出口,是日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重要的外汇来源。但是在几年前,杜邦公司发明了尼龙,而后更用其制造出富有弹性,拥有塑体功效,极受女性欢迎的尼龙丝袜。
就外观,卖相上,这个时期杜邦产的丝袜,穿在女性身上后产生的美 感效果,皆完全地碾压传统的真丝袜子,一经上市就供不应求。而过去两年,在某个中国穿越者的暗中相助指导下,杜邦公司在旧产品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一系列新造型的丝袜,包括各种“情趣丝袜 ”,一经上市就好评如潮,就连男性也大量购买(替女人买的)。但由此造成的后果,却是令整个日本以真丝为原料的相关行业链都遭遇了“毁灭性”的市场流失。
卷,疯狂地卷,卷到极致的内卷,就是过去这一年里发生在日本的事。好在这个噩梦,随着欧洲开战,英法两国为了讨好日本,主动开出的大笔订单,噩梦般的一年似乎就要结束了。
但是日本人很快就发现,他们前面好像高兴得太早了!
日本是个岛国,岛上资源并不丰富,大量的原材料都极度依赖海外进口。一战的时候他们能大发战争财,很大一个原因是可以从中国这儿获得海量的廉价原料。但现在这条重要的输血管随着中国的崛起被切断。
而到了1939年这个时间点时,虽然这个位面的日本不受中日战争影响,国内工厂可以全力开工生产,但是原料哪里来?
欧洲战争一爆发,日本最大的原料供应国美国,就在第一时间切断了对日本的原材料供应——该指令还是罗斯福总统亲自下达的。其理由冠冕堂皇:优先保证美国自己的生产。实际上真相是罗斯福不想看到日本借着欧战爆发吃到战争红利,喘过气来,反而想趁此机会,继续把日本往死里逼。
虽然日本在这时还有办法从英法这儿获得其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但是罗斯福的这一手,却是让日本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从过去几个月从英法两国软弱的表现判断出,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实力,完全没有他们预想中那么强大,真的象黄克在书里说的那般,只是两只纸老虎而已......与其辛苦地生产赚差价,直接把军舰开过去,强抢英法的殖民地不香吗?
十一月莫斯科红场阅兵时,日本人也派出特使“友好”观礼。过去一年里,日本在经济上是一塌糊涂,但和身边的两个大敌,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却“大大改善”了。
西原寺公望的参加中共开国大典,返回后给日本国内带回了一些生产订单:主要是骡机和热球机,而苏联人则主动地向日本提出军事合作:他们以便宜得象赠送一般的友好价格,向日本海军出售了最新的“电探”(雷达)技术。同时日方从中共手中获得了先进的晶体管制造技术(中方是直接供应核心的锗材料,具体的提炼工艺还是保密),日本人从中共手中获得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管,已足够制造出数万部的电台,军队的通讯能力一年后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在1939年六月,苏联方面还向日本出售了大量的“废铁”——这些所谓的废铁,全是去年前年的战争中,日军被对手缴获的坦克火炮机枪等重武器。这些日式装备以比废铁贵不了了多少的价格重新送回到日军手中,数量之多足填补日军五个甲种师团的重装备缺口。其中光是坦克就达到了一百二十辆之多——尽管这些坦克被返销时显示其因为使用过度磨损严重,但对贫穷日本陆军来说,这已是让他们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恩赐了。
事后日本人检验这些装备出处时,发现其中包括了大量在江南和山东战场遗落的武器。很明显,这是苏联和中共向日本释放出来的又一个善意(毒糖果),借助苏联当手套“变相援日”。
日本军队早就收到消息,这两年中共的武器正在全面苏械化,他们手中缴获的日系武器因为口径不同,是第一波被淘汰的,这些缴获的日械在中共手中现在皆是鸡肋。
“公一,那群傻瓜现在是不是还在做着南下的美梦?”
从中国访问回国后不久,西原寺公望就病倒了,而后长期流连于病塌之上。找来的医生检查过他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病,无非就是人老了,器官衰竭,阳寿将尽——因不停地替这些帝国的蛆虫找出路,已经耗尽了他不多的心血,如今却可能比历史上还要早死半年。
“是的,现在整个东京,上上下下都在讨论,该利用这个机会,去南洋夺取生存空间了。”
已经躺在床上老狐狸有气无力地道: “皇国要南进,绕不开菲律宾的,一定会和美利坚起冲突。”
中苏两家如此“热情”地援日,他们想干什么,其实日本上下都看出来了。看似拙劣无比的阳谋,可是日本国内依旧有一堆人抢着想上当,西原寺公望也很绝望啊。
“海军那儿,已经有不少疯子叫嚣着要与英美开战,要求海军在适当的时间袭击美军太平洋舰队。”
老狐狸恨恨地道: “陆军的马鹿死得差不多了,但海军马鹿却几乎一个都没有死.......”
“差不多是这样。”
西原寺公一还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的爷爷谈着谈着,躺在床上就闭眼睡着了。
日本并没在这个时期遭遇英法联手的恶意原料禁运。但现在的日本,政府穷困得就象是明末崇桢帝时期,有没有遭遇禁运其实都影响不大了。
西原寺公一叹息着,目前日本在海外最大最危险的对手,就是东边的美利坚。
第二天醒来,西原专公望继续和孙子谈事时,他又叹道:“那帮虫豸们,现在还做着联合中国一起瓜分亚洲的梦啊。他们难道不知道黄元兴鼓吹的亚细亚主义本质上就是大中华主义,要骗皇国为王前趋的,但他们却还一个劲往这个陷阱里跳。
气血越来越衰败,流连于病塌的西园寺公望,已经无力对日本政治走向做出太多的影响。现今的日本,仍然在朝作死之路上狂奔着。整个民间都在疯狂地讨论着何时向英法开战强抢殖民地的话题。
而日本民间现在对美国海军敌意绵绵,却是因为年初的大和号事件被美国人抓住了把柄。然后罗斯福趁机为海军大增经费,并在太平洋一测美国西海岸的船厂,下水建造两艘七万吨级别的蒙大拿级战列舰——罗斯福原计划是要造四艘,只是国会老爷们作梗,才只建了两艘。但是日本这边,边正在建造的第二艘大和级巨舰,却因为预算问题,仅铺了龙骨就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