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亚洲这边,无论是中国,还是朝鲜,越南,甚至周边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古巴,这四个社会主义国度,在那边的狂潮中却撑了过来,为何如此?
无他,这几个社会主义政权,个个都是经历了惨烈的血与火的锻烧后建立的,地基打得极稳。即使后来有所变色,但是政权本身的控制力,成熟力,惯性力量都极为强大!
东欧那一片靠苏联红军解放的国度,用T34坦克的履带强行扶持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权,个个都是沙滩上的建筑,外部扶持的压力一去,自己就纷纷不战而亡。
黄克道:
“印支的情况我的建议是,柬埔寨这儿,因为根本就没有象样的党组织,解放军可以暂时长期驻扎,至于南越这儿,等胡志明把政府骨架建起来后,我们就尽早地撤退,然后让他自己去处理。他的问题,我们提前指出来,给他建议,然后看他如何解决。”
斯大林瞬间就听懂了黄克背后的台词。
“你的意思是说,要把越南这儿,作为社会主义试验基地吗?”
“是有这个意思。我真实的想法却是,越南的同志,太缺少锻炼和磨砺了!接下来的几年里,太平洋,东南亚,都会很热闹!他们不能光看着也得积极参予!”
当时,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黄克指着桌面上马来半岛的地图位置,轻轻地敲了敲。
“我们解放军,正在帮越南的同志训练军队,未来马来半岛的战争,他们也得参予!这是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斯大林同意地点了一下头。然后补充道:“光靠这里还不够!未来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战争,不能只是中苏两国出力,象越南,或者未来的朝鲜这种被我们强行扶持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度,也必须出大力。”
在黄克面前,斯大林一点都不掩 饰地直白地道:
“未来和美帝国主义争夺全世界时,中国和苏联出武器,而他们出人出战士!这也是给他们锻炼干部的机会!”
黄克点头道:“不光是这样。这些在国外艰苦环境下进行过锻炼的干部,他们中间一定会诞生出很优秀的人材,这些人材我们好好留意,细心培养!他们才是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说得好!”
斯大林哈哈地笑了起来。
养小弟,养小弟,不是要养废物的。苏维埃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如果胡志明这伙人不能让人满意,那差不多的时候就让他们下面的“能人”造反把他们干掉。
苏维埃 不养废物!
明天早上睡醒后再校错别字,另外问个事:柬埔寨我没有研究得太多,未来该如何扶持新政权。求 月票了。
第336章 我丘吉尔就算是死掉最后一个印度人也不会买苏联装备
第336章 我丘吉尔就算是死掉最后一个印度人也不会买苏联装备
在6月15日早上,德军第18集团军一部开进巴黎,原本以为要经历一场恶战的德军在开进巴黎期间没有收到任何干扰,在一战中他们费尽力气没有攻占的巴黎,如今没有损失一兵一卒便完成了对巴黎的攻占。
和另一个时空相比,法国战役是同一天发生,但德国人进入巴黎的时间只比历史上多推迟了一天而已。
德军接管巴黎之后,德军B集团军军群司令官博克在香榭舍丽大道进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阅兵典礼,此时的巴黎犹如一座死城一般,大量的巴黎人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而属于他们的城此时已经易主,协和广场、埃菲尔铁塔都挂上了德国的三色旗,而后更是被替换成为了纳粹党旗。
对于法国政府宣布“巴黎不设防”命令,许多法国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法国政府当局出卖了整个法国的尊严,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刻,法国都不曾这样屈辱,拿破仑建造的凯旋门是为了纪念法国军队凯旋,如今德军从凯旋门下穿过,这是极为讽刺的一件事,这一幕幕刺痛了法国人民的内心。法国的男人们还不知道这仅仅只是漫长屈辱的开始:未来的几年里,德国大兵在床上狂操漂亮的法国女人时,法国男人只能屈辱地躲在门外听床脚。
此时的德国国内一片歌舞欢腾,帝国总理府前聚满了欢呼尖叫的人群,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击败英法联军,而伤亡惊人的小,希特勒在德国的威望达到了执政以来的最顶峰。
谁也想不到,这个国家在10年前还饱受经济大萧条的折磨,从政治到军事全部被压制,濒临崩溃的国度,居然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就咸鱼翻身,一举成为欧洲霸主。
“我的元首,中共的军队刚刚占领西贡,法国人在印度支那彻底完蛋了!”
总理府里,希特勒一边听着情报官员的汇报,一边低着头,看着桌面上铺开的亚洲地图印度支那方向。
德军进入巴黎后,法国政府现在已低头认输,签订最终的投降协议,也只是几天的问题。现在希特勒的注意力暂时已没放在欧洲,而是转移到了亚洲。
希特勒呐呐地道:
“中国人终于向东南亚伸手了吗?没错,李润石的中国,王朝更替,死人太少,现在的他比我们更急需阳光下的地盘。”
昔日黄克对北一辉说的“王朝更替,死人太少”的话,如此已通过各种渠道,早就在各国传播。整个二十世界上半叶,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全体都是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徒。黄克当年忽悠北一辉的话,完美地契合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说法,被传播出去后,竟在西方的强权世界里引发不小的“认同共鸣”。
希特勒在法国战役的收尾期,之所以如此关注发生在远东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地的战争,却是他看到了,眼前似乎是逼和英国的最好契机了。
历史上法国战役结束后,逼降法国后,希特勒就一心想和英国达成和平协议,提出的和谈条件也不高,仅仅只是归还一战后被割走的殖民地。但是当时希特勒的政治信用已经破产,而大英帝国在盗世英奸丘吉尔领导下,更是头铁到底地非要和希特勒硬肛至死。
这个位面,希特勒正在做的就是逼和英国的梦。从两年前不发一枪吞并奥地利起至今,希特勒“天命在我”的感觉一天比一天强烈。
这两年里,他的每一次对外冒险,都象是后世网络小说里最烂俗的打脸文模版里的主角,开局皆是地狱开局,结局皆是梦幻般完美地 "反转"收尾。
要问希特勒,过去两年最绝望的至暗时刻是哪一天?答案不是慕尼黑阴谋前昔,而是斯的哥尔摩的七国会谈前。当时英法苏比波五国联手,再拉上意大利这个娼妇,联手在中立国瑞典斯的哥尔摩给他施加压力。
那一刻,希特勒不断地想起七年战争时的绯特烈大帝,当时的他也是被整个欧洲围攻,(不过那时英国人是普鲁士的盟友)一度连柏林都被俄国人占领了,然后就在绯特烈大帝都绝望得准备自杀的时候,俄国沙皇死了,新沙皇是他的舔狗,瞬间由敌军变成盟军,局面一夜翻转。
七国会谈的场面,几乎就是七年战争一幕的重现。开会前六国联手,德国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小胡子都做好了被迫吐出捷克的打算,谁知道会场上斯大林假装替捷克斯洛伐克出头维护正义,瞬间就将“六国压德”的恶劣局面撕碎。
而之后与充满传奇神话色彩的黄金公主的短暂会面,更是让希特勒坚定了“我就是天命之子”的信念。
那天之后,在东线苏德之间看似紧张的敌对关系瞬间就缓解了。苏德两军各自后撤三十公里,互设军事观察员,让德国可以放心地将大量的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西线战场。
而黄金公主与希特勒会面时,她说的那句“可以向西走,也可以向南向北走”的谶言,更在后来发生的在北欧的挪威战役中,对希特勒的决断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个位面的北欧战役,德军成功地将部队运到挪威,参予运输的军舰也成功地撤回,并没有象历史上一般因为补给船未至而被英国皇家海军堵住全灭。但是在随后的与赶到来的英军在战斗中,德军因为兵力、武器不足,一直都处于下风。
最艰难的时候,德军被英军逼得退到距瑞典国境线只有几十公里的绝境,只要英国人再努力地攻击几天,他们就会被迫退入瑞典投降。(注:历史上也是如此。当时连希特勒都放弃了,多次下令让这些军队向瑞典撤退然后投降,再设法通过外交关系收回。不过却因为前线的指挥官抗命坚持,撑到了法国战役见分晓,英军主动后撤,反败为胜)
这个位面,希特勒的情况比原历史表现得更好,艾琳娜的那句话让他一直坚信“天命在我”,并没有下达撤退的指令。
而在过去的半年里,希特勒最忌讳的苏联,对德国的态度也是好得出奇——他们以每月五万吨的数量,按时地向德国供应石油。(其实历史上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矿石什么的也没有苛扣。而最让希特勒感到惊讶的,却是苏联人主动向德国提出的“情报”合作。
他们向德国提供了英国海军的行动路线,尤其是在北欧战役期间皇家海军的动向,准确的情报让德国海军得以逃过了灭顶之灾。而更大的贡献却是发生在南大西洋和印度洋间行动的著名袭击舰格拉芙斯佩号身上,正是因为苏联及时提供的情报,让这艘著名的袭击舰在当年十二月圣诞节前昔,避开了被三艘英舰围攻的困境。其在逃脱英舰追捕时,其仅仅是遭遇了一艘新西兰海军的阿基里斯号轻巡洋舰拦截,双方一阵炮战后重创该舰,轻松脱围而出,而后闯入太平洋。
当时该舰能成功脱离英军的围堵,事后德国海军复盘时,原因有二:一是苏联人提供了准确的情报,让格拉芙斯佩号提前一天就得知附近有三艘英舰正在逼近,在行动上做出战术规避。其次却是三年前苏德军事合作时,双方合作开发的雷达性能优秀,(历史该舰虽然有安装雷达,但性能很差),令其能在漆黑的夜间提前发现对手。
在随后的交流中,苏联人更不断地向德国人提供英国海军在太平洋中的动向情报,令其在太平洋的活动顺风顺水。在此期间,正在大西洋活动的邓尼兹海狼群,也不断地获得苏联人提供的英国船队的行动路线,战果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