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明就是很有事,可别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激战一场的闪灵虽然没受到致命伤,但若论及伤势,还要比塔露拉严重得多,毕竟【神明】之体受了致命伤也不一定会死,甚至都不太需要医疗,只需安静修养就能靠自动回血好个七七八八,闪灵这要不赶紧治疗,恐怕就要当场去世了,黑衣的萨卡兹女性倚靠着杂物坐在地上,胸口都被自己呕出的鲜血染红,眼看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我没事。”面对嘉维尔明知故问的废话,闪灵居然还真的给出了自信的回答。
“没事你个头啦!”最开始的呆傻阶段过去之后,嘉维尔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应该做什么,赶忙把战锤拿过来,给闪灵刷了个缓慢恢复。
闪灵武艺超群,自然不必担心虚不受奶,一口毒奶下去伤势全好,却耗尽体力给奶死了,而且这种缓慢治疗术也没有战场上的应急治疗术那么激烈,没有眨眼间活死人肉白骨的效果,何况闪灵光是说个话,嘴角都还在不停地淌血,也不知内伤是个什么情况,一个紧急治疗刷下去,若是肝肾脾胃都长歪了,那才真叫绝望。
所以嘉维尔只是用缓慢治疗先吊住了闪灵的命,具体该怎么治,还得详细检查以后再说。
别看她打架的时候武武扎扎的,八十八十的只管抡锤子砸,既没有计策也没有章法,看着像是个鸡腿神教智力高达九点的莽夫,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在当医生的时候,她并不缺少作为医生该有的慎重和细心,与作为部落狂战士时的作风完全是两样。
“连你也不是她的对手么?”炎客也走了过来,有些失望地咧咧嘴,手里还拿着被妖刀的刀柄,“这下可好,咱们两个的佩剑居然全都折断了,也算是同病相怜?”
“她,很强。”闪灵看了眼手中的剑柄,有些惋惜地摇摇头,便将之扔到了一边。
“你也别乱动,我叫人过来抬你们两个!”嘉维尔用战锤柄捅了一下炎客,后者也只能怪管谨遵医嘱,坐在原地不再乱动了,女孩儿掏出手机噼里啪啦摁了几下,就陪着二人一起等待,“这家伙到底跑来是干什么的?简直跟个神经病一样!”
“不知。”闪灵摇摇头,她性子淡泊,从来不思考这些多余的问题。
“我觉得,她好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炎客抚摸着光洁无须的下巴,他就比闪灵想得多,毕竟实力不够用,那就得多动动脑子,不能F2A过去的场面,那就得多多利用策略战术。
要是有闪灵龙女那般实力,他也不动脑子,放弃思考只管莽,简直不要更开心。
“找东西?咱们这里有什么值钱东西值得她专程来找的,总不能告诉我说是她手底下的部队缺医少药,所以跑来头咱们的仓库来了吧?”炎客的猜测让嘉维尔更加不解了,当贼也不能盯着家徒四壁的穷光蛋偷不是,“那也不用她亲自来吧,她自己又能搬多少药品?”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又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可能猜到她的全部想法?”炎客不负责任地两手一摊,“只是有这种感觉而已,她好像只是来这里找东西,或者说确认一下某个东西是否存在,若是不在,她还要去别的地方寻找,所以无心恋战,之前才会几次三番让咱们退开。”
“照你这么一说,咱们岂不是白挨一顿打,亏大发了?”嘉维尔仔细思索了一下,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逻辑上是说得通的,顿时就感觉脊椎骨疼得受不了。
这里又没啥重要的东西,让她看两眼又何妨?
旁边的闪灵似乎叹了口气,随后便闭上了眼睛,安心休息。
第五百零二章 人有三急
地面之上,起义军进攻部队高歌猛进,塔露拉脱离中军跑出来搞风搅雨,地面之下,老李带领的突击队也没有单纯就闲得在一边嗑瓜子看戏。
随着外围部队被击破,起义军接触到了中央塔下的铁桶阵,一骑绝尘的攻击势头就受到了阻拦,宛如汹涌的浪头拍在了礁石上,看似声势浩大,卷起千堆雪,实际上却没有任何靠谱的战果,虽然有爱国者这把尖刀带头冲锋,可爱国者只有一个,他只能顾及到一个方向的进攻任务,乌萨斯正规军也不是泥捏的,只靠他三拳两脚还打不垮。
是故,双方便在中央塔下短时间内僵持了下来,乌萨斯军虽然只有寥寥千人之众,也就是一个独立团的规模,但装备精良,军容齐整,借助城市建筑进行堡垒化防守,就是来一个军围攻他们,只要不下狠心调集重火力炸他个人仰马翻,或者伴随装甲载具推进,那要攻破这条防线,恐怕都得打到他们补给耗尽人困马乏时候才行了。
起义军虽然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但兵员素质却全方面的被碾压,除了游击队的精锐,其他人都是只能打伴随进攻的杂牌部队,而且战场的宽度终究是有限的,交火面一共就那么宽,就是有百万大军,能在前排展开的部队其实也就那么多,尤其是在城市建筑群这种作战环境下,想大规模的包抄侧翼也很为难,在正面战场上,其实并不能完全发挥出人数上的优势,要说还剩下什么好处,那大概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力了,打垮了一波,就会有新的一波填补上来。
可要真这么耗下去,岂不就打成了空耗人力的添油战术?这可是兵家大忌!
此时此刻,要是让常乃超常师长那种学院派的指挥官来看这场战役,排除两人私交不谈,多半就会觉得老李定下的“全他娘的主攻”战术是无谋之举,并予以否决了。
常师长带兵之前,是刮党国防厅作战部的作战参谋,能进这种地方供职的人,总不会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草包,但还是那句话,懂理论不一定会实操,会制定计策不一定会打仗,要不然,军队里有参谋长和政委就够用了,还要团长师长军长的干啥?书本本总归就那么大,字数就那么多,总有些东西是它写不下,不愿意写,而你又必须去学的,如果当年的暂七师是一只理想化的军队,令行禁止,素质满分,老李还真未必打得过常师长,可惜世上没有如果,这种如果也根本就不成立。
世界上要真有这种理想化的军队,那也就不需要指挥体系来协调了,在指挥室放几本兵书,再找个认字的对着喇叭照本宣科通告全军,保证是百战百胜。
老李考虑的东西,在军事上肯定要比常师长少,但在军事理论以外的地方,肯定又要比常师长更多。
他是野路子自学成才,系统的学习军事理论都是没仗打的时候了,所以思考战术战略的时候,还是习惯自己以前野路子的那套,只把科学总结的理论当做参考,而这一套野路子理论,其核心就是一些他自己都不一定注意到的生活经验,制定计划的时候,他最先考虑的不是战场宽度之类的问题,他首先考虑的,是人的因素。
之前就说过,在他自己的军事理论体系中,“人”的因素是占据绝大部分的,这也是他喜欢强调“亮剑精神”的原因,真论战术战略规划方面,他其实并不高明。
晋西北铁三角里,要说起擅长军事谋略,靠脑子打仗,那得是人家老丁,老李明面上不服气,私底下还是得竖个大拇指的。
所以,在谋划这次进攻行动时,他首先考虑到的是,如果按照常规理论,多方向佯攻,掩护真正的主攻方向,那敌人又会怎么打?
这和平安格勒那一仗的境遇如出一辙,结论也显而易见,敌人只要察觉到多方向佯攻的事实,那就会立刻集中兵力防守主攻方向,形成针尖对麦芒之势。
乌萨斯军也和小鬼子一样,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不是稀里糊涂的草包软脚虾,起义军的火力还不如咱当年又土又穷的土八路,佯攻很容易就会被看出来,非得一个连能打出半个团的火力密度,才能虚虚实实,让敌人分辨不清,所以科学理论中“多点佯攻,一点破敌”的围攻战术,在这样的实际战场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察觉出这样的战术后,防守方有提前布置的防御工事为倚仗,加之整体部队安排更为集中,临敌之时,也很容易完成调兵遣将的工作,将兵力集中到主攻方向上,从而在局部战场上与敌人分庭抗礼,之后就又陷入了战场宽度的问题,双方都将部队集中到了主攻方向上,纵使兵力对比八比一,但能投入火线的部队都是有限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样正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以苏军大纵深理论的战术直接碾过去,一仗就打到你彻底抬不起头来,玩儿一回一锤子买卖。
然而这样一想,问题就又来了,起义军总归比不了苏军不是?要论文化传统,苏军在对面儿呢!
苏军会大纵深进攻,反过来也能大纵深防御,靠空间换时间,层层阻击,削弱敌军攻击锋芒,三德子到底还是缺人,前期进攻理论虽然和后期的苏军差不多,但终究玩儿不了苏军那种百万大军碾压流,表现出来的结果那就完全是两样了,老李可不想充当三德子军队,在名为斯大林格勒的泥潭里和乌萨斯猛男们摔♂跤。
当年三德子好歹还占着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的优势,一开始也算势如破竹,打得苏军丢盔弃甲,被挡下来的时候,好歹自身的攻击锋芒也快被锉干净了,别的不说,自己的后勤都有些跟不上,哪怕苏军拦不住,他们自己都快不能前进了,而起义军就连薄薄一层防线都打不穿,还想和乌萨斯军玩儿纵深战术,怕是在白日做梦。
所以全线主攻,逼迫敌人把部队平均分配到防线每一个点,无法形成纵深,同样是防线一破就玩儿完的一锤子买卖,但对起义军来说,这样做的优势无疑更大。
如若不然,以起义军的整体素质,和敌人针锋相对打消耗战,三翻四次进攻都无功而返,人心多半就要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以上,皆是以“人”的因素为主体来思考,才得出了全线主攻的计划。
老李已经在除了人数之外全面弱势的情况下,尽可能借助战术布置拉平了双方的差距,但却没想到乌萨斯军是如此强悍,起义军又如此拉胯,都这样了,还愣是啃不下中央塔这块儿骨头,不过这方面老李也没资格Diss人家,同样的局面,当年平安县也不是一打就完的,可是咱老八爷有着连续进攻两三天都能保持高昂气势的亮剑精神,你起义军有么?能保持三个小时的高强度进攻而不萎靡,不产生退却之意,老李就要阿弥陀佛感谢佛祖保佑了。
既然地面上的进攻不顺利,那么地下这帮人就得想办法活动活动,协助地上的部队了,不然被人翻了盘绝地反杀,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活动的方式,自然就是引爆几个能量枢纽,吓唬吓唬地上的乌萨斯军了,之前霜星也和这边通了气,双方大略商讨后,一致通过了阿九的献策,老李也认为无论如何,乌萨斯军都不具备死战不退的理由,也没表现出死战不退的气势来,怎么看都像是打卡上班的,只不过战斗力实在过于强悍,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压制住起义军。
他们现在还能稳住阵线,只是还没被砍到大动脉上而已,明眼人其实都知道,就算中央塔下这一战,起义军的进攻行动最终被挫败,乌萨斯军早晚还是得完蛋,双方的战争潜力就不在一条线上,又没有重机枪这种人头收割机,起义军大可以撤回去重整旗鼓再来打过,甚至丧心病狂一些,还能早中晚三班倒不停歇地来骚扰这边。
说实话,要不是阿九突然跑回来,还提出了很有可行性的想法,在看到攻击部队势头受挫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考虑重整旗鼓三班倒打袭扰战的可能性了。
“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可是经典战术了。
更进一步,旁边的龙门说不定也会暗搓搓地使点儿坏,给起义军帮个小忙,不显山不露水的让乌萨斯吃个暗亏,这一波陷入切城的乌萨斯军,处境就更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