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眨了眨眼,一派自然地捧着茶碗,专门对着那处钟离碰过的碗口,将内里的茶全给喝光了。
啊一一钟离先生的味道,这就是间接接吻吧??
荧面露陶醉之色,依依不舍地放下茶碗,赞一声“好喝!神里小姐的茶艺不错!”,却见到绫华有些傻眼地看着她,派蒙也向自己伸手,睁 眼望着她。
…旅行者,你的“茶艺”才不错吧!
“嗯?怎么啦,这么看着我,有什么不对吗? ”
荧投来不解的目光,钟离失笑一声,
“没什么不对,不过是按照稻妻的茶道而言,绫华这碗茶,我们该轮换着各饮一口品其味,你应该交给
派蒙,让她也喝一口。
""…真是失礼了 ! ”
荧歉疚地双手合十道歉,一手一串团子的派蒙鼓着嘴含糊地说:“入乡随俗都不会,荧真是坏蛋,我可是好渴啊!本来还等着你这碗茶来解 解渴呢!”
“无妨,一切从简吧。”
钟离笑着摇头,“这算不上茶会,所以当不上失礼,只是熟人间的一碗茶,绫华,先给派蒙沏一碗茶吧。”
“好的,老师。”
过不多见,女佣再次拉开了门,告知料理已经备好置于隔间。
“说起来,这茶道也未免太繁琐了吧,这还只是不按正式流程来进行呢,感觉和璃月的截然相反。”
荧止不住嘀咕,钟离微笑点头:
“稻妻的茶道,自一开始就具有浓烈的宗教性色彩,茶道之精髓为和敬清寂。
稻妻的茶艺传承自璃月,但璃月对茶具的实用性与艺术美更加重视,并没有从形而上的角度去考虑茶道问题,究其根本,是深厚的历史文化 因素。
璃月的茶文化在乡野之间,是在民间土壤自下而上发展孕育起来的。璃月最先有庶民茶文化,再有宫廷茶文化,在民间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
说。
对璃月人而言,茶,首先是民风民俗,其次才是精神享受。
稻妻不同,自千年前的璃月引进后,茶艺先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在稻妻的皇室贵族之间流转,它长期于统治阶级所专享,此后才逐渐 传播民间,如此自上而下形成社会共识。
因此在两国历史和文化的选择下,茶文化沿着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发展下去,就如同契约之于璃月,永恒之于稻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璃月自下而上,稻妻自上而下…感觉和两国之间当下的统治情况,也很相似啊!”
听完钟离的解释,荧若有所思,“岩之神退位的现在,是由璃月人民来亲自管理璃月,而稻妻,是在雷电将军的管辖之下,受限于幕府军的 统治…”
“茶文化渗入了方方面面欵。”
派蒙也微微咂舌,她伸手接过这时绫华递上来的新点好的茶,小手捧着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绫华注目荧,也出声回覆“是的,璃月和稻妻之间的文化看似相同,但其实大有不同,而在茶方面,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璃月的茶文化,是通过对茶叶的色香味及艺术意境的追求而与时俱进的,其泡茶方式是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的终极 目标,是越来越追求于茶叶本身天然的色香味形,赋予品茶以丰富审美情趣的艺术性。
它符合了璃月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本性。
反观稻妻,是将璃月向时弃而不用的点茶法引进,并逐步发展成如今宗教色彩极浓的抹茶道,你们也看到了,直到今天,稻妻人还能使用璃 月千年前一成不变的蒸青绿茶粉,运用那一套璃月不再延用的繁琐的点茶器具和方式,历经千年而不变。
这与雷电将军所追求的永恒,当真是不谋而合。”
“神里小姐讲得好透彻啊,不愧是稻妻鼎鼎有名的白鹭公主。”
“哪690里,不过是老师昔日教导得好。”
荧目露崇拜之色,绫华连忙摆手,要不是有老师在,她也无法对两国之间的茶文化,能有如此全面的见解。
“那么绫华你更喜欢稻妻还是璃月的饮茶方式? ”
派蒙眨了眨眼,好奇地问。
绫华扶着洁白的下巴沉思,“要我说的话,还是璃月吧…”
“为什么? ”
“这么说吧,稻妻人对茶道的形式与教义更加重视,远远胜过对茶汤香味的追求,仪式感极强,流程性极繁琐,也正是这样的追求,衍生出 了同样极复杂的露地文化与茶室文化。
而璃月没有纷繁复杂的茶室文化,有的只是茶馆文化、茶摊文化,在璃月的土地上,茶是日常所需,是开门七件事,是听故事时的消遣,是 劳动者歇脚时的大口畅快。
老师有和我说过:你可以在和裕茶馆一边听书一边喝茶,也可以在石门一边听老人闲聊家事一边喝上爽口的大碗茶。
你只会期待这书听得不过瘾,这茶不够大碗,而不会去讲究什么艺术之美,虚妄之美,这里有的是现实,有的是好客之道,有的是重意轻形 的生活艺术,而非和敬清寂的茶室文化。
我更喜欢这样的人情味。
第二十四章绫华心
“绫华讲得好好!”
派蒙连连鼓掌,“连我这个对璃月和稻妻的茶文化一知半解的门外汉,也是第一次知道这当中有这么多门道呢!绫华你真的太强了歟!”
“没有啦,是老师教得好。”
绫华不好意思地摆手,面露羞怯之意,钟离摇头道:“无须妄自菲薄,既然学了这些,那么便是你自己的东西。当中某些见解,亦是只有你 ,才能得出来的结论。”
“唔…是、是,老师,我不该谦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