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节(1 / 2)

一辆灰色的面包车从铁门外驶入,破损不堪的道路有些崎岖难行。

两个枪手见状给它拉开了大门,在车辆通过后随即再次封闭。

面包车在空地边上停下。

熄火。

从车上下来一个戴着帽子,低着头,看不见脸的男人。

浑身包裹在灰黑色的大衣下。

眼前的建筑一片漆黑,但却有黄色的光从向下的楼梯尽头传来。

一墙之隔。

墙外就是热闹的夜市,到处都是走动来走动去的黑帮,还有虽然熙熙攘攘,但发言都很谨慎的顾客们。

明面上的交易不被提及,总是走到暗处才比划起讨价还价的手势。

漩涡帮高调着走过街道,猖狂地大笑,但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群没有眼睛的人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在几乎要爆发冲突中离去。

戴着假面的虎爪帮们气势凌人,手里拿着家伙儿,像个地头恶霸,巡视着自家的店面。

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字的小帮派,或者不好惹的佣兵枪手,在人群里穿梭。

时不时冒出来一个丢失了什么的倒霉蛋,四处惊叫着搜寻小偷。

而墙内,安静得就像是被遗忘的老建筑,可暗中有许多危险的反光,也许是来自于发光的义眼,也许是来自于导轨上的瞄准镜,或者是手臂上的金属义体外壳。

也有零星的人在注视着这里,但都保持着距离。

灰大衣刚要走下楼梯,就瞧见墙上的一块儿油漆自个儿动了起来。

原来是光学迷彩的摄像头。

他抬起了眼睛,半张脸露了出来,默默地和摄像头对视,随后继续向下走去。

一点一点地下沉,直到彻底消失在视野范围内。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阿卡耶夫,就是他。”

在上千米外的高楼上,几乎是天际线的组成部分,一个窗口面发出了声音。

【目标丢失】的字样显示在抬头显示器上,素子转动了一下自己的眼睛,说道。

“没白等。”

一旁的罗琦发出了轻笑,松了口气,把手里最后半个三明治吃掉,然后发出了信息。

“瑞吉娜,你要找的人来了。”

第七百五十三章 浓烟中的恶鬼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阿卡耶夫……啊,好长的名字,这谁记得住啊。”

罗琦看着村正显示的消息,磕磕绊绊地把这个拗口的名字给念完了。

“这名字一听就好毛子啊。”

“……毛子?所以毛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尽管有翻译插件的帮助,但素子还是对这个充满了拼音味道的单词表示不理解。

还有到底为什么毛子会翻译成西方佬(Westerner)啊。

“大概就是说俄国人的意思?”

罗琦被问到以后也愣了一下。

他还真没研究过为什么他们会被叫做毛子,而且这说法还大江南北的极为统一。

“准确来说应该是东斯拉夫人,俄联邦的扩张和种群迁移并不局限于东欧。”

素子纠正了罗琦的说法。

然后两人面面相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叫“毛子”。

“嘿,村正。”

罗琦想了一会儿,选择直接放弃思考,“东斯拉夫人为什么叫做毛子啊?”

然后他就看着村正转了一会儿圈,给出了一长串答案——

这个称呼,最早要追溯到明朝时期。

当时荷兰人来到广东,当地的人民将赤发白皮的西欧荷兰人,称之为红毛鬼子。

等到了清朝英吉利为首的列强入侵,红毛鬼子的名号也就演变成为对所有欧洲入侵者的称呼,并且演变为“毛子”和“鬼子”两种简称。

清末的义和团就将所有异肤异言的洋人统称为毛子。

清末闯关东之后,毛子这个称谓被带去了东北,当地最常接触的欧洲白人,更多的是沙俄的东斯拉夫人,所以俄国人也开始被毛子毛子地喊。

在建国之后,对洋人的印象主要集中在苏联专家身上,于是使用范围从全体洋人,缩小成为了仅对东斯拉夫人。

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哇哦……”

罗琦阿巴阿巴地发出了丈育的声音。

“没想到这个词的渊源竟然超过了四百年……”

素子点了点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那么这样的话,我和梅丽莎是不是也可以叫做毛子了?”

她是日本和美国的混血,而梅丽莎则是纯种美利坚土著。

“啊……好像真的是诶。”

罗琦摸了摸下巴。

按照原教旨主义的“毛子”说法,所有异肤异言的歪果仁都可以叫做毛子。

“不过你得叫半毛子,因为你是混……哎哟!”

说到一半,他就猛地遭受了一记火箭头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