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节(2 / 2)

然后看着素子露出了“哼哼哼”的表情。

知道了渊源以后,毛子这个词听起来就不是很友好的样子啊!

“其实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中性词了。”

罗琦试图解释,“比如莎拉波娃,她每次都被我叫毛妹来着。”

然后素子就露出了“你还不是欺负她不懂中文”的眼神。

“那你知道为什么……毛子的全名分为三个部分吗?”

看着窃笑的罗琦,素子撇了撇嘴,重新把眼睛放到了智能高倍瞄具后边儿,盯着窗外。

“为什么?”

罗琦很配合地问道。

当然,他也是真的不知道。

“名字+父名+父姓,这就是三段式的由来。”

素子的侧脸对着他,嘴唇在月光下反射着淡淡的光芒,轻微地一开一合,“比如托尔斯泰,我们叫的其实是他的父姓而不是名字。”

“……”

罗琦摸了摸鼻子。

这女人,竟然该死的甜美,虽然已经相处了这么久,但她总是能在不经意的瞬间惊艳自己一下。

“呃,你也看托尔斯泰?”

然后他就瞅见素子转过脑袋,一脸“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的表情。

“我只是少年时期缺失了,童年可不是整天在疯玩,好歹也是有读点书的,谁不知道托尔斯泰?”

素子感叹了一句,“夜之城的文盲太多,爱看书的人也少。”

这算是她们三个人的共同爱好,理论上来说本该不加定语的,但奈何夜之城愿意坐下来好好读一本书的人是真的少,所以这爱好也变成了小众就是。

梅丽莎最近在补军用科技的基础理论课,不懂的会问素子。

素子什么都看点,但很少去看那些苦大仇深的老著作了,而是看一点陶冶情操的书,比如罗琦推荐给她的《瓦尔登湖》。

“可惜了,离我们最近的湖在拉斯维加斯边界,几十年前就成了臭水沟,比拉古纳湾还糟糕,我要是去那种湖肯定没有心情泛舟,不过我家后边儿倒是有座小山,小时候我爸爸给我修了座树屋,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是她当时有感而发所说的。

毕竟看到梭罗那种半野人式的山林生活,真的有一种天方夜谭的遥远感,这份感情在夜之城尤为强烈。

于是罗琦问她要不要抽空回去看看。

但她拒绝了。

“其实以前也没什么好留恋的,让它活在记忆里,就是对我最大的贡献了。”

换做以前的素子肯定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但和罗琦待久了,她也多了种别样的豁达……以及“爱他妈谁谁吧”的无所谓和吊儿郎当。

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好事儿。

素子一家是在离开了住所,试图往西边儿逃难的时候遭遇的轰炸。

自由州军队的空中力量和地面部队,把当地的州际公路变成了一条死亡之路。

无数的汽车残骸在爆炸中被扭曲,活生生的人成为了燃烧的焦炭,满地触目惊心的弹坑和巨坑,蜿蜒出去数公里。

对于素子来说,美好的记忆在离开家门踏上路途的时候,就是终点了。

之后的都是无尽的噩梦。

既然如此,倒不如把那些东西留在那个美好结束的节点之前,永远地化作还值得回忆的片段,免得一不小心就否定掉自己此前的整个人生。

但罗琦一直有一个疑点。

不是关于素子的,而是关于自由州军队的——

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轰炸自己的公民?

参与统一战争的势力很多,而且战线上管理混乱、情报混沌,到了后期甚至经常出现“痛击友军”的乌龙情况。

在那种情况下,究竟是谁轰炸了公路上的逃亡车队?又是谁下了这个命令?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一切不得而知。

素子也说不清楚。

因为等到她真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已经是离开了军用科技以后了。

在那之前,她只是浑浑噩噩地麻木服从着命令,成为一个无情的杀人机器,为了新美国和军用科技而战。

清醒以后,真是越想越觉得糊涂。

什么为了新美国而战、为了正义自由民主人权而战,都是扯淡。

倒是他们把她,以及像她一样千千万万的士兵当成了消耗品。

从一百多年前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美利坚从来就没打过真正意义上的正义战争,也从来没把士兵的性命当回事儿,他们在乎的是高额的赔偿金和国内民调。

在没有这些限制的夜之城,军用科技简直就跟疯了一样,想怎么瞎搞怎么瞎搞,也难怪那么急于重返夜之城了。

不管荒坂有多坏,罗琦都觉得让军用科技得逞肯定也不是好事儿。

现在荒坂因为本土焦头烂额,军用科技深陷得克萨斯共和国。

然后俄联邦的那些人竟然想掺一脚。

还真是见缝插针得恰到好处。

罗琦小小地吐槽了一下那些老毛子的政治嗅觉,什么傻大黑粗都是假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因为小聪明和运气而持久恒强的。

这些暗地里的看不见的战争,还有明面上硝烟弥漫的战争,简直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

比如这个不速之客。

“耶夫……呃,他叫什么耶夫来着?”

罗琦刚刚不久前才念过他的名字,然后一转眼就给忘了。

记不住人脸,记不住名字,记住了也对不上号,尤其是这种又臭又长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