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动命令其实昨天就下来了,7团的1营与2营,外加11团1营,总计三个营于9月23日出发扫荡马坦尼考河西岸的日军。
“是的,最坏的情况。”伊文认真看着这群一脸不可置信的马润。
“我觉得你有些多心。”摩根耸着肩道,“日军早已经被埃德森上校打残了!”
巴斯隆皱着眉,倒不是因为摩根说的这些话,而是他也认为伊文的担心是多余的,白白浪费了一个半月的薪水,要知道国内便宜点的代步新车只要三四百美元。
上个轮回在H连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的东西完美体现在了这群刚登录瓜岛的马润身上——膨胀、傲慢。
都说弱小与无知不是罪,傲慢才是。
这句名言无论在何时都能用上。
“就当我是多心。”
现在的伊文不是上个轮回里的战斗英雄,战友不会质疑他的任何想法,所以没必要过多的纠缠。
事实都已经发生,想从军需官那儿退钱不太可能,三个粗胚子们也只能抱怨几句。
“太亏了,我觉得那些东西用50美刀就能贿赂过来。”
“他显然是在欺负伊文!”
“简直是无本买卖!”
将两把枪的零件组装起来,伊文示意哥几个也重新保养一下武器,免得关键时刻掉链子。
他们倒是没有拒绝,等到下午雨停之时喊上了各自的副射手,对M1917进行全方位的保养,擦拭的特别仔细,而伊文则去了靶场。
400米靶。
“砰——!”
命中。
经过保养与校准,伊文手中的M1903春田与上个轮回一样,用起来非常丝滑。
25米靶。
掏出M1911打空一个弹匣,命中4发。
手感还是埃德森岭与日军近距离交战的手感,因为后续没花时间练在手枪射击上,主要是没有能挤出时间给他训练。
“两把枪都没什么问题,就看后天能携带多少东西。”
9月23日是伊文在轮回中存活的第四天,爆发力、体质、体能各掉了一点,与之前一样没什么感觉。
上个轮回里伊文各项属性分别掉了4点才与日军交火,那时候明显有感觉自己很容易觉得身体疲劳,到了埃德森岭一战更加如此,若不是有【爆发忍耐】这个神技,伊文不可能带着莱基他们坚守到天亮。
而如今,伊文准备充分、体力充沛、爆发力强悍,就算这场仗必败无疑,他也相信自己能与战友们齐丨心协力打出败仗中唯一的亮点。
当日早上6点,三个陆战营开始集结。
7团2营作为中路,11团1营作为左翼,7团1营作为右翼,分别从三个方向朝着马坦尼考河西岸攻击前进,目标是扫荡这里的日军残部。
其实早在8月19日,陆战1师的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准将就派出了陆战5团里的三个连对马坦尼考河西岸进行扫荡作战,起因是8月12日的一支海军巡逻队非常自信的去询问那边的日军要不要投降,结果被干了个稀碎。
三个连的进攻方向也是兵分三路,中路与左翼同现在一模一样,还有一路是乘坐运输船绕后。
然而挫败日军多次进攻以后的指挥官们开始膨胀,导致这次的行动压根就不考虑绕后迂回,准备充分发挥美军的火力优势,对日军残部进行平推。
三个营最终目的地是一个叫Kokumbuna村的地方,处在一马平川的森林地带,往北几百米就是大量适合登陆作战的浅滩,从右翼出发的7团1营主要任务是直插日军心脏地区。
如果在地图上就能看到,11团1营与7团2营的攻击矛头并非笔直,而是一条向右弯曲的箭头。
总的来说,伊文觉得这个部署有问题......不够灵活,而且意图太明显,最关键的是太不把日军放在眼里——战略上可以藐视,战术上可得重视,偏偏美军两个都藐视。
轻敌必败这种事,历史上已经上演过无数次。
但一个大头兵也改变不了这种呆头呆脑的作战计划。
马坦尼考河东岸是有美军完善一个多月的阵地,有大量的半永久性工事,机枪火力点与碉堡数不胜数,甚至还有专门给60炮搭建的炮兵阵地。
整体防线分为三道,对着马坦尼考河一道前沿阵地与主阵地,碉堡不算多,掩体很多,藏兵洞、防炮洞应有尽有,往东一公里左右是第二道防线设有五个炮台,二十多个碉堡与机枪火力点,前有铁丝网与地雷阵,后有75、105、155炮兵阵地数个,机场起飞轰炸机过来支援仅仅只需要一分钟,海面上还有舰炮支援。
第三道架设在机场外围,同样是一大堆碉堡与永久工事,以及非常多的隐蔽工事,交通壕将这些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纵深防御体系。
但凡派侦察兵过来看,都会直摇头——哎呦卧槽!这吓人的防御阵地,要不还是绕一圈从别的地方进攻吧?
这也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好几场大仗都是发生在机场南面的主要原因,日军舍近求远并不是一拍脑壳决定下来的。
PS:
感谢大家的支持,能多加一根火腿肠了!
66.进攻!进攻!进攻!
机场西边的三道防线给马润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就像马奇诺防线置于法国人一样。
随着队伍行军去往出发点的早上7点30,布置在第二道防线上的75榴弹炮、105榴弹炮、155榴弹炮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与此同时亨德森机场起飞了大量的飞机,朝着马坦尼考河西岸疯狂倾斜航弹。
海面上的驱逐舰、炮艇也表示——不管是谁在打日本鬼子,自己必须帮帮场子。
三个营的马润在交通壕里一边穿梭一边高声呐喊,表示自己那高涨的情绪。
伊文发现马润的士气相当高昂,因为他们不在是被动防守,而是动用三个陆战营的兵力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进攻。
从8月7日至9月23日足足47天的时间里,他们都在挖战壕、埋地雷、拉铁丝网,日军已经发动了两次有预谋的进攻,搞的马润们很是憋屈。
“冲冲冲——!”
“干掉他们,杀光小鬼子!”
伊文甚至怀疑步兵排的马润嗑了兴奋剂,一个个脸上泛着红晕,像是认为战功随手可得。
从军需官那边要的东西全部到位,但伊文只带出来3000发点30子弹与3个配套M1917的水箱,以及后续清单物资中三分之一的手雷、玻璃瓶、酒精、废弃布条。
加上战前分配的2000发子弹与6个水箱,总计5000发子弹、9个水箱,这些东西不靠连部、排部的弟兄们,很难跟着机枪一起运动转移。
即使调动了足够多的运输人员,也出现负重拉满的情况。
有人质疑,巴斯隆、曼尼、摩根三个人虽然也觉得这么做未免小题大做,甚至没把昨天伊文说的那些话当回事,但自己的兄弟面对其他人的逼逼赖赖,绝不会离开伊文身旁半步。
两个机枪班班长都是伊文的人,瞬间让那些质疑的嘴都给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