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2 / 2)

就像过去的三个小时里,中川州男大佐动了最少7次调动预备队的念头,因为正面之敌的火力、准度、效率实在是当之无愧的K连,别的美军很难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每一次有这个念想的时候他都会三番五次的询问自己:机会只有一次,确定了吗?一定了吗?真的是K连了吗?

然后逐渐压下这个念头,到了现在他坚信起了自己的判断——当面之敌绝非K连!

‘五姐妹山地区与西面,只剩下这两个选项。’

仔细分析过后,中川州男大佐人为西面的可能性最大,倒不是对五姐妹山地区的地下工事有很强的信心,单纯按照K连指挥官的思维与想法进行战略推演,第一时间就锁定了西面而非是五姐妹山。

“所有人——听令——!”

军官们齐刷刷站了起来,中川州男大佐指名道姓安排作战任务,指挥部只留下一个军曹,其余人都必须集结预备队等待命令,届时从坑道里钻出来对西面进攻的K连发动反冲击——要求尽可能抵近投掷手雷来杀伤美军。

到底也算是留了一手,没有直接下达离开坑道发动反击的命令,因为到时候K连真的出现在意料之外的地区,中川州男大佐还能让他们迅速转移。

当然,下面的军官非常不理解。

西面?

这几天西面的美军进攻力度相当薄弱,就算是现在那边也没多大的动静,通过汇报的情况来看多半是辅助东面进攻的美军,以小部分火力兵力进行牵制。

如今大佐却说K连必定会出现在西面,不讲任何理由直接搞得基层军官们一头雾水,却又不敢多说几句话。

离开指挥所以后,军官们才小声讨论起来。

“我们去进攻空气吗?”

“东面的压力如此巨大,反而一兵一卒都不增援,怎么就判断K连不在东面而是在西面?”

“我本不该有多怀疑,但是......我总觉得大佐这该不是被那个K连打出精神异常了吧?”

发牢骚归发牢骚,该执行的任务还得执行,抵达指定位置并进行通讯报告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整,要是伊文知道这个效率非得破口大骂——一个多小时才集结好预备队,责任长官该拖出去枪毙!

其实由于地下坑道较为复杂的情况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效率,预备队的兵力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地下坑道里头,需要派人去集结安排从哪一个坑道出入口登上地表。

中川州男大佐的猜想与推断完全正确,只是当事人突然微调了作战部署。

67.避无可避,那就只能硬碰硬

中午11点01分的时候,正准备在12点之前继续往前推进50米的时候,伊文突然收到了陆军那边势如破竹的消息——从上午7点一直到现在,陆军总共推进了200米,摧毁了十多个碉堡。

这个消息传到耳边的一瞬间,伊文就感觉到了一阵脊背发凉,心中的恶寒陡然出现,刺激着遍布身体的每一根神经。

讲道理想靠重炮直接摧毁小鬼子藏在地下的碉堡没那么容易,思来想去只有一种方法——不计成本的打出炮弹,通过火炮观测员抵近误伤的位置提供准确坐标,最后利用炮弹侵彻力打到碉堡的下方,用延时引信控制爆炸,把它掀飞。

伊文丝毫不怀疑美军炮兵这方面的技战术。

你要说二战时期美军的步兵拉跨,那几乎没人反对,但你要说美军的炮兵拉跨,那就有点无知了——西线战场上的美军没少用这种办法撬开德国佬的堡垒。

问题不在美军,而是在于日军。要说是K连打成这个样子,伊文完全相信并还觉得效率不如以前,但陆军打出这样的战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并不是嘲笑这支军队绝无这种战斗力,搞出如此战果的可能性,而是伊文不相信日军会菜成这个逼样。

前天、昨天,两天的时间里把其他进攻的连队打的满头都是包,今天突然变得不行了?单方面被陆军胖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既然如此,伊文只能想到小鬼子改变了作战方案。

具体更改或者调整了什么,陆军那边的情况已经写的明明白白——小鬼子必然将这个地区甚至是南北贴近的地区兵力进行抽调,组建一支能够有效反击的队伍,矛头指向K连的尖兵与攻坚火力组。

先前说过伊文的战术是将这伙人构筑成一根可以捅穿一切的钢针,越是锋利越代表它容易折断,最保险起见的办法就是在四周套上一层保护罩,却由于地形的限制让伊文无法让步兵上来构筑保护罩。

打着打着突然之间四面八方冒出来十倍以上数量的日军,对付没有足够多枪械火力的尖兵与攻坚火力组——调集步兵上来最少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然而这个时间里的日军会非常的疯狂,玩了命的也要跟你一换一、二换一,哪怕是五换一、十换一都不亏,因为目前的预备技术兵已经枯竭,K连这边死伤一个少一个不能补充。

物资好补充,兵员可就难了。

所以伊文果断叫停原定的进攻方案,通过便捷的通讯工具与后方的炮王取得联系。

第一想法是直接撤退让日军扑空,但思索两秒以后就直接放弃......指挥部下了这么大的决心,用了这么大的力气,保障这个又保障那个,你要是没发动进攻反而直接撤下来,就算是师长鲁珀特斯少将也保不住伊文——本来他也没准备活着被抬下U山,却也不想没杀够鬼子这般退场。

第二想法是叫步兵上来替换攻坚火力组,构筑防线应对日军集结大批兵力的反击,但遭到了霍尔丹上尉的强烈否决。

“英斯伍德,我们不能这么做。”炮王说道,“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一个接着一个战果支撑起来,晚上可以这么干,但白天的我们没有这个资格停下,至少在日军真的发动大规模反击前没有资格......!”

霍尔丹上尉说如此多的准备与保障,关乎到是整个K连的命运,已经不是牵扯军官那么简单,能够接受与日军交战落入下风,却不能接受主动停下,哪怕伊文说的很有道理。

到了此时此刻,伊文才算是明白不只是整个陆战一师盯着K连,也不知是整个进攻部队盯着K连,还有最高层的两位大佬的博弈——麦克阿瑟与尼米兹。

说起来这个地区的负责人是麦克阿瑟,但他并没有兴趣攻打帕劳群岛,从头到尾都支持蛮牛哈尔西直接跳过该群岛的提议,只是尼米兹上将始终觉得要先打下来确保有一个物资转运基地,到最后因为电报延迟的问题不得不继续打下去而已。

K连的战果让远在珍珠港的海军上将尼米兹觉得自己这次的判断虽然失误,但也不至于没有丝毫战果。

“我们停下就算成功击败了日军的大规模反击,指挥部也能借此大力惩罚,军官丢掉职务丢掉军衔不算什么,我不怕这些东西,或许指挥部并不会这么做,但一定会下达强制命令——我们的弟兄会一个接着一个被逼着去当炮灰、去送死,这难道不是你我最想避免的结果吗?”

是的,伊文、炮王、乡巴佬、老枪,乃至是所有K连的军官都在避免任何一个无意义的牺牲,为此不惜团结师长对抗指挥部,而鲁珀特斯少将之所有底气给K连撑腰,昨天提出的事情很困难也给你办的相当完美,这都是因为K连虽然没有按照指挥部的作战部署去进攻,但拿到了一个又一个战果。

“那么,剩下的道路只有一条!”

伊文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我们现在的表面目标并非是与陆军汇合,而是去解救遭到围困的3支友军连队,您必须抽调一个排的步兵进行拱卫。”

“假目标?”

“是的,真目标就是把日军的预备队吸引出来,然后消灭它们!”

原本从西往东打,现在从西往南打,战略态势上是给遭到围困的友军打开一条生命通道......既然小鬼子已经知道该怎么对付K连,那今天陆军那边进展如此顺利的情况下必定是准备集中力量一波击垮K连。

之前的伊文天马行空的战术就是为了避开这种情况,现在避无可避,那就只能硬碰硬。

这是一场狂赌。

日军抓住了先手的机会,虽然在伊文通过细节思考与判断后小鬼子丧失了这份先机,但也让K连不得不走上这条仅仅占据一丝丝优势的道路。

“我会向陆战1团申请1个......不,至少3个步兵连的援军,千万火急的情况下,能有一个排的援军都足以改变一切......最后,英斯伍德·伊文准尉,就像你带着兄弟们进来时候说的那样——我们一起死在进攻的道路上吧!”

“Aye aye,sir!”

68.我们不接受胜利以外的任何选项

11点10分,尖兵队伍转向南边,伊文快速跟上,攻坚火力组随即挺进,10分钟后一个步兵排由乡巴佬带领根据地形组织防线......这并非是一个正常编制的步兵排,而是一个有着4门81毫米迫击炮、4挺M2重机枪,以及额外2个步兵班构成的加强排。

伊文那边推进多少米,他们就会跟上去守护侧翼拉长防御宽度多少米......说起来是佯攻,却不能真的佯攻,少说得打的凶狠一些才能把日军的预备队调动出来。

否则日军这边看你雷声大雨点小按兵不动,你K连难道还能继续放弃进攻在原地等着?

所以,只能进攻,还得打的很猛,同时还得找准时机回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