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1 / 2)

K连从9月28日占日军的便宜一直到了昨天,如果到了第三个结算日也就是陆战一师撤离日还一路顺风,那未免也太傲慢与小看中川州男大佐。

“伙计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占到最后的先机,也或许占不到......你们跟着我一路打过来,都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不会对你们说谎话,骗你们上去以后很好打,只会把真实情况说出来。”

伊文把昨天的担忧讲了出来。

“日军不可能不注意到我们这支很特别的部队,肯定会想方设法对付我们,不说击败我们也得打残我们,那个时候的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死在这里,甚至很难有什么悲壮的结局。”

外=群}/5>1&7&8*<8&0&7{6=#1|

“刚才还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待会上去可能就再也没有战友的声音,接下来我们会胜利,我向你们保证会取得胜利,但无法保证你们都能够活下来,我不强求任何一个人跟着我上去,你们中有谁要退出现在可以与志愿者更换职务。”

伊文等了片刻,无一人退缩。

“前方会是我们的死地,也会是我们的坟墓,但我相信......这场战役结束以后会有很多人记着我们,因为不是别人而是冲在第一线的我们干掉这些像老鼠一样的鬼子!”

“兄弟们,跟紧我!一起死在进攻的道路上!”

“Hu————re————!”

65.佯攻?强攻!

伊文把一切都往最坏的地方去向,比如只要求陆军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却不料这帮比有够玩命,最重要的是昨天陆军步兵师师属的一个重炮营上岸,陆军再也不需要呼叫陆战11团的火炮,仗着刚上岸的陆军重炮营以火炮观测员抵近50~80米的位置校准弹着点,给日军来了一个当头棒喝。

单发炮弹作用不大那就再来一发、两发、三发......直到把日军明堡捅出一个窟窿。

他们这哪里是佯攻,而是准备强攻——伊文忽略了K连造成的影响并不局限于陆战一师,指挥部的认命也不只是完美保障K连的后勤,至少里头的陆军将领有点小脾气——你们海军陆战队内部的事情我管不着,但陆军这边我从来不觉得只能让K连上去猛冲猛打,我们的小伙子会证明陆军士兵的勇敢程度与随机应变能力,乃至是主观能动性不比你们海军陆战队士兵差到什么地方去!

如果伊文知道这件事肯定会拍手叫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川州男大佐亲自坐镇第8大区以后,这里小鬼子不在像之前一样除了不断往堡垒里填命以外别无选择。

“报告——24号区域187、193堡垒遭到猛烈炮击,进攻美军在正面展开,携带的火力非常凶猛!”

中川州男大佐待在8号大区简易指挥所里一边听着事实战报一边盯着战术地图,整个人像是思绪飘到很远地方一样沉默寡言。

“报告——24号区域193堡垒遭到重炮轰击,整个地堡被掀飞!”

“报告——”

“报......”

中川州男大佐身旁有一个少尉一个准尉三个曹长三个军曹,都是协助他在地图上根据战况重新规划己方占领区与敌方占领区。正常来说,一个大佐的指挥所必须要有还原地形的沙盘,不说做的多么精细,至少能识别出各个明暗堡的位置,只是贝里琉岛的条件较为恶劣,指挥三个大区鬼子的地方能有一张大地图就算不错了。

早上7点开战,现在接近10点,前线的压力相当之大,传令兵每次报告的消息都给予了指挥所相当巨大的压力——3个小时的时间里有6处明堡被美军的摧毁。

不是把里面的日军杀掉形式的摧毁,而是堡垒被炸成了废墟无法使用,即使这样中川州男大佐依旧沉得住气,像是对于现在的战况一点也不担心一样。

“报告——24号区域187堡垒遭到喷火兵近距离攻击,堡垒内的机枪已经被摧毁,小林准尉请求调动预备队里的一个机枪小队。”

还没等中川大佐发话,下面的少尉、准尉坐不住了。

“大佐阁下,美国佬都快打到我们指挥部了,再这样下去玩完蛋了!”

“您还不认为当面之敌就是K连吗?如此凶猛的火力,如此高效的攻势,除了K连还会有其他连队吗!?”

来到第8大区的中川大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预备队,几乎把整个第7、第8,以及从第9大区撤回来的残兵败将进行重新分配,如果说原来每个大区指挥官手里还能捏着五六十人的预备队,现在真的是一条狗都挤不出来,基本上每个堡垒里头就塞2个人,甚至有些碉堡只放1个步枪手......要不然陆军不可能进展这么快。

3个小时的时间里摧毁日军6个碉堡,这已经很接近前两天整个陆军步兵团的战果。

除去抽出兵力组建新的预备队以外,中川州男大佐还豪赌一把——他从东南面的第4、5、6大区,北面的第10、11、12大区各自抽调所有预备力量,要求每一个预备队里的士兵必须携带6~8枚手雷集结在坑道出入口附近,并把为数不多的通讯电台集中放置在预备队里头,以确保需要发动反击的时候能立刻联系上各支预备队。

代价就是中川州男大佐收到的任何一条来自前线的消息都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迟滞性,但总比待在五姐妹山地区的总指挥部迟滞几个小时要好。

这样一来,哪个方向进攻的美军是K连就得全凭他自己来判断,如果失败约等于将本可以占据优势地形对美军进行更多杀伤的部队一波葬送。

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不对K连造成破坏与伤亡,那样一支超出军事常识的军队会一个接着一个把蝗军引以为傲的东西撕开、撕烂。

“大佐阁下——!”

“你这个白痴,给我闭嘴!”中川州男骂道。

随着这道爆喝声,指挥所立刻安静下来,见基层军官那副火急火燎的样子,中川大佐轻声道:“只有一次机会,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但总比呆在这里被K连一个接着一个烧死来的好......你们必须站在K连指挥官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别觉得那是肮脏的美国佬,正视对手才能有希望赢得胜利。”

就以K连的方式、效率,哪怕把堡垒全部让出来,不给他们烧死的机会也会被一个个炸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照顾坑道口......十天、二十天、三十天,只要给时间他们就会去炸——如果不针对K连发动一次反击,蝗军的选择只有两条。

第一,被火焰喷射器烧死在碉堡里头;第二,退入坑道苟延残喘最终饿死、病死——如果你不断派人上来填补碉堡,那他就杀你的人,如果你放弃这个碉堡,他就用大量炸药进行爆破把你封死在地下。

想明白K丨战术的中川州男大佐非常敬佩该部队的指挥官,不仅把美军的优势发挥到了极限,也狠狠抓住了蝗军的劣势......但凡换个地区,不是这种孤悬于海的地方,能够有援军不断提供炮火支援,能够不断冲上来运送补给增加兵力,都不至于让他如此豪赌一场。

“告诉小林准尉,我一个人也不会给他,如果有必须补位的碉堡,让他亲自上!”

66.大佐这该不是被那个K连打出精神异常了吧

如果说早上7点30分得知24号区域遭遇猛攻的时候中川州男还只是有一丝疑惑,毕竟他觉得想在一夜之间把K连转移到其他方向发动进攻没那么容易——如果是一支普通的步兵连并不困难,但那是把物资当作尿一样洒出去的K连,每次进攻必须保证大额且充足的物资,转移方向也就意味着物资必须转移,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岂能说起来那么简单?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川州男大佐的脑袋里不断回忆起栗林忠道将军描述的关于美利坚的一切,其重点提到过‘它的确有很多的问题,却不能忽略工业生产能力上面的恐怖之处’‘我亲眼见过他们的工厂是如何运转,那种一环扣一环的流程是效率的代名词,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像是落后了五六十年’。

当这些话接二连三出现在脑海里的时候,中川州男大佐逐渐觉得美军或许真有能力一夜之间把上百吨物资与整个K连进行战术转移。

以此为基础,不论从东面进攻的美军打的有多么凶猛,摧毁多少碉堡,他都不认为那是K连的杰作。

‘撤下去休整也绝无可能!’

既然如此,K连会从什么地方发动进攻呢?

东南面首先不可能,从那个地方进攻的唯一战略目的就是与如今猛攻第8大区的美军汇合扩大侧翼范围,能打出如此璀璨战绩的K连指挥官要是为了扩大侧翼控制范围,完全没必要绕这个圈子。

若是从西北面进攻呢?

刚开始中川州男大佐还觉得如果有可能,以K连指挥官天马行空的战术会从这种犄角旮旯里开展攻势,但随后就直接否定了自己愚昧的想法——从地图上仔细一看就能明白,如果K连真这么做了也只是从斜刺里杀出来与正面进攻的部队汇合,超过2公里的进攻路程且必须穿过4个大区中半数以上小区的防线。

并不是说K连没有这个能力打穿一条路出来,而是他们的后勤补给线相较于从东面、西面、南面、东南面拉长不少,本就有着逆天的消耗量,还拉长补给线,中川州男大佐觉得这个连队的指挥官没那么蠢。

排除这两个方向以后,北面、东北面也能一并排除,剩下的只有西面与西南面,后者就是他设下两次陷阱的五姐妹山地区。

‘五姐妹山地区......还真的很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中川州男发现这支美军最擅长的反而不是那套令他逐渐绝望必须豪赌一把的战术,而是轻而易举看穿了蝗军的作战部署,就像第一次设下陷阱上来的却不是K连,第二次包围了3个陆战连将陷阱设在同样的地方,K连依旧当作没看见一样直插蝗军腰部,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快要从另外一个方向替友军解围。

现在是第三次。

再度更改进攻方向,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看上去乱糟糟并不一定能创造多么恐怖的战果,但实际打下来这一套结合战略配合战术的乱拳把防守U山的小鬼子揍的够呛。

换做是能力程度一般的指挥官,就像是现在站在中川州男大佐身旁的几个基层指挥官,早就被打的晕头转向只知道不断往地堡里头填人命,亦或者非常绝望的发起一波兵力少、准备少还没有任何意义的反击。

他相信就算是平康少佐在这里担任指挥官,亦或者是那些自负的将军来指挥,结果也是没多大区别......因为自始自终都没搞清楚一件事,这伙美军的战略战术本质就是掌握主动权,牵着蝗军的鼻子走——跑到这个地方打你一顿,跑到那个地方揍你一顿,让你损兵折将、让你失去理智、让你疲于奔波,最终被一点点蚕食、一点点消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