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2 / 2)

就算度过了危险的一步也不代表K连战术小队就能够挣脱包围圈,伊文为什么要先找到发动反击的日军指挥部?正是因为忽略它们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前敌指挥部的作用就是反应、调度、通讯、协调,伊文这边发动突围攻势,可能还没打出去50米就被知晓,小鬼子的前敌指挥官能够直接调集兵力过来补位,甚至是对正在冲击的K连战术小队发起反冲锋。

摧毁日军前敌指挥部就能算绝对打破包围圈了吗?

还差的很远!

突破能力不在于你火炮有多么强,而在于你步兵能够冲上去占领,前提是能够活着占领——战术小队内加上伊文总共9名步兵,分4名伴随技术兵,剩下的5名还得挑出一个人与诺希交接,到底也就4个人发起冲击。

来自后方的攻击把日军打蒙,换做是其他战场上很容易出现溃败现象,但这波日军抱着的目标就是死在这里,能够死前杀死一个美国佬都是血赚,它们不可能崩溃只会死战到最后一个人。

没有伊文这样开启技能单刀直入,以风卷残云之势捅穿防线,换个任何一个哪怕是没技能的兵王,都只能突进不到百米,小鬼子架枪封锁你的掩体,过十秒钟就有手雷丢过来,捡起来丢回去有概率,但很大概率直接空爆,这可比落在地面上爆炸杀伤力强多了......所以,剩下的距离必须得乡巴佬带队配合一波,那个时候烟雾弹散尽、汽油弹结束,左右两翼的鬼子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压迫过来,合拢以后K连的战术小队还是死路一条。

开的技能还得是两个3级技能,一个保障速度、感知、思维,另外一个保障一枪毙命,若是2级技能达不到目前这种效果。

条件如此苛刻的情况下伊文也只是突破了150米,还剩下80米左右的距离,反应过来的几个日军依旧轻轻松松将他压制在了一块岩石后面。

由此可见,对于战争世界的轮回者而言,技能只是一个下限,或者说是一个保底,真正的上限......或者说能有多么超神的发挥还得看身旁有没有靠谱的战友。

及时的抵达,及时的火力压制,及时吸引火力,伊文就能从被压制状态中解放出来大杀四方。

“快快快——!”

“烟雾弹要消失了,快跟上!”

伊文与跟随配合的3名尖兵一左一右占据有利地形,另外5名尖兵在队伍的最后方,如果日军真的直接冲出烟雾封锁的区域过来合围,那他们的任务则是替整个战术小队殿后。

当时给他们的说法很简单:“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前,谁也不需撤退,哪怕全都死了也要给全队争取时间。”

这已经约等于让他们承担没有接应的殿后,要求他们用用生命殿后——如果在欧洲战场,他们可以投降成为战俘,美军从来不会强制命令士兵不允许投降,只要他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放下武器投降。

太平洋战场不是没有美军向日军投降,下场无一例外都很凄惨,马润们可不想被日军俘虏以后拖回去当储备粮。

3挺跟随攻坚火力组的机枪居中布置,枪口朝向左右两翼,随时随地用火力压制敢于冲过来的日军,剩下的1挺陪伴断后的尖兵。

伊文肯定想全员一个不拉一个不伤撤出去,但难度相当之高,因为殿后的尖兵们已经与日军展开交火,下一秒3挺机枪突然喷射起了子弹......烟雾弹还没有彻底消失,汽油弹的燃烧也没有彻底结束,左右两翼本就靠很近的日军发现战术小队的行动以后果断逼近。

甲种师团就是甲种师团。

精锐之所以是精锐,抛开技战术以外更多的就是具备对战场状况的认知与判断,并主动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就像现在这样。

可能合围过来的小鬼子并不清楚这帮美国佬从何而来,又是隶属哪支部队,却很清楚如果没把丢失的阵地夺回来,发动反击的蝗军南北之间的联系会遭到切断,万一美国佬的援兵抵达进入这条不算多么宽敞的纵深里头向左右两翼发动进攻,全军有崩盘的巨大风险。

“踏马的!”

骂了一嗓子的伊文对着身旁的诺希说道,“工兵班已经快冲出来,告诉殿后的尖兵们交替掩护撤回来,大家能一起活着走出去就一起活着走出去,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到最后......哪怕难如登天,伊文也在想着能让大家都活着撤回来。

PS:

起来看了一眼后台,就这点票票想让我开悬赏,很难办捏。

76.来人,带长官撤离!

“长官,你先撤——!”

还没让伊文多说两句话,突然就跑过来两个技术兵死死拽着伊文就要先于工兵班撤离,但他们的力气有些不太够完全没拽得动。

“给老子滚,工兵班撤了、机枪组撤离,等尖兵们回来以后我在撤,你们现在立刻冲回去找乡巴佬派人过来接应!”

技术兵哪里管得了这些,伊文可是K连战术小队里头最重要的环节,天马行空一般的指挥能力在这些天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畅快淋漓的胜利,每一个参与实际进攻的技术兵都感觉到了难以言喻的痛快,那是一种令人上瘾的魔力——开战初期的小鬼子有多么的凶残,战斗力又有多么恐怖,活下来的马润们心知肚明,却在伊文面前就像是土鸡瓦狗一般,不仅能获胜还能在胜利的同时活下来。

没人能想象失去伊文以后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马润们强行要拽他回去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有这些天一同并肩作战的兄弟。

英斯伍德·伊文不是一个人的指挥官,而是所有人指挥官,他的生命已经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整个海军陆战队,有机会撤到安全区域的情况下绝不能任由他停留在危险区域,若是出现任何闪失那将是全体美利坚人民的损失——这已经是K连全体官兵们的共识。

“不行,长官你必须先撤!”

“狗屁,我是长官,你是长官!?”

“来人,带长官撤离!”

粗胚子们可不管这些,攻坚火力小组本就是直接丢掉所有用光燃料、打光炮弹的装备快速跑过来,身上没什么负重,两个人拖不动伊文没关系,那就叫上六七个个人过来,以碾压性的力量优势把伊文架起来往安全地区转移,不管这位前准尉、现二等兵怎么破口大骂都没什么用。

伊文只恨【肾上腺素强化Ⅲ】结束的太快,否则这帮粗胚子再来一倍数量也不一定能搞得定他。

“我不能撤,不能走,必须接应兄弟们——!”

就这样,伊文一边大喊一边被拽走硬生生脱离了自己亲手打开的一条生命之路。

算是抵达K连控制的区域以后,身旁的壮汉也不愿意松手,深怕伊文再度冲回去——都怀疑这家伙真会这么做。

接应战术小队的步兵来的并不慢,很快就占据了附近的有利地形,随时防备日军发掘自己费尽心机捞的大鱼逃网以后狗急跳墙。

五分钟后2个工兵班撤离,三分钟后3个机枪小组撤离,再过了两分钟却见不到殿后马润们的身影。

唯一能判断殿后小组没有全军覆没的办法就是不断传过来的美式武器的咆哮声。

伊文相当的着急,因为打心眼里不想把他们就这么抛弃在那个地方,撤出来之前也交代过诺希让他们交替掩护撤退,但大部队撤出来以后过了三分多钟都不见他们的身影,于是连忙询问最后撤回来的几个马润,殿后小组的战况怎么样。

“不知道,撤离的时候没看见他们回来。”

“长官,他们可能不想着能回来了。”

“诺希——!”

“在,长官!”

“他们人呢呢!?你告诉我,他们人呢!?”伊文像一头发怒的狮子质问着身旁的传令兵,“我让你传达的命令,叫他们撤离,怎么一点动静都没,你是不是没有跟他们说清楚——!?”

“没有,绝对没有!”诺希昂首挺胸道,“我可以拿自己的人头来保障,断后小组答复了我们。”

“通讯,通讯,联系他们没?”

断后小组是有一台步话机,空闲的时候尖兵们都学会了怎么使用它,所以并没有留没啥战斗力的通讯兵在殿后小组。

“刚才我一直在联系,没有停过——”诺希回答道,“但联系不上,完全联系不上,应该是出现故障或是损坏了。”

尖兵们会用,不代表能排除故障,那玩意可是精密机械,就算是非专职的军械师都不一定修的好,所以战场上一台通讯工具无法传递信息就代表着它失去了该有的作用。

通讯中断、枪声密集,断后的7人小队凶多吉少。

其实伊文已经做的足够好,把绝大多数人都带着突出的包围圈,K连战术小队没能撤出来的只有5个尖兵与1挺M1919A6机枪的主射手、副射手,其余都算是安全撤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