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1 / 2)

亚兹不在乎,并告诉他们。

如果这一生只为劳伦斯·伊文中士而活着,对他而言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幸苦你了。”

这是伊文长官的声音,来自他的鼓励声比起洗清冤屈的那一日所感受到的喜悦更加强烈。

亚兹只感觉自己被一团幸福所包裹,然后沉睡其中......就这样走向人类无法避免生命终点。

八十九.重返贝里琉岛之战结束以后(5000字)

无尽的黑暗需要多少光明才能填的满呢?

其实,再大的黑暗,只需要一丝光明......就足够了。

伊文陪伴着亚兹走完了最后一程。

目睹着他被一群现役军人抬着灵柩送上飞机,然后落在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以军人最高的荣誉身披着星条旗一步步进入了国家公墓,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灵柩上的那颗荣誉勋章。

它充斥着一丝岁月的痕迹,作为一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得荣誉勋章的老兵,那一丝丝的时间痕迹反而宣示着遭受到的不公,也向世人述说着卡尔·亚兹的一生。

很多人来送别这位老兵,有媒体记者、有美利坚公民、有同样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也有一大群将阅读《密语者》视作人生宝贵财富的读者。

卡尔·亚兹是这个世界线里头的G小组成员中的最后一人,也是让世人知道1944年6月15日至7月10日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那座塞班岛上一群英雄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不公与迫害。

最后的时刻,人们不曾在他离世之时的容颜上看到苦涩与难过,反而在微微上扬的唇角里见到了难以言喻的幸福。

毫无疑问,这位英雄去世的时候很幸福。

亚兹无儿无女也没有什么财产,更没有留下什么遗物,但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很宝贵的精神遗产。

到此,第3个轮回结束以后的世界线体验结束,没留下任何遗憾的伊文离开了这个世界线。

回到主世界的伊文有点恍惚。

第3个轮回结束以后的体验给他带来的精神冲击是相当巨大的,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没有走错道路。

泥泞里的挣扎、对抗心中恶魔、摒弃理性选择感情所带来的一切都是相当值得,因为他拥有着一群珍视,并愿意为他付出整个人生的战友。

伊文没有迫不及待的去看第1、第2、第4个轮回,再度休息了两天,在医院里做进入轮回前最后的检查与准备,确认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前准备以后进入了第4个轮回结束以后的世界线。

至于第1、第2个,等【霸王行动】结束以后再回来慢慢品味稚嫩时期的自己究竟给那个世界线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

......

这次的体验与第3个轮回结束以后的世界线有不同之处,首先是伊文以课堂、训练等方式度过了体感不长,实则很长的一段时间,看着变化速度如同切片一般的日历,伊文觉得最少度过了有6年的时间。

那种神奇的时间跨越没有令他感觉到不适,倒是没有战场只有无线的模拟与理论搞得他不太舒服——要是按照正常的一分一秒去度过,伊文觉得自己不可能受得了军校执教生活,反倒是类似不断拉进度条的方式来跨越时间让他感到解脱。

主要是因为下面的预备军官脑子多多少少有带点问题,这帮家伙表面上认真回应你,战术成绩也没办法给个不及格,但所透露出来的东西叫做‘考试是考试,实际是实际’,不难想象他们离开军校以后对于班排的战术安排会从头到尾充满着美式思维。

我们美利坚的军队有多少多少艘航母、多少多少架飞机、多少多少大炮,步兵的武器又多么的先进,坦克六七万辆,装甲车、运兵车不计其数,而伊文教的结合战略眼光的战术,多以班排级别的小股部队穿插渗透为主,完全不受欢迎。

那是日军的打法。

历史证明伊文的战法暴揍了日军,但学员们只觉得战争结束了,世界和平了......美利坚已经天下无敌,就算有假想敌也不是小鬼子,而是远在欧洲大陆的苏联。

用步兵穿插渗透的战术对抗那个国度的钢铁洪流,无疑是极其落后的事情。

伊文挺无奈,并信誓旦旦告诉学员们——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仰仗的美式火力并不如他们所想的那么奏效。

时间点来到1950年6月底,英斯伍德·伊文少尉被告知可以自由退役,自贝里琉岛之战结束以后他就一直呆在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就职教官,这座也能叫做安纳波利斯军校的学校专门给海军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培养各种专业的初级军官。

直至1990年,马润还是没有自己专门的军校来培养军官,只能说后娘养的军队就是这个样子。

6年的执教生涯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伊文也没教出多少战术方面的指挥官,或许以前伊文还对美利坚的军校有所期待,但很多次时间跨度所经历的一切他迎来了这件很残酷的事情——军校不只是技战术、指挥、战术、后勤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之地,更多的是人情世故的社交场。

能进军校的都是些谁啊?

不开玩笑的说你在100名学员里找1个没背景、没关系的学员都很难,无外乎是关系硬不硬、背景又有多深,这样出生就不同凡响的人进入军校,思维早就成了定式难以更改,同时还能把你交代的作业做的很好,考试的时候也滴水不漏。

伊文觉得......大概是轮回系统早就知道美利坚军校内部究竟是什么情况,说的话、做的事对于未来的影响完全没有,所以能放他在校内自由的行动,觉得不开心还能‘手动切片’。

第4个轮回结束以后的时间线没发生什么特别的改变,这个时代的【没落行动】终究没有彻底执行,为数不多的变化就是“英雄连”的称号不曾被抹去,却也没得到继承。

原本属于这支军队的老兵们在二战结束以后纷纷退伍,军官们也各自退伍剩下的不多,真正坚持下去的仅剩下霍尔丹中校与埃迪少校......当年的他们一个是上尉一个是中尉,伊文晋升了少尉,没太大的差距,六年过去待在军校里的伊文是真的完全被冷藏,得不到任何重用,学员们更像是供奉一座雕像一样附和他。

不过这个时期,另外一场历史重点记载的战争爆发了。

7月初,报纸上登载了朝鲜战争的事情。

媒体像是接到命令一样集体出动,大肆宣扬康米主义的危害,煽动美利坚的国民对于战争的支持。

刚刚结束二战没多久的美利坚民众刚开始不太愿意卷入战争,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民众带来的伤亡已经足够大,只是就没给你时间与机会反对或是提出什么意见。

美利坚总统杜鲁门的速度相当之快,就像是早有预谋一样没过几天就宣布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定。

也不管民众是什么想法,大手一挥让麦克阿瑟率领大批美军着手参战,伊文挺想看看那些学员怎样被狠狠打脸,但又觉得很无聊。

因为这个世界的历史只存有‘英雄连’空壳,没有更多的变化,不值得多看那么几眼。

比起第3个轮回给自己带来的惊喜差上太多,正当他准备退出并推翻之前不看第1、第2个轮回结束后的世界线之时,炮王携手乡巴佬来到了军官学校。

伊文愣是没想到第4个轮回结束以后的体验世界线变化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会见老战友......正是因为他只能待在军校里而无法出去,所以想去见老战友都没什么机会,觉得一直在这里切片浪费时间不如退出去,等什么时候空闲时间多了再回来切片打发时间。

没料到从帕伏伏岛开始就形影不离的军官们时隔6年主动找到自己,既然能与老战友见面,那就没必要直接离开。

“陆战1师要被调去朝鲜了。”

已经是陆战1师第1团第1营营长的霍尔丹中校对此非常忧虑,他的脸上写满了不想‘战争’的神态。

作为军人却厌战,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但伊文却能够理解他。

霍尔丹还是上尉的时候就说过自己为何参加战争。

道理很简单——美利坚的军人都该为了保家卫国而行动起来。

只是这次不同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朝鲜半岛的战争跟美利坚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多日的霍尔丹上尉也没搞明白其中的关系,都在宣扬康米主义是洪水猛兽,就像是曾经的NAZI一样,那么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会与NAZI拼成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也说不通。

如果康米主义是强盗主义、是掠夺主义,充斥着野蛮与血腥,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甘愿为之赴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