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兵怀特曼差点没两眼一黑昏过去,伤兵更是满脸写着绝望。
11.啸鹰们能在这里获得群众的支持(4k)
深入敌后的意思就是受伤的士兵基本上不太可能得到医疗资源,医护兵手里的东西必然会用一个少一个,过段时间以后可能连轻微的划伤、刺伤,那些容易因为环境而弄出来的皮外伤都处理不了,只能期待伤员自身的免疫力,万一发高烧......基本上就能宣告伤员与死没什么区别。
“伞兵们,绝望了吗?”
众人愣是没想到,这种局面下伊文少尉还能笑得出来,那副样子看上去一点也不被绝境所困扰。
轻松的宛如正在进行一场不会流血与牺牲的演习训练,啸鹰们挺难理解这样的长官,但不知为何,光注视着他总觉得心里的惊慌在逐步消失。
那副样子......代表着他有办法,能够带着大家脱离困境。
“如果这就绝望了,你们也不配当伞兵,过去两年的训练约等于喂了狗。”
伊文的言辞充满着辛辣,不气盛不算年轻人的这帮啸鹰们自然而然有些受不了。
这就对了!
通过【兄弟之心Ⅲ】,伊文一方面把最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们,另一方面还没让这帮粗胚子士气跌落谷底,甚至因为这些言语啸鹰们的士气在迅速恢复。
“无法与大部队会合不代表我们就得在这里等死,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活路——干掉德国佬,从他们身上获取我们需要的一切!”
“准备好大干一场了吗?”
“Yes,sir!”
5名具备战斗能力的啸鹰,2名伤兵、1名医护兵、1位随军神父,再加上伊文落地以后集结的巴德,总计11人算是组建出了一个小队,虽说真正能参加战斗的只有7个人。
士气问题解决差不多,伊文就该解决其他现实问题。
“罗纳德,克莱尔,哈里森,你们三人在这里给死去的布雷迪与格利斯特挖一个坟墓,我们无法将他们的遗体带回去,却能够让他们体面的下葬。”
得益于【兄弟之心Ⅲ】,伊文在接管这支散兵游勇的一瞬间就知道了所有人的名字。
当然,他没忘记让他们介绍一下,彰显一下自己超强的记忆力,以及对部下们的重视。
“Yes,sir!”
回答的很快,也很有精神,那种哪怕只有几个人,也能把你德国佬的腹地搅的天翻地覆的神态让伊文觉得手里的3级兄弟之心真的太香了。
“神父先生,下葬的时候麻烦你了。”
伊文是个无神论者,但在场的所有啸鹰都是天主教信徒,该有的尊敬一点也不能少,却不会让神父安德斯独立于士兵之外。
“这是我应尽的本质,长官。”安德斯回答道。
“巴德,你去充当警戒哨。”伊文继续安排,“阿克曼、列尼,你们带着BAR跟我来。”
找一个适合的地方架设机枪,防止德军巡逻过来的时候己方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展开攻击的能力。
等战友的遗体安葬结束以后再出发去往附近的村落。
D-day上午7点31分,在神父安德斯的主持下,啸鹰们告别了布雷迪与格利斯特,然后伊文开始对整个队伍的人员进行职责划分,先前歼灭的一个德军班的派上了一定用场。
步枪方面,小队共有3支M1加兰德步枪、7支勒贝尔1886步枪,点30-06步枪弹1500发、8×50毫米的全金属外壳步枪子弹500发。
机枪方面,1挺勃朗宁自动步枪、1挺FM-24/29轻机枪,7.5X54毫米子弹500发。
冲锋枪方面,1支斯登冲锋枪,9×19mm子弹276发。
手枪方面,2支M1911,点45子弹120发。
投掷物方面,美制MK2防御型手雷17枚、徳制M24木柄手榴弹10枚、2枚‘霍金斯’地雷、8块TNT炸药、4根雷管、2颗加蒙’手雷、2颗橙色烟幕弹、2颗红色烟幕弹。
重火力方面,1具巴祖卡,5发破甲弹。
食物补给方面,总计单人9天份的K型口粮、6天份的D型口粮。
医疗物资方面,10针吗啡、30卷绷带、5块三角巾、2瓶磺胺片、20小包磺胺粉。
对于总计11个人的队伍而言,武器方面有那么点多,可能要放弃一些。
最能够放弃的必然是7支勒贝尔1886步枪与配属的500发子弹,这玩意实在太老古董了,放在过去挺先进但放现在都不一定比得过英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但伊文总觉得需要留下,因为下来或许还能遇上啸鹰,以及法国境内的一些游丨击队。
实话实说,虽然伊文嘴上说的那么热血,但实际情况相当恶劣——他觉得先不提在德军控制的腹地搅得天翻地覆,光是生存下来就很困难,啸鹰们必须得到当地反抗组织的帮助。
他并不指望老乡们无偿帮助,因为这帮从法国投降开始一直在反抗的组织过的相当艰苦,啸鹰们用不上的勒贝尔1886步枪以及配属的子弹对他们而言或许是一笔很大的援助。
所以,下定决心带上这些老古董,人均负重增加那也就增加,抗一抗总能见到曙光。
经过深思熟虑,伊文的安排如下。
1500发点30-06步枪弹,其中配属3支M1加兰德各160发,剩下1020发子弹配给BAR,主射手抗机枪同时配备M1911与60发手枪弹,副射手列尼携带全部的BAR弹匣以及60%的散装子弹,弹药手哈里森携带剩下40%的子弹,同时还会携带FM-24/29轻机枪与必要的弹匣、子弹。
伊文依旧不放心其他人用斯登冲锋枪,自己把控好它的同时携带一具巴祖卡与一支M1911,原迫击炮班二炮手克莱尔携带5发破甲弹同时配备M1加兰德与160发步枪弹。
最后是罗纳德与巴德,两个人都用M1加兰德,配给160发子弹,同时携带60%的投掷物,剩下40%之中有一半在伊文这边,另一半在机枪小组手里。
法国佬的步枪、食物、医疗物资由医护兵怀特曼与神父安德斯携带。
分配完以后,伊文还没忘记招呼大家就地从德国佬身上拔衣服下来制作出两个临时担架,轮流抬着两名伤兵朝着有法国老乡的地方进发。
排头兵,也就是警戒位伊文安排轮流担任,克莱尔、罗纳德、巴德,总计3个人每个人担任2小时。
抬伤兵的担架手需要最低4个人,实际上在美军内部常常是8个人,也就是每4个人抬1名伤兵,如今来自各个伞降团连队的啸鹰们没这种条件,同时还需要轮换。
三个充当排头兵的啸鹰中不执行任务的时候就得抬担架,幸苦归幸苦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剩下的一个伤兵由医护兵与神父帮忙抬着,伊文的想法很简单,就算是上帝过来,你也得过来抬担架,没任何商量的余地。
相比之下,机枪班除了负重比较夸张以外还算轻松,他们的任务就是受伊文时时刻刻的指挥,不论走到什么地方停下来都得找地方架设机枪并保持警惕心。
就这样一直到中午时分,由农场主的孩子巴德带路,找到了汇聚在大片麦田里头的村落。
村子不大,完全无法与伊文想象里的华夏农村想提比伦,放眼过去只有十几栋低矮建筑。
或者说,华夏的农村放在这里应该叫做小镇而不是村庄。
说实在,两名伤兵得救的希望并不算很大,因为这种规模的村落很难说有什么医疗资源......就算真的有,那也早被NAZI掘地三尺挖的干干净净。
伊文没有着急进村,而是将口粮分配下去,让大家休息一下,落日前再展开行动。
其他人可以休息,伊文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