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营部大楼以后,借助强悍的身体机能迅速来到了小镇东侧的出入口,更换好衣服之后恰巧丹尼斯带着第一突击组中三分之一的成员跑了过来,伊文立刻将更改后的行动计划告知了他。
“老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跟着去做就行。”
“嗯,那我先走一步。”
说完,伊文就开足马力朝着德国佬的后勤营地一路狂奔,宛如脚下生风一样,眨眼之间就跑出去好几十米,顿时让第一突击组的士兵们傻了眼。
就算是以冲刺速度为特长的丹尼斯都愣在了原地——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迅猛的人!?
外@群<
37.伊文少尉足以用怪物来形容!
如狂风一般奔袭的伊文来到了火力组的BAR小队身旁,时间点卡的刚刚好——德军后勤营地的士兵们才拿起武器,将子弹放进腰带,挂上那么两颗M24木柄手榴弹,然后开始组成成行军队列。
效率着实一点也不网传的高效德国人......当你仔细去收集资料与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德国人的效率与美国人的效率区别不大,都是以流程化为主——当一群不熟悉流程的人必须要走这套流程的时候,那效率简直没法看。
这算是给足了机会。
先前汉斯中校派出去的传令兵在火力组的眼皮子底下跑到后勤营地,并不是约等于蹲坑蹲了一整场的火力组忽略或是大意,因为那时候伊文还没有带着部队冲进营部大楼。
简单来说是故意让德军传令兵通过被3挺轻机枪封锁的道路,毕竟那时候的伊文觉得营部大楼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想拿下没那么容易——不管怎么说,小镇里头打的热火朝天,后勤那边的士兵也不是聋子,没有组织的情况下大概率不会出动,但谁也不能笃定他们就不会组成增援部队。
既然如此,那不如将主动权握在手里,直接放他们过来。
一群没什么战斗经验的勤务人员,冲到3挺轻机枪封锁的公路,或许割麦子都不一定有德国佬倒下的速度快。
而且火力组的粗胚子们必须进行更多的实弹训练才能有所成长,与其让其直接打靶不如直接打NAZI,正好还能让机枪手们攒下足够多相互配合组成交叉火力网的实战经验。
说到底,伊文还是低估了5级技能的强度。
如果现在这个时间点才打下萨维尼小镇里的德军指挥部,那么其后勤营地经过武装的士兵肯定快要接近萨维尼小镇的东侧入口,所以事前的作战计划没有什么问题。
实战里头,由于伊文自己都没预料到5级技能如此霸道,继而以少于预期的时间攻下营部大楼,空出来的时间总不能找个地方歇个脚、抽支烟闲聊两句。
浪费对于一个条件有限、物资匮乏、时间紧迫的队伍而言是相当可耻的,伊文除了信号弹也没有其他能够快速与各部联系的方法,所以果断将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直接提前——该计划是包围与歼灭从后勤部增援过来的德军,消灭其有生力量以后后勤营地就等同于拿下。
BAR小组进行单独行动,按照之前的作战方案是为了绕到德军增援部队的后方,利用机枪火力尽可能切断他们的退路,现在反而成为了伊文奇招之中正面提供火力掩护的主力。
就是这主力有那么点寒酸。
本来美式装备在游击队里就不算主流装备,霸王行动开始以后德国人缴获的美械也不会让其第一时间流入三线部队手中,所以美式装备在这个地区的弹药补给相当困难,黑市上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反正黄九去问过......BAR的子弹,没有,一颗也没有。
要不是盯上了萨维尼小镇里的电台,伊文恨不得去抓几个工程师回来直接手搓。
总之,经过两次战斗以后BAR的弹药总量已经下降至300发左右,不以轻机枪实战射速120~200发每分钟左右来计算,能省则省的情况下以80~120发每分钟来计算,三四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会打空。
没了子弹的BAR当作烧火棍、锤子、铁棍来用都嫌她重、体积大,更别说是提着她冲上去拍人,手里的工兵锹不香吗?堑壕刀不香吗?
“你们能坚决执行命令,我感到欣慰。”伊文对着火力组的阿克曼、列尼、哈里斯说道。
这三人是伊文与巴德亲手从德军的包围圈里解救出来,算是最早一批跟着伊文与当地反抗组织构建出今天游击队全貌的老人,所以才会安排他们时时刻刻盯着是否有红色信号弹升空。
倒不是伊文不相信火力组另外的两个机枪小组不会坚决执行命令,而是他们终究没有洗去身上的浮躁,刚才换美利坚陆军作战服的时候,伊文能从其眼神里感觉到迫切,其中一个小组的主射手更是提出希望能直接加入小镇战斗的请求。
每一个参与今日军事行动的士兵都知道当营部大楼升起红色信号弹的意思,那代表着最艰难的一场战斗临近尾声,也就是说本该是作战里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却只能在城外趴着眼睁睁看着其他部队在城里打的那般火热。
作为精挑细选的士兵,也是游击队中的精华,自然而然不甘心就这么等到战斗结束。
若是让这两个机枪小组中的一个承担如今BAR小队承担的任务,那一定不会做的非常好——阿克曼、列尼、哈里森三人明明连德军增援部队的人影都没看见,却不曾有半点浮躁,哪怕今天一个敌人都没干掉,他们也要坚决伊文通过信号弹传递过来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收起架了半天却一枪未发的BAR狂奔至此。
并且在伊文来到之前,主射手阿克曼已经猜测到作战方案进行了变更,虽然无法知晓其更改后的方案究竟是什么,但三人一边布置机枪一边商讨,很快就将伊文更改后的作战部署猜的七七八八。
如果德军的增援部队还没有离开后勤营地,那就原地待命等伊文前来,如果德军的增援部队要离开后勤营地,那就用机枪逼迫他们回去。
换做是另外两个机枪小组,瞧他们猴急的那个样子,深怕自己在这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力一点功勋都没有立下,恐怕刚到指定区域就急急忙忙架枪朝着德军后勤营地进行一顿扫射。
这会破坏伊文的奇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事。
再一个,就算他们能安耐的住也没有BAR小队用起来方便,因为伊文根本不会法语。
只有真正到了这种构成复杂的部队里才能实际体会到语言上的隔阂有多么让人头疼,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完全是鸡同鸭讲。
“更变后的作战方案很简单......”
伊文以最快的速度讲述完以后,不等丹尼斯带着部队前来,继续一路狂奔,目标是德军后勤营地的后门。
见闪电般速度远去的背影,BAR小队的三人嘴巴张得老大,像是能塞进去两个灯泡——平日里因为事情太多,不怎么参与训练的伊文少尉,原来有这么强悍的身体素质!?
要是让他们看到伊文如何在狭小空间里战斗,那不得原地升天?
不是攻进,而是被带着攻入德军营部大楼隶属第二突击小组的啸鹰们对此有很多话要讲——你们看到的算个屁,要知道我们所看到的,足以用怪物来形容!
以前的伊文会很享受装逼所带来的乐趣,加入轮回以后慢慢丧失了这种对于低级乐趣的追求。
如今,多的事情不需要提,所面对的困难多如牛毛,还有心思享受乐趣?
高级乐趣都没有时间去享受!
他都恨不得把一天的时间当作三天来用,恨不得每天只睡4~5个小时。
否则也把握不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更改后的第二阶段作战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让后勤营地里的德军认为自己遭到了游击队的四面包围,从而迫使其缴械投降。
整个后勤大营有2个大出口、2个小出口,沿着公路的东西向是大出口,南北向是类似小门一样的出口,主要是为了让那些经常性傍晚突然消失第二天早晨又突然出现的士兵留一个快速通道。
汉斯中校自然知道这些彻夜不归的士兵干什么去了,但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但要别被值岗人员抓到,那他也不得不下令给予惩罚。
后勤营地的小门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因为除去少部分必须在岗位上坚守的士兵与军官,都会在没有作战行动的时候统一来到后勤营地就食一日三餐,届时那些在外面跟女人玩了一晚上的士兵能够顺势归队。
当然,你以为是汉斯中校爱兵如子,实际上是这家伙根本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在处罚士兵身上,作为营级军官日常中的琐碎事情相当之多,那些繁琐的行政工作,汉斯中校能忽略就忽略,就像默认小门的存在一样。
反正,要是不堵住2大2小,德军后勤部队就会趁势逃跑,伊文可不想见到这帮逼落荒而逃的场景,因为有那么多的物资需要装车!
光靠围攻后勤营地的那么点人能够搬运多少东西?有了电台以后是能联系到上级,那些将军们看你在这里搞得风生水起还有机会威胁圣洛,空投物资肯定第一时间安排,该不会有人觉得点击一下就能送过来吧?
分类、装货、安排运输机/滑翔机、侦察位置、确认坐标......非常多的事情必须得解决才能进行空投。
今天这一仗把伊文的家底都给掏空,也就火力组一枪未放子弹还算有点,巴祖卡与迫击炮的炮弹也因为伊文的神速进展而省下来。
这些节省下来的弹药对于一个已经进行大扩军的队伍而言,根本不够看......到时候算下来每个士兵能分到3发子弹都算是烧高香。
总不能去黑市上买贵的吓人的弹药吧?伊文手头上也没有真金白银,也就能用粮食去换,然而大本营人数激增以后之前还算充裕的粮食储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黄九为此掉了好多头发。
因为用不了几天就得产生焦虑——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又得干活又得训练,总得让他们吃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