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意冲天的穆赫兰圣战军继续前进。只不过抵达山口,直面那座十字军要塞以后,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因为两山之间的谷地出口处,根本无法完全展开这支庞大的军队。如果要将大部队开出山谷,对敌人的堡垒进行围攻,那势必要遭到敌人的火炮袭击。
穆罕默德王子观察到,敌人的城墙上一共布置了十八门火炮。虽然数量不如己方,但是敌人的火炮全都是一种型号,据十字军俘虏提供的情报,那种配备给步兵部队使用的火炮,叫1432年式12磅步兵炮,简称32式。
虽然穆罕默德王子现在手头有三十门各式火炮,但除了三门经过特殊改造的魔法巨型射石炮,其他火炮都是口径小而且身管短,和法兰西先进火炮相比,犹如玩具般的小型射石炮。
这些火炮和弓弩一样,只是远程火力的组成部分,根本不可能拿去攻城。
穆罕默德与穆斯塔因一边等待后面的炮兵部队,将巨型射石炮搬运到前方来,一边讨论攻城方案。
不过讨论来讨论去,最终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面对这样一座位置绝佳的堡垒,没有别的取巧方法,只能硬攻。
“殿下,让我的人先上吧。”
主动请战之人身材高大,有着欧洲人的面孔,皮肤比肤安纳托利亚人更白皙。他头戴耶尼切里禁卫军标志性的白布帽子,金色帽檐上别着一把勺子。
耶尼切里禁卫军的部队文化,与吃密切相关。军旗图案是煮锅,象征袍泽兄弟们在一个锅里刨食,亲密无间,生死与共。而耶尼切里军团的指挥官,被称为“乔尔巴吉(土耳其语‘勺子’之意)”也就不奇怪了。这象征着分发食物,哺育士兵们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这位主动请战之人的身份,显而易见。
他是耶尼切里军团第三营的指挥官,同时也得到穆罕默德王子的授权,指挥前来马格里布地区的全部五个营禁卫军,
他乔尔杰·彼得洛维奇,是个塞尔维亚人。只不过与其他耶尼切里一样,自从十二岁被从家中强征,改信穆赫兰教,进行了一系列洗脑与学习以后,乔尔杰早已成为了奥斯曼苏丹的狂热追随者。
不过乔尔杰刚刚站出来,视耶尼切里为竞争对手的吉汉吉尔帕夏,便立即开口道:“殿下,我们西帕西骑兵在下马以后,也是最优秀的步兵。有我们就足够攻下那座堡垒了!”
“那座星型堡垒很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你以为像攻陷西迪贝勒阿贝斯一样容易吗?”乔尔杰反驳道。
穆罕默德王子没有任由两名属下继续争吵,直接下达命令:“乔尔杰,让耶尼切里去准备。”
他虽然不知道吉汉吉尔的具体目标,但是自贾扎伊尔沦陷以后,就察觉到了对方不安分的野心。之前让吉汉吉尔进攻西迪贝勒阿贝斯,就是为了安抚这些桀骜不驯的西帕西骑兵。之后攻陷奥兰的功绩,穆罕默德王子要留给自己的耶尼切里们。
耶尼切里是王室亲军,只接受苏丹或王子指挥,既然穆罕默德殿下如此发话,就表明他要亲自拿下那座要塞的决心,吉汉吉尔也只能作罢。
设置好炮兵阵地后,进攻正式打响。
仗着射程优势,奥斯曼炮兵对十字军的棱堡开始了远程轰击。只不过距离拉长意味着威力与精度迅速下降,连续三轮炮击,都没有对马友夫精心设计的棱堡,造成太大损害。
至于那些口径更小,更落后的射石炮,在这个距离就更没办法对棱堡守军造成任何杀伤了。甚至连能够射到城墙上的炮弹,都相当罕见。
不过穆罕默德王子又不敢将炮兵前移,以免被十字军的火炮攻击。
炮击进行了一个小时后,耶尼切里们也做好了进攻准备。
这些苏丹禁卫军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各级指挥官通常都由超凡者担任,不论是弯刀长戟这样的近战武器,还是复合弓、十字弩、火门枪等远程武器,都能熟练使用。
在通常战斗中,耶尼切里为了机动性,并不会装备重甲,披甲率不如西帕西骑兵。但是在攻城战等需要强攻硬打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披挂全身重甲上阵。
实际上,根据战斗环境不同,选择不一样的武器装备,也是耶尼切里的一大特点。
穿上在胸腹等要害部位用甲片强化了防御的锁子甲后,耶尼切里们拿起盾牌和弯刀,开始集结在军阵前。
当然,这一次进攻也不仅仅只有这一千名耶尼切里。还有一千阿扎布步兵将伴随禁卫军们发起攻击,提供远程火力支援,以及进行填平壕沟与架设攻城梯等杂活。
阿扎布步兵是一种只为奥斯曼苏丹效力的常备雇佣兵,比起之前从农村青年中征召的亚亚步兵,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是如今奥斯曼的主要步兵来源。
其实按照惯例,不应该在攻城战一开始就投入珍贵的耶尼切里禁卫军。等大炮轰得差不多了,阿扎布步兵炮灰将敌人消耗得疲惫不堪了,才是投入禁卫军一锤定音的时机。
但是这一次,穆罕默德王子却打破了惯例,在第一次进攻时,就将最精锐的部队投入了战斗。
这是因为他此时陷入了某种心态失衡的状态。
十字军在山口处修建了这座堡垒,就说明之前己方的一切所谓“秘密”计划,其实都在对方的掌握中。绕到阿特拉斯山脉,由南向北偷袭奥兰港的战略,如今几乎不可能成功了。
之前耗费的时间,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还有心中对胜利怀有的期待,如今都变成了海量的沉没成本。
这让穆罕默德王子非常不甘心。他仍然希望能够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不至于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马友夫已经在这里修筑了堡垒,那么奥兰港肯定也集结了重兵,那里不再是可以仅凭偷袭就得手的城市。
但是,如果将战役目标改为前方那座十字军堡垒的话,凭借三万大军的兵力优势,仍然有很大机会成功。
这座堡垒的位置太过关键,如果在十字军手里,就是扼守山区的铁闸。但是如果在穆赫兰圣战军手中,就是北上进攻奥兰港的坚实据点。
只要穆赫兰圣战军能够得到这座堡垒,那奥兰港南部就会门户大开,即便现在不能攻下这座特莱姆森苏丹国最富庶的港口城市,也可以让己方拥有极大的战略优势。
只不过,速度一定要快。
现在堡垒里只有不到两千守军,穆罕默德王子认为己方还能够凭借数量优势拿下。但万一奥兰城的守军得到消息,派兵前来支援,胜利的希望就会变得极为渺茫。
“进攻!”伴随着穆罕默德王子一声令下,雄浑的号角吹响。
耶尼切里军团在两翼阿扎布步兵的掩护下,迈着整齐的步子向十字军棱堡前进。
当接近到两百五十米距离时,一部分阿扎布步兵停了下来,开始用手中的复合弓进行抛射,压制棱堡的远程火力。
奥斯曼人的复合弓是一件相当高效的武器,即便是与这个世界有精灵技术加持的英格兰长弓相比,也毫不逊色。
事实上,成为一名阿扎布步兵的基本要求,就是拥有一张土耳其复合弓,就像骑士必须要有战马和盔甲一样。
即便到了一百年后的火绳枪时代,复合弓依然在奥斯曼军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
这一轮抛射并没有产生太大战果。因为驻守棱堡的十字军,就算是最低等的士兵,也装备了头盔和半身板甲,除了几个倒霉蛋被箭矢射中关节连接处的缝隙,基本没有伤亡。
不过奥斯曼人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十字军反击寥寥,只有稀疏的箭矢射回来,死了几个阿扎布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