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1 / 2)

而相对于中短篇,其实长篇漫画更考验作者在各方面,诸如剧情把控,人物设计方面的能力。

“长篇...夕君,你下部作品不准备画邪道了吗?”

邪道漫画的显著特征就在于篇幅较短,高频率的节奏爆发。这种模式显然难以运用到长篇之中。

“那倒不一定,谁说漫画一定要局限在王道和邪道两种类型之中啊。”

“新作我准备画一个类似于笼中之鸟的故事。”

第二百六十一章 只是精神有点跳脱

新作的事风间夕也就是简单的跟植村紫菀提起,并没有直接说明。毕竟现在连载的两部漫画都还没有完成,说这些还太早了。

在魔圆的庆祝宴后,风间夕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样。学校工作室公寓,三点一线的循环往复着。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炎拳》和《电锯人》也开始走向尾声。

..............

青年漫和少年漫区分开来是正确的。

伊大知冈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漫画这种文化娱乐产品,其受众也存在着鲜明的分层的。

儿童向的卡通漫画,考虑到儿童思维能力的局限性,故事主线往往十分简单,氛围轻松明快,剧情不需要考虑现实逻辑。

代表少年向的王道热血漫画,为了能引起青春期少男少女们的荷尔蒙,往往注重激烈酣畅淋漓的故事节奏。

同时,少年漫也会以“元素”为主要卖点,透过一个个具体的角色,通过赋予这些角色魅力,从而获得读者的青睐。简单来说就是卖cp,十五十六岁年纪的男生和女生都很吃这一套。

而青年漫就不一样了,受众主要为成年群体。这里的成年指的是已经迈入了社会,或者说半只脚迈进社会的人。论人间真实在哪里...没错,就是在社会的现实之中。

因为了解现实,这类群体对于漫画的追求往往体现在故事的思想深度和内涵上。或者说,这类群体看的并不单单是一个故事,而是想从中得到现实映射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现实性。

这类漫画的核心往往是激烈的,可能是某种无法调解的矛盾。又或者是始终存在一个宏大的“立意”。在这个立意或者矛盾面前,作为主视角的主角反而是渺小的。

《炎拳》就是这种的典型,不说一直在末世中挣扎的阿格尼,就连利贺田这样超然的存在,也在复仇的主题中悄然逝去。

这本该是属于很古典的写法,诸如古代的史诗和戏剧。但是在现代,这反而算得上很少见新奇的类型。

青年jump的主编是北冈晃成,杂志背面的左下角就印着他的名字。之前在少年jump上,这个名字也是十分常见的。

对于这个一手创办青年jump的资深主编,伊大知刚还是挺佩服的。

若不是分刊出来,有着这样的平台,《炎拳》这部漫画恐怕很难拿出来与世人见面。

伊大知刚此时已经对《炎拳》这部漫画有了新的认知。

的确,在之前的故事中,阿格尼好不容易找到的容身之所,认识的亲近之人要求他自己杀自己,这段剧情着实让伊大知刚的心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但伊大知刚毕竟是心理咨询师。而心理咨询师往往和心理精神医生有着联系。

在感觉心灵受到冲击后,伊大知刚赶忙在镜子里对着自己来了一通心理治疗,自我安慰。后续的状况也缓解了不少。

这样让他开始尝试深度的解刨和分析起这部漫画来。

首先,这无疑是一部以虚无主义为核心的漫画故事。

很喜欢看,充满着虚无主义的故事。

所谓虚无主义,指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

而炎拳的故事完美的契合了这一点:注定失去的精神寄托。注定倒台的偶像。注定痛苦的生命。注定悲剧收场的复仇。注定无解的道德困境。注定无法信任的他人。注定无法得救的未来。注定到来的毁灭。注定完结的世界。

但单纯的虚无主义,这部漫画是绝对画不下去的。整部漫画最残酷的一点,便是在这没有意义的一切中还存在着所谓的希望。

这个希望在不断变化着:刚开始是大仇得报,然后是拯救他人放下仇恨,再然后是获得幸福。

不断变化的希望串联着整个故事,最后汇集 成一句话:活下去。

正因为这所谓的希望,所以作者才能在看似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故事背景下,写出这样流畅的故事。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矛盾的神作。

优秀的漫画往往少不了对立,死笔中,主角L和夜神月因为对正义的看法而不同所产生的对立;魔圆中少女想象中的魔法少女而真实魔法少女中存在的对立。

但这种对立说得上是‘冲突’,却无法算得上真正的矛盾。

在伊大知刚的眼里,《炎拳》就是一部真正讲述矛盾的神作。通过矛盾展现老贼的才华,但却反被用来恶意满满的折磨读者。

如果说隔壁的电锯人是喜欢整蛊却很有趣的差生。

那炎拳就是冰冷无情,句句诛心,挎着个批脸的冷酷学霸。

战斗的画面虽然也会酣畅淋漓,但总会施加沉重的道德拷问来增加主角和读者的内心负担。

炎拳的主角也堪称为最纠结的主角,在放下执著和执迷不悟之间反复横跳。前能为理想而活,后又能马上因为理想破灭而寻死。

仿佛冷静的疯狂,又似沉重的羽毛,寒冷的阳光。

以辩证的方式分析完炎拳之后,再来看这部漫画,伊大知刚顿时感觉整个视野都不一样。

没错,自己之前只是太过于沉浸于故事之中,被作者代入进去了。但在知晓了故事的主题,体现虚无主义的核心后,故事反而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

“不过,画这种故事漫画的作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