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只要按照《十事要说》去做,那么他就能为万世开天平了。
凭此立言,姚崇便有可能成为儒道一品大宗师。
当然,也仅是儒道一品大宗师境界的大儒,若想更进一步,那就需要“立功”了。
也就是通过《十事要说》,把“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目的真正实现。
如果《十事要说》真的为天下带来了太平,且让天下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大唐朝廷越来越昌盛,姚崇便可借此突破儒道贤者境界,成为上古诸子百家一般的存在。
到那个时候,姚崇就不是姚崇了,而是姚子!
咱们的姚子若能再进一步,让自己的学说永世流传,被应用于诸天万界,且能为诸天万界开创万世太平,成为永恒的传说。
那么,如若积累足够,姚子就能进入“立德”境界,成为儒道圣人。
儒道圣人,若是用佛道的话来说,那就是大罗和彼岸。
只可惜,这个境界也只存在于理论中,至今还没有人真的达成。
即便是儒道的开创者孔子,同样没有做到,尚处于立功境界。
故而,仲尼也只能被誉为“孔子”,而不是“孔圣”。
至少诸子百家中,儒家之外的人,并不认可“孔圣”这一称呼。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孔子的立言是教化天下。
教化天下何其难也?
为此,孔子不仅建立了儒道学说,更是创建了儒家0 ......
想要门下弟子等帮他完成教化天下的目的。
只是这结果嘛。
不提也罢!
想想现在的儒家情况就知道了。
圣人学问,悬于高阁。
彻底成为了世家门阀垄断知识,谋取利益的工具,和孔子当初的谋划彻底向左。
如此,孔子能完成“立功”和“立德”才怪。
也不知那位“孔圣人”知道这种情况后,会不会直接从棺材板里跳出率,弄死这群不孝的徒子徒孙。
“只是我的路会是儒道吗?”
陈琦忍不住陷入沉思。
不可否认,儒家的“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之路,的确是一条超脱证道之路,走的教化之道。
但是这条路太难了,其难度丝毫不下于佛门的四十八大宏愿!
立言并不难。
立功的话,努努力也能做到。
真正难得是,如何将这个“功”积累到能够立德证道的地步。
这就像佛门地藏王发下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宏愿一样。
按照儒道的说法,“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地藏王的“立言”。
超度冤魂,是“立功”!
发下大宏愿不难,超度个十百千万亿的冤魂也不难。
真正难得是,想要通过超度冤魂积攒能够“立德”,证道彼岸的积累,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藏王证道大罗彼岸必须让地狱成空,而是需要超度无量量兆之数的冤魂才可以。
如此才能凭借超度冤魂所获得的无量愿力之助,证道大罗彼岸。
说白了,这“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走的就是积累众生愿力的证道之路。
类似于神道的信仰之道,或者后世网文中的功德成圣之路。
陈琦这么想着,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儒道“经典”,踱步走到一旁的书柜前,抽出一张上好宣纸来。
他将宣纸平铺于桌案上,拿起狼毫笔,蘸了两下墨砚,于洁白的宣纸上,最终写下了十五个大字。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七十二章 陈琦的新儒学,格物和科学!(求订阅)
儒道,武道,还是练气之道?
这并不是很难选择的问题。
陈琦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贪心点,三道同修。
另外就是教化之道和个人伟力。
这两者之间并不排斥,是可以兼容互补的。
毕竟如果自己的拳头不强,又如何来教化别人?
所以,陈琦仅是看了脑海中的系统面板一眼,便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决定。
那就是当个儒家大儒的同时,也偶尔锻炼下自己的肌肉,以免需要拳头来说服别人的时候,自己的拳头不够硬。
当然,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刚刚有所感悟的同时,自己脑海中的属性面板,突然有了新的变化。
最强阅读系统:
宿主:陈琦
境界:武道六品初期,儒道二品初期,练气七品中期。
功法:人族基础炼体术(第四层·入门),天人合一诀(第三层),后天六十四卦(小成),孟子三剑(大成)......
神通:浩然正气(入门),斡旋造化(入门),天人合一(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