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2 / 2)

运河每年可以产生相当丰厚的收益,但这其中只有极少数会分给埃及政府,绝大多数收益都落入了英国人的口袋。

作为穿越者的陈墨当然明白这条运河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说后世埃及之所以能够维持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运河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将苏伊士运河收回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只是现在英国人实力强大,运河区也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强硬的想要收回是不现实的。

因此陈墨才会提出扩建苏伊士运河的建议,并借此从英国人手中拿回一部分运河股份,从而获得了一部分利益。

英国人对于这个建议,在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同意,只不过他们很小气的只愿意分给陈墨10%的运河股份。

这显然不能满足陈墨的胃口,于是在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之后,英国人“慷慨”的把这个比例提升到了35%。

尽管这仍旧是一个无法让陈墨感到满意的数字,但在英国人提供了其他补偿之后,陈墨还是同意了这个分配方案。

===第五十三章 逐渐掌控===

英国人之所以同意陈墨提出的用亡灵修运河的方案,自然是他们馋运河拓宽之后所带来的利益。

能够多赚钱的事情,谁又能拒绝呢?

更何况英国早已有拓宽运河,提升其通航能力的想法。

只是在一战中大英帝国着实伤了元气,原本有想法的运河工程自然也就只能搁置,毕竟大英帝国都被迫放弃两强原则了,想让唐宁街拿出拓宽河道的资金实在是不现实的事情。

毕竟英国已经宣布了埃及的独立,像当年法国人那样去压榨埃及劳工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真这么干英国可能连运河区都保不住了,而且当年法国人也是花了钱的。

又想要好处,又不肯出钱,英国人的这种心态让他们不得不扭扭捏捏的默认了陈墨所提出的用亡灵去修运河的提案。

说到底,在你没钱又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有什么比不要钱的劳动力更让人高兴呢?

白嫖这种事情是人类的共性,能白嫖的事情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唯一的问题也就是陈墨要使用的劳工是亡灵,这一点影响会很糟糕。

但使用亡灵的是埃及人,不是英国人,在陈墨加了一句“不用亡灵,英国就得出钱”之后,英国人也就认下了这件事,并且答应主动帮忙遮掩陈墨使用亡灵来拓宽苏伊士运河的事情。

而作为陈墨只拿到运河35%股权的补偿,英国人答应帮助埃及在阿斯旺地区再修一道水坝,当然劳工用的还是陈墨的亡灵。

提到阿斯旺水坝,在后世人们所想到的那座世界七大水坝之一的高坝是苏联人在1970年援助埃及修建的,而在这之前,英国人在1902年已经在阿斯旺地区修建过一道水坝,并且在1907-1912年进行了加高。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在1929-1933年英国人还会再次加高水坝,以应对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

但即便如此,这道水坝也还是在后来尼罗河泛滥期间几次濒临漫坝的危险,所以在上游再修一道水坝也是应有之意。

修建阿斯旺水坝和拓宽苏伊士运河,这两点对于发展埃及的经济来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也是陈墨在制定掌控埃及的计划时就决定要做的事情。

不过对于水坝的修建,陈墨却并不打算按照1970年埃及和苏联修建的阿斯旺水坝的方式来,因为那虽然极大地推动了埃及的经济发展,却也同时毁掉了整个尼罗河的生态。

不仅造成了下游河道和土地的逐渐盐碱化,尼罗河三角洲面积的缩小,出海口处物种种群的灭亡,甚至将埃及这个原本粮食能够自足的产粮国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小麦进口国。

所以陈墨如果不想重蹈覆辙的话,就需要修一道不一样的水坝。

这一点交给英国人倒是没有问题,毕竟第一道水坝是他们修的,除了修的太矮导致防洪效果不太行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

即约束了洪水,又保证了尼罗河每年一次的定期泛滥,同时也让上游的淤泥被顺利带到下游,肥沃了土壤的同时,也维系了尼罗河的生态。

或许英国人在修水坝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么多,但他们所使用的技术却很好的处理了这些问题,采用“蓄清排浑”方式运作的水坝既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同时也维护了下游的生态环境。

当然,英国人在埃及修水利工程可不是为了做慈善,帮助埃及人发展,而是为了推广棉花种植,将埃及变成英国的棉花产地。

因为有着这样的利益推动,英国人才会在埃及的水利工程建设上用心,不然的话大英帝国可没有那么好心肠来修水坝。

陈墨现在想要修水坝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有了水坝的调控,让尼罗河变得更加平稳,同时可以蓄积水资源供枯水期使用,才有利于两岸的农业发展。

并且水坝本身也是重要的发电设施,现代工业发展可离不开电力的供应。

只有有了阿斯旺水坝的稳定电力供应,才有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基础,不然的话工厂建成了没有发电厂,那也是运转不起来的。

——————————————

总而言之,在陈墨获得了埃及实际控制权的头三个月里,他基本上就是在忙着开罗城的重建工作,以及接管整个埃及政府。

原本的皇室已经被他杀了个绝嗣,自然不会有人跳出来质疑他的统治权。

而英国人对外界公布的,则是开罗遭到了当地反对派部族武装的袭击,他们攻陷了开罗,残忍的杀害了埃及国王和政府高官,导致英国不得不暂时接管开罗和埃及,在新政府能够履行自己的职务之后,才会将埃及的实际控制权交还。

这当然只是对外公布的官面文章,事实上因为当时在亚历山大还有大量的外国人滞留,他们对开罗发生的事情并非一无所知。

所以事情的“真相”自然也就这样传播了出去,而陈墨也早已从英国人手中拿回了埃及的实际控制权,并且要求英国人退回了运河区。

新政府的各个部门在艾达·王把他们当中最有能力的人和一、二把手都变成了吸血鬼之后,就更不存在有人能够反对陈墨了,与之相反这些忠诚得到了保证的政府工作人员爆发出了120%的工作效率,让战后的重建工作得以十分顺利的进行。

不过作为代价,陈墨也不得不想办法圈养了一批血奴,以供给这些工作人员,免得他们血渴发作,满大街的乱咬人。

至于法老卫队则在馆长和阿德贝的说服下加入了新政府,成为了新政府麾下军队的一部分,他们将会被打散,和原本埃及的军队一起进行整编,由陈墨手上的那些原保护伞雇佣兵转化而来的黑武士们进行训练。

原本英国人是很热情的表示可以提供军事教官和英制军械的,但陈墨却很直接的拒绝了英国人的这项提议。

他宁可自己修建军工厂来一点一点生产军械,也不会将自己国家的重要国防命脉交到其他人手中,尤其是他能够拿出更好的军械和军事技术的时候。

===第五十四章 基础建设===

安布雷拉的雇佣兵当然谈不上有多高的军事素养,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游戏里,也基本上就是充当个背景板,或者给主角送经验的角色。

但从单兵作战能力上来说,安布雷拉的雇佣兵还是没有问题的。

让他们指挥作战肯定不行,但用他们来训练军队,却没有什么问题。

而军事武器方面,安布雷达虽然不是专门做军火的,陈墨拿到的那个基地里的军事装备在同时代的军械当中也算不上最先进,但放到这个时代,那完全就是科技代差所带来的碾压。

尽管陈墨所掌握的那个基地里的生产线规模不大,只能小规模的生产一些军火,最多支撑一场轻烈度的小规模战争,但在基地当中还有一个高精度的机械加工车间,陈墨完全可以利用它来生产新的车床和生产设备,建设新的兵工厂来大规模生产军事装备。

当然,这同样需要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之后才能去做,以埃及目前的工业实力来说,尚不足以供养一个大型兵工厂,一切都只能先进行基础建设。

至于说英国人说的提供军械和军事教官,帮助陈墨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这件事陈墨相信英国人肯定是真心实意的,也确实会为他训练出一支符合要求的军队来。

但一国军事国防建设操之于外人之手,那这支军队究竟是自己的军队,还是别人的军队呢?

尤其是连军械都要依赖别人提供,万一在打仗的时候别人卡了你的脖子,又该怎么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