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 / 2)

然而托埃及自然气候干燥的福,这些尸体在沙漠气候的影响下会很快风干,如果没有被盗墓之类的活动损坏的话,那么尸体将留存在地下,几千年都不会损坏。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墨在派出了自己手下这些用克隆技术制造出来的侍僧之后,很快就从开罗周边拉出了差不多八十多万亡灵,分批送到了运河区的工地上。

在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之前开罗之战的时候死去的人,其中有人认领的尸体会被领走安葬,但剩下无人认领或是已经被打得太烂没法辨认的尸体则会被转化成亡灵劳工,送去干活。

这也是陈墨之后打算实行的政策之一,死去的尸体如果有人负责领走和安葬,那自然任其安葬,但没有人认领需要公共部门处理的,将会被转化成亡灵劳工,然后为国家干活,直到挣够自己的棺材钱才会被埋进土里。

并且即便如此,这些尸体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也还是会被挖出来,转化成亡灵劳工或者亡灵士兵。

其实陈墨本身是想征收尸体税的,也就是埃及的国民死后,尸体还要为国家工作。

当然如果直接这么干,肯定是不行的,无论埃及人的传统再怎么重视尸体,直接把死人拉起来干活都还是过于惊世骇俗了。

陈墨所设想的是开放死后复活的服务,这对于一个死灵法师来说当然不是什么难事,复活尸体的方法那么多,他随便就能拿出来十七八种,在每个城市布置一个大型的被动复活法阵,有人死了就自动激活复活程序,对于陈墨来说并不是什么很难做到的事情。

这样一来,埃及人死后,可以复活成亡灵继续生活,但作为复活的费用,需要亡灵为国家服务十年,如果家人有钱缴纳复活的费用,则可以不用服务十年。

这样一来,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死后依旧能够为陈墨做贡献,只不过富人贡献钱,穷人贡献尸体。

复活之后的亡灵并非就此完全自由,不需要其他额外的投入,因为无论尸体还是骨骼,都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腐烂和损坏。

如果是穷人的话,只要为国家服务,那么维护的费用自然是国家负责,只不过需要在服务年限上往上累加一份维护费而已,而富人的话就只能自己出钱购买维护服务了。

这样一来,无论是大量的下级亡灵还是财富,就都可以十分顺利的进入陈墨的口袋了。

唯一的限制也只不过是人们对于复活亡灵这件事情的接受程度而已。

===第五十八章 三年大发展===

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在陈墨的统治下埃及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苏伊士运河的拓宽工程靠着近百万亡灵劳工的努力,在一年之后宣布完工,而拓宽之后的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较之原来提升了一倍还多,陈墨所掌握的35%的股份,为他带来了相当于原本苏伊士运河70%的巨额收益。

这笔钱陈墨并没有纳入自己的口袋,而是交给了埃及政府作为财政收入,并且用于国家建设。

有了这笔资金的注入,加上杜邦集团的投资,埃及政府很快在阿斯旺地区建立起了一座小型石油化工厂与一座兵工厂,并且在亚历山大建造了一座小型造船厂。

之所以不是一开始所设想的大型工厂,自然是埃及本身的环境和条件跟不上,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发展。

这三年时间里,能够把工厂建起来,把架子搭起来,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事情了,毕竟埃及这种被殖民统治的国家,着实缺少可用的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

不过这其中,石油化工厂和兵工厂虽说都是杜邦家族支援建设起来的,但使用的技术却是来自于陈墨。

在上个世界吞了安布雷拉一个基地,还是用于武器生产研发的基地,陈墨怎么都是捞到了不少技术的。

其中化工方面的技术比较少,基本都是用于军工生产的一些化工制品的相关技术,而且受限于现在的工艺水平,大部分很难制造或者只能依靠实验室,但还是有一部分比较基础的化工制品可以生产,这些也就成了化工厂的主要产出。

而军工方面,陈墨吞下的基地里颇有一些武器方面的研究人员,他们综合历史上几款比较成功的武器设计出了一款不错的半自动步枪,作为军工厂的主要产品。

目前埃及军队已经开始列装,军工厂的主要生产订单也是来自于此。

这并非是陈墨不肯给自己的军队装备自动武器,而是对于现在的埃及军队而言,大规模列装自动武器还不是时候。

换句话说,就是埃及政府目前还承受不起全面换装自动武器所带来的后勤压力,只能先用半自动步枪顶一下。

然而即便如此,埃及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相当不错的提升,尤其是军工厂生产的并不只有半自动步枪这一种装备,火炮、装甲车、坦克,甚至是飞机,陈墨其实都有技术。

只不过目前的阿斯旺的兵工厂受限于规模,只能生产半自动步枪和小口径步兵炮与迫击炮而已。

而英国人承诺修建的第二道水坝也在亡灵劳工们的辛勤劳作之下得以修建完成,并且配套的水电站也一样修建完成,也正因为如此,工厂才会选择修建在阿斯旺地区。

之前就已经说过,电力供应是工业发展的基础,阿斯旺地区有着埃及最大的水坝,建成水电站之后便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充沛的电力,自然这里也就成了最适合建造工业设施的地方。

陈墨的计划是围绕阿斯旺地区兴建一座工业城市,而现在的化工厂和兵工厂只是这座工业城市的基础而已。

至于亚历山大港的造船厂,陈墨十分理智的选择了民用造船厂,并未涉及军舰的建造。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埃及工业实力薄弱,造船的钢材目前还无法自主生产,造民船还勉勉强强,想造军舰?还差的很远。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埃及目前最大的两个港口亚历山大港和塞得港都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陈墨暂时还没有从英国人手中将这两座港口收回。

在没有军港的情况下,发展海军自然也无从谈起。

不过陈墨还是知道海防的重要,因此向英国购买了声望号战列巡洋舰,以及两艘城级巡洋舰与五艘驱逐舰。

城级巡洋舰虽然是一战时期的老军舰,但大多服役也才十多年,经过现代化改装之后,也并没有落后于现在的军舰水平太多。

对于英国这种海上霸权国家来说或许已经落伍,但对于埃及这样的国家来说,两艘城级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再加上“二十九节的纳尔逊”组成的舰队已经足以满足现阶段的海防需要。

虽说陈墨还想把那艘打满一战和二战全场的厌战老女士也买下来,但埃及政府却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了。

虽说从哈姆纳塔的地下掏出了大量的黄金和珍宝,但这批宝藏对于个人来说可能足以吃喝十辈子不愁,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笔钱也就够支撑一两个财年的开支,尤其是陈墨还在大搞建设,采购军舰又是花钱的大头,自然也就导致花钱如流水了。

不过即便如此,靠着苏伊士运河的收益,目前的埃及政府还是财政状况良好,并没有出现财政赤字的迹象,甚至财政还略有盈余。

而且因为阿斯旺水坝的修建,尼罗河下游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耕地增多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埃及目前的状况称得上是在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不错的改善和提高。

因为有着这样看得见的成绩,埃及人对于陈墨的统治并没有怎么排斥,相反他的支持度还算不错。

虽然才短短三年时间,人民对他谈不上什么爱戴,但至少对他还算尊敬和拥护,就连陈墨颁布了尸体税和复活法两道法律,也没有引起埃及人大的反弹。

尽管有大量的宗教人士跳出来反对,认为这是亵渎神灵,但在实际利益面前,他们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与之相反,在陈墨证明了确实可以复活逝者之后,相当多的各国权贵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可是死后复活,虽然不是永生,但仍旧对于那些惜命之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试问谁不想活的久一点呢?就算只是死后复活,不是真正的享受永生,甚至生前和死后会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能够活着,谁会愿意躺在棺材里被埋进土里,然后腐烂掉呢?

===第五十九章 竣工的金字塔===

三年的时间,开罗城早已经从那次事件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靠着从苏伊士运河获得的财政收入,陈墨对城市的市政建设下了大力气投入,现在的开罗城街道干净整洁,建筑美观,规划严谨,可以说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

伊莫顿为陈墨修建的金字塔也在一年前完工,并且作为了陈墨的居所和办公地点。

整座金字塔高一百米,在现在的开罗来说,是城内最高的建筑,无论从开罗的任何一个方向,都能看到这座镶嵌着金色塔顶的白色金字塔。

而金字塔前配套修建的大片建筑原本的功能是用于祭祀法老的神殿,不过现在则是埃及政府部门的办公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