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等他们抵达萨克拉门托的时候,《花花公子》已经宣布破产,这辆保姆车也被当即查扣。
因为是已经开了五年的旧车,又是《花花公子》的保姆车,所以在房车的第一波热卖中并未被关注。接下来,等到二手车交易也开始火爆起来时,它就被州长夫人想办法弄了过来,弗莱娅也觉得这车不错。
“……我之前查过资料了,你们日本巫女实际上就是神庙里的舞姬,跟那些兔女郎也算是同行,一样都是做偶像当艺人,那么正好可以用得上这车的很多功能!你看,这房车里还有穿衣镜和化妆室呢!”
弗莱娅献宝似的向秋山惠介绍说,“……还有不少演员专用的玩意儿,都是你们能用得上的……”
——好吧,虽然乍一看貌似天壤之别,但《花花公子》的兔女郎和日本的巫女,确实都是混演艺圈的。
故而《花花公子》拍摄组的保姆车,对于巫女们来说,真的是很符合需求。
再加上这车虽然有点旧,但保养得很好,各方面性能都不差。
所以,秋山惠犹豫了半天,考虑到实在没有更合适的车了,最终还是决定把它买下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像这样大喇喇地开着一辆粉红色的《花花公子》豪华房车,跑到风气保守的美国中部乡村,未免还是有些过于惊世骇俗了。
因此,在买下这辆大巴房车之后,秋山惠立刻吩咐把它送去修车厂,重新检修和喷漆,将车身从粉红色改成象征水稻田的绿色,涂掉美女图案,白色兔子头标志改成金色狐狸头,再画几个金色稻穗上去……
结果也不知道修车厂的人怎么一通鼓捣,最后让马彤吐槽说是好像看见了老家铁路上的绿皮车。
好吧,绿皮车就绿皮车吧,反正这次是去乡下看水稻农场,车子的外观土一点,或许更接地气。
※※※※※※※※※※※※※※※※※※※※※※※
买了车之后,接下来就该准备路上的吃喝用度了。
因为这一次美国中部之旅,主要是去乡下,很可能要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转悠很久,食物饮料零食什么的自然得要备齐了,各种日常用品也不能短少。
于是,秋山惠便久违地带着一帮拎包小妹去逛了超市,买了一堆的蔬菜、肉类、罐头和速冻食品,耐储存的长条面包,以及各种饮料和酒水,N种口味的薯片和蘸酱,还有适合野外活动的衣服和靴子等等。
走在超市的一排排货架间,看着虽然标价飙升,但依旧种类丰富的商品,再回想起之前行走在萨克拉门托街头,沿途所感受到的氛围,秋山惠忍不住开口吐槽说:
“……感觉真的很奇怪啊,虽然如今美元贬值,物价暴涨,可为什么市面上好像还算平静呢?”
——在这个酷热的七月里,萨克拉门托的物价不说是疯涨,至少也是涨疯了。
在超市里,从面包到黄油,从白糖到番茄酱,从牛排到意大利面,还有奶粉和牛奶,各种食物的价格涨幅普遍都在50%以上,有些美国不出产的进口食材,甚至翻着跟头涨了几倍……除此之外,衣服、玩具、沐浴露、玻璃器皿和陶器,乃至于厕纸的价格都在暴涨,几乎看不到什么便宜货。
可尽管如此,按照秋山惠的一路所见,大街上似乎没有发现什么面黄肌瘦的饿殍,也没有多少游行抗议的人群,顶多看见过几个胳膊扎针,面容枯槁的男女毒虫,但那也不是饿出来的,而是作死作出来的。
根据她的观察,在物价刚刚开始暴涨时,美国的民情确实再次有所骚动,但等到金毛懂王宣布要给全美公民每人再发一万美元的【特别补助金】之后,民间的抗议浪潮不说是偃旗息鼓,起码也是声势全无。
虽然偶尔还有一些人上街折腾,但他们的口号基本与物价无关,只是“黑命贵”运动的余波罢了。
“……尽管物价飙升了那么多,按理来说,应该民怨鼎沸才对,可为什么感觉舆论倒是蛮平淡呢?”
秋山惠看着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纳闷地说,“……顶多只有一些人在互联网上和电视媒体上吐槽几句物价高昂,但却没人上街游行要平抑物价什么的——难道是因为白宫宣布要发一万美元补助金的缘故?”
“……这其中当然有一万美元补助金的缘故,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美元贬值对民众也有不少好处。
尤其是在叠加上疫情导致的用工荒之后,甚至就连美元贬值的坏处,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掉了。”
当过洛杉矶市长助理的经纪人弗莱娅答道,“……如果是在储蓄率比较高的亚洲国家,货币贬值对于穷人来说自然是大灾难,因为他们的存款变得不值钱了。可是美国已经超前消费了一百年,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负资产,也就是债务比全家财产还多,每个月领到薪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付账单。
如今美元飞速贬值,如果家里有存款,那么自然是财产急速缩水。
可如果家里只有负债的话,美元贬值不就等于是减免负债吗?
当然,如果美元贬值而工资不涨,那么因为生活刚需无法压低,工薪阶层的生活还是会变得窘迫。
但是,因为疫情杀伤了大量壮劳力,美国各行各业都在闹用工荒,因为招募不到员工,各行业的雇主只能提高待遇,薪资水平都在急速上涨。尤其是如今最短缺的卡车司机,半年里工资已经涨了十倍!
这样一来,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工薪阶层,每月工资都大幅度增加了——虽然购买力未必增加了多少,而他们过去欠的房贷、车贷、学贷,还有其它分期付款的奢侈品,需要支付的账单还是原样不变……
这一进一出,岂不是等于让工薪阶层的家庭财政一下宽裕了许多?他们怎么会觉得通胀不好呢?”
第201章、人类金融化
众所周知,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意味着截然相反的感受。
对于省吃俭用,有钱都拿去储蓄或投资的东亚人来说:货币贬值=个人财富缩水!
对于从小超前消费,人均负债累累的美国人来说:货币贬值=个人债务减免!
——怨念满腹的老百姓不想被各位老爷割韭菜该怎么办?简单,躺平不要发芽就行了呗!
种子深深埋在泥土下,地表上连个韭菜苗都没有,再锋利的镰刀也只能割空气啊!
注意到这其中的问题,秋山惠才隐约明白为什么会有“美帝人民喜迎货币贬值”这种离谱的事了。
这并不完全是媒体在颠倒黑白、粉饰太平,而是确确实实地蕴藏着美国人民的真实想法!
——在兜里没有一毛钱的穷光蛋看来,物价不管涨到多高都一样,反正实在没钱吃饭就去零元购。
而那些身负重债的欠款人,更是巴不得美元一口气贬值成废纸,让他们无债一身轻!
反正如今美国因为被“科罗娜”瘟疫打倒了太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出现了全国性的用工荒,逼着还想经营下去的资本家大幅度提高待遇,让美国的工薪阶层轻轻松松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根本不愁失业问题。
再加上还有联邦政府发放的每人一万美元【特别补助金】兜底,美帝人民自然对货币贬值无所畏惧。
甚至还为自己欠下的债务,在大通胀中迅速蒸发,而感到兴高采烈呢!
(欠一百万美元会压力巨大,欠一百万日元就普普通通,欠一百万津巴布韦币……这能买几粒米?)
想通了这个道理之后,秋山惠终于恍然大悟,但也随即发现了其中隐藏的某种危险。
“……呃,等等,拥有工作和稳定收入的美国人,自然不怕通货膨胀,反正如今全美用工荒,不愁找不到工作,老板也不敢降薪,薪水会跟着通胀往上走——只要跟通胀同步涨工资,就当是在蒸发债务了。
但是,那些已经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岂不是就要面对收入急剧缩水的灾难了吗?
比如感染COVID-19病毒后体弱躺尸的后遗症患者,还有那些靠着养老金生活的退休老人……”
秋山惠皱眉说,“……虽然在疫情爆发之后,美国各州的养老院都爆发了死亡浪潮,但活下来的老人应该还是有不少,比如国会山的那些老妖怪,外加正在参加大选抢白宫宝座的那两个老魔头。
至于那些【科罗娜】瘟疫的后遗症患者,比如浑身无力、搬不动砖的建筑工;每天要睡十四个小时,思维混乱没法讲课的小学教师;染病后发烧一百多天都没退烧,从胖妞缩水成了柴火妞的倒霉护士……
这些人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工作,只能靠积蓄维持生活,如果物价还要飙升,岂不是等于落井下石?”
“……确实,对于那些因为COVID-19后遗症,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全靠积蓄在苟延残喘的病人,还有在瘟疫中幸存下来的退休老人来说,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当然是噩梦,很可能会让他们彻底活不下去。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他们既然已经失去了劳动的能力,也就等于失去了闹事和叛乱的能力。”
弗莱娅脸色冷酷地说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话语,“……如果有谁既养不活自己,也没本事给国家添麻烦,那么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这种多余的废人早就该去死了!完全没必要在乎他们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