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1 / 2)

朱高煦还有朱高燧,心里却是忍不住咯噔一下,听朱棣的语气,只怕十有八九会参考朱高煜的意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识过草原壮阔风景的人,谁不想将它纳入版图中。”

朱棣面前放着半展开的地图,朱高煜上前一步,徐徐铺开,朱棣也不出声阻止,只是默默看着他的举动。

两人谁都没有开口说话,可是无形之中萦绕的氛围,却如同寻常百姓父子那样,默契又温馨,而这种氛围恰巧又是天家最为稀少且不可求的。

赵王还有汉王永远比不上,哪怕是太子还有朱瞻基也终究差了那么点意思。

“万里江山,总想着它能够再扩大一点,目光所过之处皆是自己的土地,大江大河尽归纳于掌中,这是每个帝王的想法,更何况是皇上这般英明的帝王。”

朱高煜夸人不动声色,这马屁拍的十分到位,看朱棣一脸受用的表情都知道,他面上虽然没有过多的表露,可语气里的淡淡喜悦,众人都听的十分清楚。

“就你会说话。”

“儿臣说的只是事实。”

也不怪朱棣会偏宠朱高煜,寻常人都会多疼爱点最小的孩子,朱棣也避免不了。

何况是朱高煜这样,天资聪慧不说,且行事作风都符合朱棣的心意,说话做事又是滴水不漏讨他欢心,不宠爱他宠爱谁。

其他三个儿子虽然也不错,各有各的优点,太子仁善,仁民爱物;汉王谋虑,运筹帷幄;赵王有勇,杀伐果断;可终究或多或少有些致命的缺点。

太子优柔寡断,做事瞻前顾后,容易错过最佳时机,汉王城府之深,很难与人交心,野心勃勃实在是有些危险,赵王戾气太重,带兵打仗可以,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好臣子。

两人在这说了半天,朱高煜的态度依旧模糊,别说汉王、赵王他们,就连太子还有朱瞻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忐忑起来。

朱瞻基压低了嗓音道:“父亲该不会小叔叔也是支持出战的吧¨‖。”

太子摇了摇头,“按照我对四弟的理解,他绝对不是这样的人,战事繁冗,百姓已经很难承受,更何况后续还需要军需补给,我们国库状况担忧,他应该都知道这些。”

“知道是一回事,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你看二叔、三叔,他们难道不知这些道理,为了一己私利,想要建立功勋,刷取声望,还不是希望能够出兵。”

被朱瞻基这么一说,太子也有些不确定起来,如果朱高煜真的支持主战,那只怕无人再能改变朱棣的想法。

朱瞻基很是懊恼,“早知道小叔叔一回来,我就派人和他接洽,探探他口中的想法,也不至于到现在处于如此被动地位,咱们至少还能够做两手准备。”

太子安慰道:“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用,静观其变吧,我相信你小叔叔,他不是那种嗜杀的人。”

朱棣看着铺在案板上的画卷,乃是出自名家之手,画的巧夺天工,十分精细,仿佛这万里山河,真的出现在了一纸当中,能够被他尽数掌握。

“咱们说回正事吧,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朱高煜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皇上不是已经知道儿臣的意思了么。”

朱棣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骂道:“小兔崽子,打哑谜打到我这里来了。”

他若是支持主战,只怕早就开口,何必在这里绕来绕去说这么多,不过是为了后面的铺垫罢了。

“儿臣并不同意出征。”

随着朱高煜的话音落地,汉王赵王面色有些难看,反观是太子朱瞻基等人,则是暗地里松了口气,还好朱高煜没有让他们失望。

“战争只能够孕育出新的仇恨,草原现在是最弱的时候——”

朱高燧忍不住出声打断道:“.~所以我们才要乘胜追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好不容易把他们打的元气大伤,这个时候放过,岂不是傻子。”

朱高煜斜睨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怼道:“三哥,我话还没有说完,你着什么急,还真以为别人都和你一样傻了。”

“你!”

朱高煜继续说道,连个眼神都没有给他,仿佛把朱高燧当成了空气般存在。

“他们虽然势弱,但并不代表没有反击之力,兔子急了都会咬人,更何况是这些原本凶猛的草原各部,万一最后来个抵死挣扎,同归于尽的打发,那我大明朝的将士该当如何。”

“而且草原派遣使臣向大明归降,若是我们出兵,根本占不了一个理字,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皇上,只怕会认为我大明残暴嗜杀,后人又该如何看待评论。”

朱棣眼神微变,要知道(钱诺的)他虽然不注重名声,发动靖难之役实属无奈,从侄子手里夺得这皇位,但并不想真的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名号。

看他神情便知道有些动摇,朱高煦还有朱高燧不免有些着急贤。

“按照你的意思,难不成我们真的要接受他们归降,等他们休养生息后,再调转过头又来骚扰我们边界?”

朱高煜争锋相对道:“即便你现在出征打赢了,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杀干净,仇恨是最好的养料,几十年以后又会出现新的战争,这样日复一日,大明和草原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

朱高煦等人被他说的哑口无言,就连其他人也是面露沉思之色,忍不住点了点头,很是赞同朱高煜的说法。

“回禀皇上,梁王说的不无道理。”.

第249章

眼看大部分的人都站在朱高煜身边,朱高煦捏紧了拳头,暗自咬牙,原本他们和太子朱瞻基等人是各占一半,甚至他们这边还颇有优势,毕竟就连朱棣也是更倾向于主战。

可这一切,全部都在朱高煜回来之后彻底改变,光凭几句话,竟然能够影响朱棣心意,更是左右他的决定,怎么不让他们忌惮。

朱高煦并不想放弃,毕竟此时的朱棣还没有拍板定论,没有到最后一刻,输赢尚未可知。

“四弟的想法固然好,可别忘记了,我们这是养虎为患,此时不趁着他们势弱,将猛虎打回原形,难道等它强大起来后,再和我们斗个两败俱伤,这样一来,那还不如趁此剿灭。”

朱高煜淡淡看了他一眼,明明目光平静,可给人的感觉,总像是在看傻子似的,朱高煦心里一阵窝火,却又碍于朱棣不好表露出来。

“四弟你这是什么眼神。”

“二哥我是说接受他们归降,又没表示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我又不是傻子,这么简单的道理又怎么不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