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太子是最了解朱棣的,一看这副表情就知道他颇为意动。
“东瀛乃是弹丸之地,且国土狭小,本土人民生活多年,就算我们占领也是弊大于利,路途遥远不说,补给尤为困难,况且海战并非我大明军队擅长,又是在别国的海域里,地形并不占优势,我们先天便落了下风。”
杨士奇等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也是如此想法。
“太子所说,也是我等忧虑,东瀛熟知地形,且常年生活在海上,伴海而生,虽然数量不占优势,可若是利用地形等因素,完全可以消灭这其中的差距,甚至我军还极易吃亏。”
杨荣也出声附和道:“还请皇上三思,都说穷寇莫追,我军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优势,可别因小失大,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
兵部那些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文臣,一个个胆小如鼠不说,还满口大道理,说的那叫冠冕堂皇。
“几位大人也太危言耸听了点,难道没有听说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么?东瀛野心昭然若知,此次投降不过是碍于大明威严,未必是真的想要臣服。”
杨浦摇了摇头,“此话差矣,不管是否真心臣服,至少他们递了乞降书,从长远角度来开,东瀛这块骨头不好啃,就算啃了,对我大明也没有多大益处,反而还会劳民伤财。”
“莫非就放虎归山,让他们休养生息等着再反咬我们一口!几位大人的心还是真大,我等真是自愧不如。”
· ····求鲜花··· 0
被兵部那些人不阴不阳的刺了几句,杨士奇等人都快气笑了,论起嘴皮子功夫,他们什么时候输过。
“我们是比不上将军威猛无比,既然如此厉害,何不直捣老巢,单枪匹马杀入那东瀛内部,免得浪费时间,和我们这些老匹夫在这里一呈口舌之快。”
眼看兵部和几位武臣和内阁的那些人吵的不可开交,太子连忙使了个眼色。
“皇上,儿臣认为我国海上军队还在发展阶段,目前并不成熟,东瀛那边有套完整的体系和模式,纵使我们人数众多,想来也讨不了多大好处,现在并不是最好时机,很容易打下败仗,丢失先前的优势。”
0 ...... 0
太子说的有理有据,就连兵部那些人也渐渐闭上了嘴。
“就算我们选择出兵东瀛,那么万一真的失败,后果谁能够承担?”
太子的视线在刚刚那群人当中扫了眼,先前支持出兵喊的最凶的那几位,顿时如同锯了嘴的葫芦再也不敢出声。
哪怕汉王和赵王在这里都担不起责任,更别说他们了。
朱棣原本心中一片火热,仿佛已经看到了东瀛被纳入大明的版图中,听到这番话渐渐冷静下来。
攻打东瀛前有许多问题,就算攻打下来,如何治理统治更是一个难题,他们本土人民生活多年,又岂会轻易接受外来者。
诸如种种加在一起,仿佛烫手的山芋,此时进攻明显不是理智的决定。
“太子说的对,进攻东瀛弊大于利,此事我们应该从长计议才对。”
朱棣心中已有成算,那些主战派也不好再说些什么,退一步说,万一真的攻打东瀛失利,到时候追责起来,倒霉的可不是他们。
“天皇?”朱棣勾了勾唇,“区区东瀛小国,也敢用这个称号。”
他思索片刻,在奏章上写下几句,此后东瀛彻底归降于大明。才.
第291章
永乐年间,东瀛以两国纷争为借口发兵,大明受高丽国主所托,先后派遣三王出兵增援。
由梁王领兵,两军大战于汉城郊外,东瀛不敌主帅野泽弃城而逃,率领残兵以及余下战船,却被明军埋伏海上,若干战船全部覆灭,东瀛元气大伤,消息传回国内,举国俱震,东瀛天皇写下乞降书,自此休养生息,再无争霸之心,史称高丽之变。
对于大明来的使者,东瀛国上下毕恭毕敬,生怕有丝毫怠慢。
“东瀛国上前听旨,朕见尔等诚心悔改,谅其尚未铸成大错,及时悬崖勒马,故接受归降,此后东瀛归属大明,天皇为名下国主,朕乃真龙天子,望其聆听教诲,切莫辜负一片苦心。”零六零
东瀛天皇——不对,现在应该称呼为东瀛国主,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哪里听不出这圣旨之外的意思。
如今他只能跪倒在地上,双手毕恭毕敬的接过圣旨,面上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甚至还要表现出一番感激零涕的神情。
经过高丽之战的东瀛已经是千疮百孔,海上战船几乎全军覆没,让他们元气大伤,再也无法承受来自大明的怒火,那样的后果他不敢赌。
“皇上宽宏大量,臣等叩谢不已。”明明想做人上人,却变为国下之国,对于曾经的东瀛国主打击可谓不大。
这是怪他自称天皇,犯了朱棣的忌讳,想当初他心高气傲,却自认为受命于天,称之为皇,熊熊霸主之火在体内燃烧,滋长出来无数的野心和欲望。
那种欲望更是在他某次朝拜觐见大明皇帝,看到物产丰富,繁荣不已的京城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凭什么大明能够占据这么好的地理环境,而他们东瀛却只能偏安一隅。
东瀛虽小,早晚在他的带领发展下,早晚能够成为一方霸主,说不准有天能和大明平起平坐,甚至还能够超过,
就是在这样欲望的鞭策下,他带领东瀛火速发展,收服各方幕府将军,整合了全国所有的势力,让东瀛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强盛。
眼看国家欣欣向荣,若是一直能够这么保持下去,说不准日后某天真能成为海上霸主,他们发展渐稳的轨道却偏向了另外一边。
“国主,国主?”
旁边臣子的几声呼唤,这才把东瀛国主的思绪拉回现实中,转头便对上鹤原真吾包含担忧的眼神。
“国主你没事吧?”
东瀛国主摇了摇头,前所未有的疲惫涌上心头,明明才过而立,正是壮年之际,此时却像是风烛残年步履蹒跚的老人,浑身都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气息。
他感慨万千道:“我没事,只是想起了曾经的事情而已。”
“臣已经命人带领大明使臣下去休息,他们明日就会启程返回大明。”
“你做的很好,这些事情就交给你安排吧。”
东瀛国主的目光落在了远方,也不知道在看什么,鹤原真吾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那里是一望无际的王阳大海,忽然他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