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自己走的是条康庄大道,却不曾想那是条不归路,任由欲望的发展,最后也将自己拖向了无法填满的沟壑,还连累了整个国家。”
“这并不是国主的错。”鹤原真吾看着眼前的人,完全无法将他和从前那个野心勃勃充满雄心壮志的东瀛天皇联系到一起。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两人不由得陷入思考中,大概是接触那些金发碧眼的人开始,那群人说他们手上有着世界最厉害先进的火器,就连大明也比不上。
从那以后,给了东瀛国主能够赶超大明的希望,如同一颗种子,最后在野心的浇灌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
相较于东瀛国的愁云惨淡,高丽国这边虽然也损失惨重。
先前凡是被东瀛侵占国的城池,里面的金银财宝都被扫荡一空,有部分已经被运回东瀛,只有少数来不及运走,已经被明军及时追回物归原主. ....
不仅如此,大明勒令东瀛交还全部金银财宝不说,还让他们赔偿了高丽国的损失,这么一来二去,先前丢失的被全部找回,东瀛的补偿则是用来修建被损坏的城池。
两相抵消之下,相当于又重新驻防,似乎也不费什么,只是需要点时间和人力,高丽国主是真心感激大明。
“国主这是从东瀛那边缴获而来,还有他们的赔偿,还请您让人专门清点一番,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这就上报朝廷。”
“多谢大人了,这么点小事还要让皇上忧心,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高丽国主朝着旁边的人使了个颜色,心腹立马心领神会,从几箱财宝里面挑出几件,送给大明的使臣。
“这是我的小小心意,还请大人收下,在皇上面前为我多多美言几句。”
使臣见此脸上笑容更是真切几分。
“国主客气了,高丽身为我大明的属国,皇上虽然远在数千里之外,但听闻有难,立马派兵支援,别看高丽与大明相隔甚远,对这些事情也是放在心上的,如今我所做的也是分内之事而已。”
“所以我们这次想和使臣一起回京 ,亲自向皇上表示我们的谢意。”
直至使臣走远,高丽国主都还维持着殷切又激动的笑容,其他几位王族看了,神情都有些不解。
“这又不是大明皇帝亲临,国主对这几位使臣未免太客气了点,而且聊表谢意,何必亲自辛苦跑一趟呢。”
“你们懂什么。”高丽国主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这次若不是大明出手,只怕我们这次真的要被那东瀛给侵占。”
“那东瀛天皇——”高丽国主语气一顿,浮现出几分幸灾乐祸的笑容,“不对,现在他和我一样,应该成为东瀛国主了,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只怕到头来会将我们赶尽杀绝。”.
第292章
国主将其中利害关系娓娓道来,他在位期间,不说有多大丰功伟绩,但至少是国泰民安,百姓们安稳生活。
高丽国土虽然地域也不广阔,但至少比东瀛要大,再加上物产丰富也算富庶地区,虽然是属国,但距离大明又路途遥远,兵力并不强盛,否则东瀛也不会把目光放在他们身上。
甚至可以说是精心挑选过的,如果大明不从中干涉的话,说不定真的可能会被东瀛他们得逞。
“像我们这种周边小国当初数不胜数,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只有我们高丽能够一直保留至今吗?”
“你觉得是我们国家强盛?还是我们兵强马壮,能够抵抗那些侵略者?又或者我们手握一技之长,足以让他们不敢来犯?”
高丽国主一连抛出几个问题,把那些王亲贵族都给问住了,他们纷纷摇头,如果真的如同国主所说,他们有这些依仗的话,那东瀛怎么敢来进犯。
其14他小国要么就是被别国吞并,要么就是历经战火终于支撑不住,城中百姓跑的跑逃的逃,只剩下残破的建筑和荒地。
那些断壁残垣依稀能够窥见曾经的辉煌和繁荣,不过终究都是过眼云烟,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但高丽不同,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各方大国之间周旋,竟然找到奇异的平衡点,得以保存至今,在这期间高丽国主可是功不可没。
他虽然没有东瀛的雄心壮志,更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识时务,放到现代来说就是会苟,能够成功苟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既然自身暂时无法强大,我们只好先从其他方面下手,借助他人的力量找准时机壮大自身,这才是立足的根本。”
其他人听了却还是有些担心,“可是国主又怎么知道这不是驱狼引虎之策,万一东瀛是被赶跑了,可大明他们——”
高丽国主看了说话的人一眼,破天荒地翻了个白眼,“你觉得大明能够看得上我们这点东西?”
倒不是他故意贬低自己,实在是明朝地大物博,丰富的物产不知是他们这里的好几倍,这就好比他们捡了个芝麻,担心那怀中抱了西瓜的人来抢。
明朝就好比手握金子的人,高丽国主是最放心不过。
那人忍不住嘟囔几句,“麻雀再小也是肉啊,这不东瀛就眼馋了。”
“这便是大明和东瀛的不同了。”高丽国主颇有感慨,“曾经各国来朝,觐见大明皇帝,你们是没有看到当时的盛况,我有幸见过几面,圣上风采那是无人能及。”
这可不是拍马屁,毕竟大明使臣都不在这里,高丽国主是由心而发,他也和东瀛天皇打过交道,此人野心有余,但终究还是差了点东西。
“真有国主说的如此夸张?”众人面面相觑,都觉得高丽国主有些言过其实。
高丽距大明甚远,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面见朱棣,因此这里许多人还无缘得见朱棣阵容。
“若是你们哪天有机会见到便知我所言不虚。”
做人贵有自知,高丽国主更是了解自己的能力,让他励精图治可能有点困难,而且也不是治国那块材料,但是他看人却是准确无误。
否则也不会在东瀛来犯之际,下定决心向大明寻求帮助。
如今高丽国还有政务需要处理,大明使臣团只能先行一步,等他处理完这边的事情,才能够进京面见朱棣。
京城那边,朱棣收到高丽国主将会带领全体王族跪谢叩恩的消息,立马吩咐人准备下去,也算是迎接他们的典礼。
毕竟高丽国远道而来,且身份都是王室大臣,虽然是来谢恩的,但是大明的场面也要撑起来,摆出一副待客之道,免得叫人议论说是小家子气。